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强大的明朝为什么要修长城而不是打出去呢?
1、我们不找事儿,但我们也不怕事。明朝的立国,是建立在将蒙元赶跑到北方的基础上的。但是明太祖的中心思想是:“兴兵轻伐,我亦不祥”所以对于明太祖不是非常愿意大规模对外用兵。但“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修长城其实就是画了一条分界线,只要敌军跨过长城,就反击,只要蒙元旧部安分守己,我们就和平发展。
2、明朝统治者的“精打细算”,明朝成化年间,蒙元势力重新崛起,蒙古鞑靼部常常进犯陕北、甘肃一带,皇帝召集大臣讨论军事防御。大臣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征集5万劳工,用两个月的时间修建长城,耗银不过100万两。如果派出8万大军征讨鞑靼,每年粮草、运费折合银两将近1000万两。10倍的成本,修长城成为首选方案。
3、扬长避短,不蛮干,明统治者很清楚,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成本很低。游牧民族用的是骑马,来去如风,抢掠一次经济收也大。而以农耕为主的明朝,军事行动的成本大,占领游牧民族的草原又无法耕种,甚至根本就没有价值。军事行动的高成本与低收益,修长城花再多的钱,明朝都要下决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