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票房30亿,真的可以证明中国动画创作的成功吗?
电影发展到今天,要想赚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学习好莱坞。学得越精,模仿得越透彻,就越容易成功。这对全世界的创作者都是一样的,因为好莱坞在全球市场占到了70%以上的份额。动画片更是如此,迪士尼公司一家独大,去年的票房总额,位列全球第一。它的风格,就是流行风格。
如今作为观影主力的年轻人,是看着好莱坞电影长大的,头脑中已形成了固有的审美思维。观众与创作者达成了一种协议性质的默契,哭笑都有预期,以前称之为“类型化叙事”,现在叫“套路”。哪部片如果上了路,就会招人喜欢,《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如此。
片中的哪吒,已经不是我们印象中那个呆萌可爱的邻家小孩了,更像一个励志意味的美式动画人物。形象的“丑化”让他有了一幅边缘人的气质,但在环境的逼迫下,不得不朝“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使命进发。这是典型的英雄叙事套路:一个不平凡的降生场景,一个历尽劫难的磨练过程,一个受到感动的觉醒时刻,最后在一场拯救世界的大战中实现了自我。
故事的架构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不断制造冲突,最终走向反转。导火索是元始天尊将一颗混元珠硬生生给炼成了两颗(这明显是要搞事情嘛),之后情节就在魔丸与灵珠的对峙中展开,像打游戏一样形成竞争,简单明了。为了增加刺激性,影片还把哪吒的生命限制在三年内,也是典型的“倒计时制造张力”的套路。
片中,太乙真人的四川话、申公豹的结巴、海夜叉的鼻涕,都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笑点。作为关键情节的灵主投胎,也用喜剧手法来展现,让这个改变哪吒命运的事件不那么庄重严肃。太乙真人用密码和指纹解锁,嫁接的是当代社会的段子,观众并不感到突兀,因为已在好莱坞电影中看得多了,比如《疯狂原始人》里就有拿砖头当ipad自拍的情节。
当下的电影全面走向娱乐化,不管是什么类型,都得加上喜剧元素。如果没有搞笑情节,就像说唱不押韵、街舞不劈叉一样,刺激不到观众的神经。这几年,好莱坞的漫威影业全面压倒DC,就是因为超级英雄们学会了说相声,一边拯救世界,一边插科打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川普”就贡献了很大力量。
从内容来看,整部电影都是用爱来贯穿,也很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