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海底的金字塔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1977年4月1日,法新社记者从墨西哥发出一则消息说,在百慕大三角区900米深的海底下发现一座200米高的金字塔,并说这一地区可能存在着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
1979年,美、法科学家有了新的发现:在这个地区海底发现了第二座金字塔,高200米,底边长300米,塔尖与海面相距100米。塔身有两个巨洞,水流汹涌而过。有些科学家说,建造金字塔的原料可能是含铁的巨石,由于海浪冲击及地磁场的长期作用,金字塔被不断磁化,成了一块巨大的永久磁铁。当飞机、轮船经过这个地区,仪表失常,而且可能会被吸入水底。
70年代以来,人们利用先进技术对百慕大海域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调查,发现该海域有许多漩涡,半径200~400公里,漩涡方向有顺(时针)有反(时针),中心温度有冷有暖,中心海面有低有高,旋转速度从每秒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它们时隐时现,出没无常,“寿命”可达几个月。这就是所谓的“中尺度涡”。其成因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与海流的蛇行运动(即像蛇前进时弯弯曲曲的状态)有关。若“蛇动”太大,则弯曲的海流有可能脱离母体,成为单独的流环,一面旋转,一面前进,这样,中尺度涡便告形成。
当海洋中出现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中尺度涡时,由于科氏力的作用,海水将从四周向中心辐聚,使漩涡中心海面高于四周,形成高出海面几百米的巨大的移动性“水山”。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大水山,能吞噬所有航船;同时,由于海水是良导体,它在地磁场中运动时会因切割力线而使磁场突然增强,从而使罗盘和电磁仪表失灵,这就导致了突发性的海难事故。
当海洋中出现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中尺度涡时,海水将向四周辐散,使涡漩中心海面低于四周,形成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将光线反射在主轴焦点上。对于一个半径为500公里的凹面镜,当太阳光入射角为60~70度时,其聚光点直径在1米左右,焦点处的温度可达几万度。不难设想,飞机一旦进入焦点附近上空,顷刻之间就会被烧成灰烬。凹面镜聚光需要光源,光源越强,聚光效果越好,焦点温度也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失踪飞机常发生在万里晴空,海平如镜,风力不大的时候,这正是凹面镜反光、聚焦的良好条件。
这种说法虽然更胜一筹,但还仅仅停留在理论计算上,海洋凹面镜的聚焦作用是否真能产生几万度的高温也还是一个谜。况且,失事的飞机、船只也未报道过有温度骤然升高的现象。因此,要真正揭开“魔鬼三角”的谜底,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2023-08-23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