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明朝已形成完备的封建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是哪四级?

 我来答
sdtzyunhao
2019-09-25 · TA获得超过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071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2230万
展开全部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童试是参加正式科举考试前的预考,由县里考试,中第者为生员,又叫秀才或庠生。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孙超1981
2019-10-02 · 孙超,影像诊断和放射治疗专业 医师 大庆龙南医院
孙超1981
采纳数:21234 获赞数:7961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童生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2、乡试

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3、会试

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

4、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9-09-25
展开全部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最后一个是皇帝来监考的,所以不能作弊的,作弊的话,就是欺君:县里面考的院试,考中的叫秀才;在省城考的乡试,考中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礼部组织的会试,在京城考试,考中的 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考中的叫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817354e

2019-12-06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7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1188万
展开全部
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探花,第三名为榜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9-09-25
展开全部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最后一个是皇帝来监考的,所以不能作弊的,作弊的话,就是欺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