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瑞雪兆丰年”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农谚俗语,意思是说在冬天时,多下大雪,在来年的时候,就可以使庄稼获得丰收,这是一种美好的、吉祥的预兆。
根据气象学家研究证明,在冬季下雪对植物在来年春天的生长有很大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给土壤做到很好的保暖功效了,而其在融化后可以化作雨水,对植物起到很好的滋润功效。冬季的气候一般都比较的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而且覆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里面藏了许多不流动的空气,这样就像是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这样不论是再冷的天气,也可以保证土壤中温度的正常。待到寒潮过去,气温回暖,雪就会融化成为水,回归到自然中去,对庄稼的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发育都很有利。
第二个好处就是为土壤更好的做到施肥功效。据研究显示,雪中含有丰富的氮化物,在融化后可以为土壤起到很好的施肥作用,对今后植物的生长打好基础。同时融化后的雪水中含有较少的重水元素,重水是一种带放射性的物质,对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雪水更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三个好处就是可以有效的杀死害虫。雪的保温作用对钻到地下过冬的害虫有暂时的保护作用,但是在化雪的时候,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热能,这时土壤会突然变得异常寒冷,温度急剧降低,害虫就会因此而冻死。同时雪水与一般水的理化性质不相同,雪水由于经过冰冻,排除了水分中通常含有的气体,导电性质和密度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形成和生物细胞内的水相类似的性质,植物在吸收过雪水后,就会刺激植物体中酶的活性,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使植物长得比吸收自来水的大二至六倍。
瑞雪兆丰年一个汉语成语,意思为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语出曲波《桥隆飙》十九:“俗语道:‘瑞雪兆丰年’,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
“瑞雪兆丰年”在于积雪层对越冬作物的防冻保暖作用。
新降到地面的积雪疏松多孔,其中能够含有 40%-50%的空气。因为空气不易传热,这样,大地就像盖上了一条又大又软的棉被。这“棉被”可以防止土壤中的热量向外散发,又可阻止外界冷空气的侵入。测量表明,地面积雪厚度为20厘米时,积雪的表面温度比雪下地表温度要低15℃之多。当积雪厚度达30厘米时,即便气温降低到零下30摄氏度时,小麦也不会遭受冻害。
“瑞雪兆丰年”在于积雪的增墒肥田作用。
地面积雪在来年春季大地回暖时,缓慢融化。融化了的雪水流失少,大部分渗入土中,就像进行了一次灌溉一样,对缓解春旱、做好春耕播种大有好处。融化后的雪水,能够给土壤带来较多的氮化物。据测量,一升雨水含氮化物1.5克,而一升雪水中含氮化物可达7. 5克之多,显然雪水会增加土壤的肥力。此外,由于在雪被覆盖下,土壤冻结深度较浅,树叶、草根等能够继续腐烂变成肥料。
“瑞雪兆丰年”在于雪的杀虫作用。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雪,洗也,洗除痒疠虫蝗也。腊前三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冬天的积雪能够冻死蝗虫、螟虫等越冬害虫的虫卵。雪下得越早,杀虫力就越强。 “瑞雪兆丰年”还在于雪水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曰:“用(雪)水浸五谷,则耐旱不生虫。”例如,稻种经过雪水浸后,催出的稻苗根芽粗壮,插于大田,分蘖也多,比起用井水浸种,增产达20%左右。用雪水浸泡黄瓜种子,发芽率比普通水浸泡的要高40%。在黄瓜生长期用雪水浇灌,产量可增加21%。棉花种子用雪水浸泡可增产1成至2成。新疆沙漠和西藏高原有些地方种植的瓜果蔬菜,之所以长得肥大壮硕,是和那里灌溉之水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融雪有一定关系的。试验还表明,三个月内的小猪,饮用雪水比饮用普通水,体重可增加2/3。用雪水喂母鸡,比饮普通水的母鸡,其产蛋量也有明显增加。
瑞雪有如此奇特的功能是由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所决定的。其一,新降的雪疏松多孔,能够贮存大量空气,有防冻保暖作用。其二,融化后的雪水中重水的含量比普通水少25%。重水是一种带放射性的物质,对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雪中重水含量少,显然有利于促进生物生长发育。其三,雪水的理化性质与一般水也不一样。雪水由于经过冰冻,排除了其中气体,导电性质和密度发生了变化。研究表明,雪水就其生理性质而言,和生物细胞内的水的性质非常接近,因此,表现出强大的生物活性。植物吸收雪水的能力,比吸收自来水的能力大二至六倍。雪水进入生物体后,能刺激酶的活性,促进新陈代谢。其四,雪水中含有较多的氮化物,比雨水中的氮化物多5倍,比普通水更高,可以说是一种肥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雪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生命”肥沃着土地,养育着庄稼,为人类造福的。
小时候听老人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农民期盼着在冬天下一场大雪,明年有个好收成,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