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里面的糟粕有哪些?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有: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刻意压低女子社会地位、愚忠愚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等。面对这些糟粕的文化,我们要坚决抛弃。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世所公认的。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是需要我们舍弃的。只有对维护国家和谐稳定、繁荣昌盛的优秀文化,我们才需要继承,糟粕文化要坚决抵制和抛弃,这就是哲学上讲的“扬弃”。
刻意打压女子的社会地位,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封建礼教的特征之一,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封建礼教宣传女子无才便是德,要求女性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日修读三从四德,没事就做女红,千万不要读书认字。因为书读了也没用,古代科举也把女性“拒之门外”。可以说,古代为了巩固男性的社会地位是煞费苦心,无所不用其极。到了现代社会,国家已经“拨乱反正”,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
愚忠、愚孝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在古代,礼教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无条件服从,无论父母是对是错,都要服从。对自己的主公也是一样,只要绝对的执行,就是好下属。愚忠会成为家庭矛盾的直接导火索。一位袒护自己的母亲、无视妻子感受的丈夫,迟早会让你们的婚姻走到尽头。如果你的“大哥”带你做坏事,而你不去检举,只是盲从,迟早你们俩会一起坐牢。
对中国人影响最深的,当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错误观念。现在强调“360行,行行出状元”,,每一行都可以干出成绩,不一定非得读书好才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