古代关于母亲的著名故事

 我来答
第一职责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0-12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万
展开全部

1、孟母三迁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2、岳飞之母。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很多自私的母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前线,希望能在战乱年代保全子嗣血脉,但是岳母却和一般母亲不同,她大义凛然,主动鼓励儿子从戎,精忠报国。

并在岳飞的背上用绣花针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由于岳母的积极鼓励,岳飞投军后,奋勇杀敌、义无反顾,屡建奇功,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所敬仰。  

3、徐庶之母。

三国时期的徐庶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谋士,在刘备孤军落难之际,徐庶作了刘备的军师,在数月内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这让曹操非常头疼。于是曹操的谋士程昱献计,让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骗至许昌,请徐母写信召唤徐庶。

徐母忠奸分明、深晓大义,识破了曹操的奸计,坚决不从。在那个时代,曹操名为汉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却能够区分奸伪,认为儿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见这位母亲的大德高义。  

4、黄香温席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刚刚九岁,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帐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使蚊虫避开;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暖和。

黄香侍奉父母的故事反映出一个孩子细致、纯真的孝心,是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自然萌发、激发出来的孝,又是出于天性的、并尽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5、弃官奉亲

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

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便允他辞官。回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戒为良药23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0-29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366
展开全部

1、孟母三迁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2、徐庶之母

三国时期的徐庶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谋士,在刘备孤军落难之际,徐庶作了刘备的军师,在数月内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这让曹操非常头疼。于是曹操的谋士程昱献计,让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骗至许昌,请徐母写信召唤徐庶。

徐母忠奸分明、深晓大义,识破了曹操的奸计,坚决不从。在那个时代,曹操名为汉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却能够区分奸伪,认为儿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见这位母亲的大德高义。  

3、岳母刺字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很多自私的母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前线,希望能在战乱年代保全子嗣血脉,但是岳母却和一般母亲不同,她大义凛然,主动鼓励儿子从戎,精忠报国。

并在岳飞的背上用绣花针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由于岳母的积极鼓励,岳飞投军后,奋勇杀敌、义无反顾,屡建奇功,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所敬仰。  

4、孔母颜征

孔子约三岁时,父亲去世,孤儿寡母被迫离开孔家搬回曲阜故里,生活十分清苦,孔母靠教授5个孩子勉强度日。孔子不到6岁就开始跟班学习,由于孔母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小孔丘还不到10岁,已经学会全部发蒙功课。

孔母这一段家教生涯,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了直接的影响。孔母颜征在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与孟母教子相比,虽然少了些经典的范例,但是作为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能够择良而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5、陶母封坛退鲊

陶侃曾在浙江海阳做县吏,监管渔业,常有下属送东西给他。有一次,一位下属送了一坛鱼鲊(腌鱼)给陶侃,孝顺的陶侃马上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便嘱托乡人带给母亲。

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鲊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鲊和回信,大为震动,更愧疚万分。他下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娱乐我知晓哟

2019-03-17 · 专注各种娱乐,欢迎一起探讨
娱乐我知晓哟
采纳数:1347 获赞数:99964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2、岳母刺字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3、徐母(徐庶的母亲)

三国时期,刘备得徐庶,打败曹操。曹操料想刘备有能人相助。多方探听,知他新得一个谋士叫单福,谋略很大。就想用计将单福赚来,收为己用,于是和程昱商量如何用计。程昱知道单福是徐庶的化名,又知道他的母亲现在颍州。

所以程昱就献一计,教曹操先将徐母赚到许昌,教她写信去招徐庶。以为徐庶极孝,接到母亲书信,必定前来。

曹操一听此计大妙,就教人赶到颍州,说是徐庶已在许昌,特来请老母前去。徐母一到许昌,不见徐庶,知中奸计。及至曹操请她写信去招徐庶,她就大骂曹操奸恶不臣;刘备乃帝室宗亲,儿子在那里辅助他,正是臣得其主,怎肯转来事你奸臣。

骂完之后,拿起砚台,向曹操打来。本想激怒曹操,把自己杀死,反可以教儿子一心一意辅助刘备。曹操被骂,果然大怒,就要杀她。程昱在旁劝止,将徐母软禁起来,假冒她的字迹,写了一封假信,将徐庶赚来。后来徐母见儿子被赚而来,深深责骂儿子不明,自己到后面,自尽而死。

徐庶被一封假造的书信轻易骗到了许昌,此举使深明大义的母亲痛极而自尽,造成了徐庶终生的遗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只落得一场空欢喜,得到的是一位终生不为其设一计的旁观者。

老母亲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长叹:“我徐某,报国有心,却无力回天;不忠、不孝,枉为人臣。”

4、郑氏(欧阳修之母)

欧阳修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是一个小吏。在欧阳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带着刚4岁的欧阳修从庐陵来到随州,以便孤儿寡妇能得到在随州的欧阳修叔父的些许照顾。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妇女。她勇敢地挑起了持家和教养子女的重担。

欧阳修很小的时候,郑氏不断给他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欧阳修稍大些,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

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他对读书的兴趣。后来欧阳修终于长大成才,母亲为欧阳修的出众才学而高兴,但她希望儿子不仅文学成就出众,为人做事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欧阳修做了官以后,母亲还经常不断地将他父亲为官的事绩讲给他听。她对儿子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

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不让有剩余。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

5、八王娡(汉武帝的母亲)

王娡在太子宫被封美人,王美人怀孕的时候,梦见太阳滚动到自己的怀中。她悄悄地告诉了太子刘启。太子说:“这可是贵不可言的征兆啊。”

