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不做支架手术能治好吗?
支架手术并不是冠心病患者的常规措施,而且任何一名患者的狭窄程度都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其治疗方案也并非完全相同的。这需要医生通过综合考虑,才能制订出最适合患者的方案,而支架与否需要评估这名患者的危险程度,除非患者随时存在死亡风险,否则不会建议进行支架手术。可以说大多数冠心病患者不需要支架,而需要的是科学的治疗,支架只是快速恢复血运的急救措施,治疗的方法另有其他。但绝大多数人将支架神话,导致目前临床上支架滥用,因此出现“冠心病没什么,支架就能治好”等说法,夸大了支架手术的效果和作用,为很多不应该支架的患者植入支架。
冠心病最重要的是冠脉狭窄程度,而冠脉血管的狭窄程度影响血液输送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来说,任何事物的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而我们的心脏全年无休的跳动,离不开充足的血液灌注,当患者的冠脉狭窄逐渐严重,同一时间能够到达心脏的血液能量就会逐渐减少,心脏缺少能量,就无法正常工作,患者平时就会感觉胸闷气短,一旦做出一些剧烈的活动就会导致心脏剧烈跳动,所消耗的能量就会大幅度增加,本来血液供应的就少,再增加消耗,就出现胸痛症状,甚至猝死。
而支架手术就是解决其血液流动问题,当我们将支架送到狭窄处,迅速给球囊充气,使其膨胀会将外面的支架撑起,紧紧铁牢血管壁,这时候我在将球囊中的气体抽空,会使球囊重新瘪下来,但支架却不会跟着瘪下来,这样就会暂时性恢复血运循环,缓解症状消除可能出现的风险,达到急救目的,但由于支架只是解决了狭窄问题,没有对造成冠脉狭窄的原因进行治疗,所以其他血管或已经支架的地方依然可能狭窄,再次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这也是为什么支架后,还需要继续服药的原因。
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对冠心病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常规意义上的冠心病,是由于高龄、高盐、高脂、吸烟、肥胖、遗传等因素导致的,绝大多数人都存在其中一条或多条病因,所以很难进行辨别,但是一些长期运动、健康饮食、年轻力壮、没有遗传病史、更不吸烟,但却依然患有冠心病,这就提示我们:“依然还有其他致病因素没有被发现,更可能是主要致病因素”。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存在一个共同的异常病灶,这部分病灶与心脏和血管看似毫不相关,但实际上却存在间接联系,当患者的脊柱发生突出、增生、旋转、扭曲、侧弯等病变时,会持续刺激压迫到周围的神经支配系统,神经受到刺激压迫会持续放电,导致血管痉挛收缩,这样一来血液的流速会逐渐变缓,其黏稠度也会增加,导致斑块血栓的形成,两者共同作用下,自然会出现冠心病。
因此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患者的脊柱病变进行治疗,消除致病根源,防止二次诱发。一方面是对紊乱兴奋的交感视神经进行调控,解除神经兴奋性,使其恢复正常,这样双管齐下,方可使患者恢复健康。但医学没有百分百,我们只能无限接近这个数值,这种治疗方案也存在局限性,并不适用于全部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寻找可能致病的责任病灶,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进行精准治疗。
首先,冠心病患者不管是否做支架,都是需要终身用药治疗。其次,冠心病目前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内科的规范化药物治疗,可以明显控制病情进展,很多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很好的生活。
所谓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心肌耗氧的平衡失调,导致心肌短暂或持续的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心脏病,所有冠心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冠脉支架只是冠心病治疗的一种手段而已,也并非适合所有的冠心病患者,是否应该放支架主要取决于冠脉狭窄的程度(狭窄超过70%)及病情情况(急性心梗越早放支架越好)。即使是放了支架,也只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一定时间内保证冠脉的血供,并非是根治冠心病,最终还是要靠终身用药控制病情发展。
即使是急性心梗的患者,如果无条件进行急诊PCI治疗或者转运时间超过2小时的,也可行静脉溶栓治疗。对于一些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其实放不放支架最终预后是一样的,也不要过分迷信支架治疗。
所以冠心病的核心治疗应该是控制冠脉斑块的进展,防止其破裂发生的严重血栓事件(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改善冠心病的预后(β受体阻滞剂等)、改善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症状(硝酸酯类药物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内科的规范化药物治疗做的到的。冠心病虽然不能根治,但这些内科规范化药物治疗,控制血脂、血压、血糖,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特别是早期的冠心病患者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和正常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区别。
当然到了后期的冠心病,如心脏扩大、终末期心衰等,一般的治疗效果均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