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中有哪些常见的矮行星?
谷神星是唯一一颗位于小行星带的矮行星。由意大利人皮亚齐于1801年1月1日发现。其平均直径为952千米。谷神星4.6个地球年才绕太阳公转一周。谷神星的红外线光谱显示水合矿物是无所不在的,这显示在它的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水。
2006年的一次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将它列入矮行星行列。它被发现于1930年,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39.44天文单位。无论是多年前被定义为行星,还是如今被列为矮行星,冥王星从未也无法为自己辩护,只能默默地接受着一切,堪称最郁闷的行星。
阋神星是一个属于柯伊伯带及外海王星天体的小行星。通过观测估算比冥王星大,在被正式命名前,暂时编号为2003UB313,名字暂称为齐娜,于2003年被首次发现。
阋神星公转轨道为椭圆形,公转一周需要560年。直径约2300千米至2500千米,比冥王星略大。
它的大气由甲烷和氮组成,由于距离太阳较远,大气结成了冰。内部结构可能是冰和岩石的混合物。
鸟神星,直径大约是冥王星的3/4,没有卫星。鸟神星的平均温度为零下243.2摄氏度,这意味着它的表面覆盖着甲烷与乙烷,并可能还存在固态氮。鸟神星的轨道周期大约是310年。
鸟神星是继冥王星之后第二亮的柯伊伯带天体。它于2005年3月31日被发现,2008年7月正式被列为类冥天体。它是太阳系内已知的矮行星中第三大的,也是传统的柯伊伯带天体族群中最大的两颗之一。它没有卫星,是一颗孤独的外海王星天体。
妊神星是柯伊伯带的一颗矮行星,它的质量是冥王星质量的1/3。它的轨道周期为283地球年,亮度波动周期很短,只有3.9小时,表面富含大量结晶水冰。
它的自转速度非常快,没有任何一颗直径大于100千米的已知天体拥有如此快的自转速度。它有两颗卫星分别为妊卫一和妊卫二。妊神星于2004年被发现,2008年9月17日被定为矮行星,并被以夏威夷生育之神哈乌美亚命名。
卡戎星
是1978年由华盛顿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詹姆士·克里斯蒂发现的。直至现在,它仍被看成冥王星的一颗卫星。在冥王星赤道上空约19000千米的圆形轨道上运转,其运行周期与冥王星自转周期相等。
谷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