刘启登基为帝后,也梦见汉高祖告诉自己:“王美人生的儿子,可取名为彘。”等到王美人生下孩子,果真是个男孩,因此刘启将王美人之子取名刘彘,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王娡培植的外戚,成为少年刘彻的政治后盾,她周旋于刘彻和太皇太后窦氏之间。她一路谨小慎微,不断为自己的儿子扫平前路的障碍。据记载太子刘彻年十六即位,改号建元。长主刘嫖觉得自己有功劳,索求没有节制,刘彻很讨厌她。陈皇后也宠衰。

后皇太后王娡把儿子唤到面前说:“你初登帝位经验尚浅,前阵子因为明堂的事情已惹怒了太皇太后。如今又违逆长主,必然会使太后、长主不快。女人是容易被取悦的,你要谨慎行事。”刘彻听了母亲的告诫,对姑妈刘嫖又恢复了恭敬的态度,对皇后宠幸如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金果6333
推荐于2019-08-10 · TA获得超过11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9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5.8万
展开全部

1、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不断去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孟子创造学习条件的故事。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城北的乡下,他家附近有一块墓地。

墓地里,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死者的亲人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吹鼓手吹吹打打,颇为热闹。年幼的孟子,模仿性很强,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孟子和村中儿童一起模仿大人扮演丧葬的过程。

有时还抢人家的贡果吃,孟母发现儿子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感到这个环境实在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决定搬家。不久,孟母把家搬到城里。

这里是一个“日中为市”的交易集市,市场上拍卖喧闹,而且邻居是杀猪的屠夫,孟子就用泥巴捏成小猪。模仿他邻居的样子用竹片杀掉,沿街叫卖。孟母忐忑不安。

孟母觉得家居闹市对孩子更没有好影响,于是又搬家。这次,搬到城东的学宫对面。学宫是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聚集着许多既有学问又懂礼仪的读书人。

学宫里书声朗朗,可把孟子吸引住了读书人来往,高雅的气韵,从容的风范,优雅的举止与循规蹈矩的礼仪行为,对孟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孟母非常高兴,就定居下来了。

孤儿寡母,搬一次家绝非易事,而孟母为了儿子的成长,竟然接连三次搬迁,可见孟母深知客观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2、徐庶之母

三国时期的徐庶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谋士,在刘备孤军落难之际,徐庶作了刘备的军师,在数月内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这让曹操非常头疼。

于是曹操的谋士程昱献计,让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骗至许昌,请徐母写信召唤徐庶。徐母忠奸分明、深晓大义,识破了曹操的奸计,坚决不从。

在那个时代,曹操名为汉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却能够区分奸伪,认为儿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见这位母亲的大德高义。  

3、王献之的母亲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

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

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

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

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

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了之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

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继续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

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4、岳飞之母。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很多自私的母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前线。

希望能在战乱年代保全子嗣血脉,但是岳母却和一般母亲不同,她大义凛然,主动鼓励儿子从戎,精忠报国。

并在岳飞的背上用绣花针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由于岳母的积极鼓励,岳飞投军后,奋勇杀敌、义无反顾,屡建奇功,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所敬仰。  

5、孔母颜征

孔子约三岁时,父亲去世,孤儿寡母被迫离开孔家搬回曲阜故里,生活十分清苦,孔母靠教授5个孩子勉强度日。孔子不到6岁就开始跟班学习,由于孔母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

小孔丘还不到10岁,已经学会全部发蒙功课。孔母这一段家教生涯,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了直接的影响。孔母颜征在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与孟母教子相比,虽然少了些经典的范例,但是作为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能够择良而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筱鸭娱乐
高能答主

2019-03-13 · 电影、电视剧、小说、综艺等等,都在这里!
筱鸭娱乐
采纳数:1017 获赞数:82532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为丧葬躃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会了鞠躬行礼及进退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2、岳母刺字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但“国”字没有一点,象征国内无首。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

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

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

3、陶母封鮓

晋朝人陶侃青年时代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侃的母亲将送来的糟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写了一封回信责备陶侃。

信中写道:“你身为官吏本应清正廉洁,却用官府的东西作为礼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愁。”

4、断杼教子

孟子具有天生的灵性与慧根,但也有一般幼童共有的怠情贪玩习惯。有一天,孟子竟然逃学到外面玩了半天。

当儿子回家时,孟母不声不响地拿起一把剪刀,将织成的一段锦绢咔嗒咔嗒,拦腰剪成两段,就在孟子惊愕不解时。

孟母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织绢!一个君子学以成名,问则广知,所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你今天不读书,就不可以离于祸患,今后永远就只做一些萦萦苟苟的小事,中道废而不为,怎么能衣其夫子,而不乏粮食呢?”

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督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从此孜孜汲汲,日夜勤学不息。

5、欧母诫子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母亲。

欧阳修长大以后,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当欧阳修20岁的时候,已是当时文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了。

母亲为欧阳修的出众才学而高兴,但她希望儿子不仅文学成就出众,为人做事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欧阳修长大做了官以后,母亲还经常不断地将他父亲为官的事绩讲给他听。

她对儿子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

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常不让有剩余。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

她告诫儿子,对于父母的奉养不一定要十分丰盛,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孝心。自己的财物虽然不能布施到穷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义。我没有能力教导你,只要你能记住你父亲的教诲,我就放心了。

母亲的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欧阳修脑海里。欧阳修为官秉正,但也不忘孝敬为自己备尝艰辛的母亲。

皇祜五年,欧阳修的母亲以73岁的高龄病逝于南京,欧阳修将母亲遗体运送故乡安葬。母亲慈祥的面容,劳碌奔波的身影,时时出现在眼前,母亲的谆谆教导激励他成就了一生的功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