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军团于什么时候结束了它的使命?
罗马军团是整个罗马帝国得以建立的有力武器。军团的纪律至高无上,为了军团利益,他们甚至将不止一位帝王惨加杀害。没有人能够抵御它的进攻,从中东的沙漠直到不列颠的高山,罗马军团所向无敌。
罗马在其建城之初,为了生存,必须用战斗来保卫自己。共和时代早期,古罗马凡是17~60岁的公民,皆有服兵役的义务。当时的罗马没有常备军,只在战争时期才召集军队,民兵在战时开赴疆场,战后即解甲归田。史家称之为“寓兵于农”的公民兵制。公元前2世纪末,著名军事家马略实行重大改革,改公民兵制为募兵制,当时,城乡大批无业游民加入军队,在罗马产生了脱离社会生产的职业军。公元前29年,奥古斯都创建帝国之后,职业军队合法化,正式成了常备军。这支队伍被冠以了一个拉丁名号,即“军团”。
军团是古罗马军队的基本作战单位。军团的数目以及军团中的人数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最初,罗马依城邦人口及公民财产状况,组建了190个“百人团”,总计约两万人。公元前4世纪以前,罗马大概有4个军团,每个军团约有5000名左右的重装步兵和一定数量的轻装步兵。共和早期,罗马军团的战斗队形采用方阵,战士排成系统横列,两个军团左右并列,形成密集阵线,两侧则配置骑兵。
罗马军团主要由三个战列组成。第一列是青年兵,也被称为“枪兵”,因为他们的武器一律是长枪。第二列是壮年兵,又称“主力兵”,是军团的核心。第三列则是“后备兵”,由老兵组成。战斗中,若主力兵进攻失败,旗手会马上摇动旗帜,向后备兵发出攻击信号,由此便产生了一个罗马谚语:“事情发展到了后备兵”,表示事情已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古罗马的军纪严峻异常。在战场上及军营里,统帅及长官的命令高于一切,下级对上级必须绝对服从。士兵稍有违反纪律,就会受到鞭挞等惩处,甚至会被处死。传说公元前340年拉丁战争时,罗马执政官曼里乌斯的儿子,就是因违反统帅的禁令,在侦察中同敌军指挥官单独决斗而被判死刑。凡是违犯军令、临阵脱逃和怯懦者,都要在战士队列之前受到鞭挞,然后砍头示众。如果是整个部队在作战中胆怯逃跑,则将逃兵排成一横列,每十人抽杀一人,这就是著名的“十一抽杀律”。克拉苏曾动用这种严酷的律令惩罚被斯巴达克击败的军团,处决了好几百名士兵。哨兵在站岗时睡觉,便要被押解到军事法庭,用石头和木棍欧打至死。
执行死刑判决时,由六名军事指挥官组成的审判团对犯罪或违纪者进行审讯。古罗马军团中对死刑的执行要比一般刑事犯罪中的死刑残酷得多,它并不是简单地砍犯人头,或鞭笞后再砍头,而是由其中的一名军事指挥官象征性地用一根木棒碰一下那个被判刑的人,在这一象征性的动作之后,营中其他士兵便可随便用木棒或石头砸他。罪犯一般未及逃出军营,便被乱棒及乱石打死,即使他侥幸逃出,也终无生存之法,因为他不能回家,任何亲戚朋友都不敢收留他。
严厉的军法在保证铁的纪律的同时,也铸造出了罗马士兵那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品质。即使在面对人数远超出自己的敌军时,他们也会坚守阵地,宁肯战死,而不愿退却,因为他们害怕比敌人更加恐怖的军法。正是这种严明的军纪使得罗马军团战无不胜。敌人通常军纪涣散,只追求个人的荣耀,但罗马军团的五千名士兵中,每个人都服务于一个总体的作战策略。他们首先从远处用弹弓向敌人投射石块和铁球,然后标枪像雨点一样掷向敌军,接下来并肩而立,一齐用剑敲打着盾牌,发出有节奏的轰鸣,最后才开始冲锋。
而凯旋则是给胜利者的最高奖赏。所谓凯旋式,就是为庆祝军事胜利而举行的一种列队游行活动。这是罗马人从伊达拉里亚人那里继承来的风俗习惯,最后成为罗马军团中任何率兵打仗的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
经过六个世纪的野蛮征战,罗马军团建立了西起不列颠、东至中东沙漠、横跨欧洲大陆的罗马帝国。任何对军团的反抗都会招致残酷的惩罚,罗马的帝王本身也受到了军团的威胁。在所有统治过罗马的君王中,没有一位不是仰仗军团的力量登基,也没有一位逃过了军团的控制。公元41年的一天,御林军谋杀了罗马皇帝盖尤斯,同日宣布他的叔父克劳狄继位。他们如此捍卫的,有时并不是罗马的利益,而只是军团统帅的利益。军团以巨大无比的权力左右着王位,公元193年,御林军竟然拿出王冠来进行拍卖。狄第乌斯·尤里安出价为每名卫队成员提供五年的俸禄,从而赢得了王位。但尤里安却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仅六十六天过后,他就被宫内的一名士兵杀死。在外作战的军团推举了他们的一名大将塞普蒂默斯·塞维鲁作大帝。前后总共有十名军团统帅当过罗马的君王。
但罗马的统治并非永无止境。公元5世纪时,罗马军团对世界的控制开始削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过多地依赖外国的士兵。那时,每一百名士兵中,只有一名是意大利人,而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意大利人的比例高达65%。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军团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军团的士兵又重新回到普通的老百姓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