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为什么胖到一定程度就胖不动了?
答案是:人体会自己调节能量和物质的平衡,热量盈余不代表一定会不停胖下去。
比如我们每天多吃100千卡热量,100克香蕉热量大约是89大卡,那么也就相当于多吃一根香蕉,那10年后,我们的体重会增长多少?算一下,(100x365x10)/7700=约47公斤脂肪,但是我们都知道,每天多吃一根香蕉,10年后不可能,也不会真的胖47公斤。那多余的热量去哪儿了呢?主要以下几个途径把它消耗掉了:
1、身体消耗增加
多摄入热量,体重增加之后,身体热量消耗也会相应增加,最后身体会达到热量平衡。多吃、增重,基础代谢率会提高,同时,你体重增加了,每天活动热量消耗也增加了。
比如你原来60公斤,每天的热量总消耗是2000千卡,体重增加到65公斤,每天的热量消耗就不是2000千卡了,相应消耗都会增加。注意,体重增加,不是说仅仅意味着基础代谢率增加,体重增加,你只要不躺着,不管干什么,基本上都要多消耗热量。粗略的看,这种因为体重增加的消耗可能不起眼,但累积就相当可观了,最终体重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2、产热
身体有多余的能量,不一定非要变成脂肪,也可以通过产热散发出去,是不是很意外?
我们都知道,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前者就是我们通常认识的那种脂肪,广泛分布于皮下组织和内脏周围。棕色脂肪组织存在于人和所有哺乳动物体内,但主要是在新生儿和幼小的哺乳动物体内。棕色脂肪,是主要的产热组织,可以把多余的能量变成热量,这就好像人身上自己带着几个电暖器。
现在发现,成年人身上,也有一些棕色脂肪,不过成年人产热主要靠肌肉组织。
注意,身体产热,不是说我们身体就一定会发热、体温升高,有时候不见得真的会让升高体温(体温可能会平衡),有时候升高一点你也不见得能感受得到。
3、无效循环
我们身体里绝大多数反应都要消耗热量。
比如很多人知道,肌肉收缩需要热量,实际上肌肉从收缩到放松,也需要消耗热量,钙离子需要泵回肌浆网,这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
营养素吸收,有的是直接被动扩散,不需要热量,有的是主动吸收,也就需要消耗热量。简单说,细胞把细胞外液的一些东西“泵”进细胞里,很多都要消耗热量。
现在已经可以明确,在热量盈余的情况下,有时候人体会出现无效循环,比如细胞泵,泵进来再泵出去,折腾一趟,消耗热量,但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在热量盈余的情况下,有些热量就是这么消耗掉的。当然,具体到每个人,能接受多大的热量盈余而不胖,也就是说调节能量和体重平衡的能力有多强,这是因人而异的,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