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鱼的时候鱼缸多久换水合适,什么时候加入硝化细菌?
回答: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笼统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以前我也曾在小市场上卖过自己繁殖的许多热带鱼,购买者几乎都会问到关于换水的问题,可是,怎么说呢?象孔雀之类的普通品种,你说每周换三分之一,谁也没有异议。可如果象燕鱼,斗鱼,金鱼,锦鲤等等太多品种,怎么能去统一而论呢?
在此呢,真心的希望想养好观赏鱼的朋友能够认认真真的去网上或鱼友中学习一下养鱼的基础知识。
别小看换水,我说换水得每天抽底,适当添加困好的新水,你们信吗?我可是一点没骗你们。如果不是这么个换法,其他的说法都不完整!
1.水多久换一次,要根据水质的改变情况来决定。
水质的情况依赖于过滤的好坏。过滤分为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物理过滤是去除一些污染物,生化过滤主要是培育硝化细菌。如果鱼缸里的水硝化细菌培育的好,水质好的话可以延长换水时间。大白医生的鱼缸,一般一个多月才换一次水。
2.平时多观察鱼缸水质。
不论换水周期多久,鱼缸水质一旦出现这些:鱼缸里面的颜色变得更黄;闻一闻有腥味儿加重的情况;出现漂浮物增多的情况等。这些情况出现,就需要马上换水。
3.需要结合鱼饵的身体健康情况来决定是否换水。
如果鱼比较健康,游的也特别活跃,很少出现浮头的情况,就延长换水时间,如果于经常浮头,身上有溃烂或者出现蒙眼等鱼病,则需要勤换水。甚至于每天或隔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水好比鱼药还顶用。
4.需要结合喂食的情况来决定换水的频率。
如果喂食次数多的话,鱼的粪便就会增多。粪便增多就会增加水中的毒素。影响鱼的健康,就需要勤换水。可以半个月换水一次。
5.结合鱼缸的大小和饲养密度来决定。
鱼缸大、饲养密度小,生态系统建立的具有比较完善和稳定,就不需要勤换水。如果鱼缸小饲养密度大的话,生态系统就容易破坏,就需要勤换水。
当然换水的讲究也很多,可以平时少换水,每次1/5----1/6都可以,几个月换1/3左右。换水是要看经验的,不是硬性规定。遵循的基本原则少换,勤换。水温,水质,酸碱度。都要考虑。这样您才能养一缸漂亮的鱼。才能繁殖更多的鱼。
好了,就写到这吧!大家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了吧?一个换水问题看似简单,有经验的老手,要么,每天十分钟抽底必修课。要么,就会在每次换水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形成自己的一套独特经验和规律。水无常形,人无常势。换水要是那么简单,都成养鱼高手了!
换水要用什么水?
提问人给出了两种选择,一种是放置了三天以上的水,一种是自来水。放置了三天以上的水,放置的过程中我们一般叫做“困水”,困水可以除氯。而直接接的水则含有氯气。氯气是一种会危害观赏鱼的鱼鳃的物质。虽然说氯气在后期会挥发掉,但是前期进入水里就会开始威害观赏鱼鱼鳃。如果鱼缸里面养的全都是迷鳃鱼还好,他们不用鳃呼吸,氯气也危害不到他们的迷鳃。但是如果是用鱼鳃呼吸的鱼就需要使用困好的水来换掉。
除了用困好后挥发掉氯气掉的自来水,生活在农村里面的鱼友还可以使用井水进行换水,这样会更加方便。所以生活在城市的鱼友最好没事就接两桶水然后放在阴凉处,要换水的时候就可以用。甚至还有鱼友用矿泉水来换水,当然大多数人包括我都没有这种条件,还是别用这么费钱的换水方式换水。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进入下一个话题,开缸多久需要加入硝化细菌?
开缸多久后才需要加入硝化细菌?
我们为啥开缸后要养水呢?养水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培养硝化细菌,建立起细菌系统。我们往往添加硝化细菌都是在前期刚刚开缸的时候,缩短养水时间。其实大多数的硝化细菌里面都是细菌的培养物,活菌比较少,培养物说实在的就是细菌的食物。
水养好之后其实细菌就已经繁殖得很多了,提问人问的是开缸多久才需要继续加细菌。我的答案是水养好后就不用再添加硝化细菌了。细菌系统到后期基本上就很稳定了,他们在不断老死和繁殖,种族在慢慢庞大起来。后期的鱼缸里面已经有很多鱼了,鱼就可以给细菌提供食物,这时再添加细菌培养物,也就是硝化细菌其实就没有什么必要的,甚至会给细菌系统增加更多负担。细菌不是无所不能的。
如果你加细菌的目的是为了让水质看上去更加清澈,更加透亮,其实是不现实的。细菌刚刚加下去的那段时间水会更混,然后过段时间浑浊度又和以前一样了。让水透亮的唯一方法就是改善物理过滤。物理过滤的滤棉漏洞太大,一些比较小的杂质都会从洞里漏出,就没有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改善物理过滤的同时可以加大水泵功率。肉眼可见的浑浊需要物理过滤来解决,细菌们解决的是分解有害物质而不是让水更清澈。添加细菌其实主要起到的还是个安慰剂作用,我个人就不咋用细菌这个东西。
往水里添加硝化细菌其实不是万能的。我想这位提问者也许是怕细菌们越死越少,直到最后细菌就全部死光了,其实这个是不需要多虑的,细菌分裂繁衍的速度是快于老死速度的,他们不但不会越来越少,反而会越来越多。
如果真的细菌需要隔三差五就加一次,那么海洋中,自然界中的细菌想必现在已经死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