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来回答,
高三很多同学都面临着学习,成绩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个时候能够及时调整压力尤为重要:、
首先,高三学生的情绪化,是一种并不罕见的、可被理解的、可以消化的负面情绪,所以你要坦然去接受自己的情绪,不要试图否定产生情绪的自己,你应该面对的是如何处理情绪。
其次,父母不在身边会固然放大自我的不安,但是相对独立的空间能够衍生更多的自由,把握恰当的话,你会发现自己从未发掘的潜能。
最后,情绪的起伏大多源于希望的落空或者对失望的畏惧,无论现在的你还是以后的你,甚至任何人,都无法规避这种可能,我们能做的,是接受眼前的现实,基于既定的条件,竭尽所能求导出最好的答案
基于前者,结合我自身的体会,如下展开:
一、
情绪是将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将此刻的自己区别于曾经的自己的一个标志,试想,一个没有喜怒哀乐的人,是多么无趣而死板,幸而我们都有着自己的阴晴圆缺,这个世界也因此而生动起来。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无时不刻处于对情绪掌控自如的理想状态,更多时候,我们依然不可避免的输给自己毫无规律的多云转晴。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自控。但,学会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碰壁,然后捧着貌似碎成渣的玻璃心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已然get到此项技能,因为成长就是这么悄无声息的,每一次经受的考验和挫折都是将我们推向成长的累积。
在我高三那一年,我的情绪化也走到了人生的巅峰。在我进入青春中二期后,我就变成了一个浑身是胆敢于跟父母起高腔对着干的少女(⁄(⁄ ⁄•⁄ω⁄•⁄ ⁄)⁄),不仅如此我相当确定自己的情绪化是有针对性的,唯有面对父母,我才是一个一点就着的炸药包,分分钟可以把随手够得着的物件碎成渣。在同学老师面前,我依然是一个温吞老实的乖学生,我将我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抛给了我的家人。
起初,我因为情绪得到宣泄而片刻地痛快,但是通常,我会在最快的时间内陷入自责和内疚,但是为了回避我的愧疚,我选择了用第二次发病来掩盖我的不知所措,接着是第三次、第四次,如此往复,直到高中。初高中的六年,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真的很深远,你的三观你的性格甚至你踏入社会的第一个起点都将在此形成,而在这之后,我们就要笨拙地离开象牙塔,勿论你是否已经准备妥当。时间不等人,谁也不例外。遗憾的是,我们大都是在离开之后付出更大的代价才会心有铠甲,从容上场。
高三的时候,我在学校租了一间教工宿舍,母亲负责我的一日三餐,通常晚上不会留宿。我的成绩在前两年漫不经心的挥霍后成了一个半吊子,上不上,下不下,但又可上可下,几乎就是没有区间的变量,题主成绩中等,但是想要一个更好的结果,这无可厚非,我也是这样的,所以我把概率赌在了可上的那个范围,一来因我莫名的自负,二来源于我无由的心宽,我知道高考的意义,却忘记了它的存在。整个高三,我都处于形不散而神散的状态。物理测验时,我在草稿上写故事;早自习时,我跟同桌一起聊博物馆陈列的各种胚胎标本;晚自习时,我捧着MP4在老师眼皮底下看韩剧。现在回想起来,我都想送自己两个字,你牛!是啊,我现在犯怂了,不敢旷课不敢缺勤不敢走神,事必恭敬,因为我对时间开始有了敬畏,对生活有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