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选择其中一个理念具体谈谈你的理解。
展开全部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题主同学说自己一直在思考“我们学习语文究竟是为了什么?”
笼统地说,是为了传承我们的文明,使我们的修养提高。但是中国的语文教育对阅读题回答格式的重视已经让我无言以对。
其实你思考的问题,大陆的语文工作者已经思考并论辩了好几十年。自从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确定以后,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始终存在不同的意见。就连“语文”这两个字到底什么意思,就有“语文即语言文字;语文即语言文章 ;语文即语言文学;语言即口头语和书面语;语文即语言文化”等多种观点。你很难说其中哪一个是完全错误的,或者其中哪一个是涵盖全部的。由此可见,语文这门课所承载的“意义”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大家对语文课不满意,很多时候是因为语文课只能呈现出语文的一小部分意义,同时语文课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对语文的期待。
这场争论直到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才算有了一个各方都基本认可的“官方说法”。这份《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总算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界定。虽然此后业内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孰重孰轻实有争议,但两者不可偏废的共识依旧是主流。
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呢?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也就是说,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是学习所有科目的基本功。因为所有科目的学习,都是基于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语言能力的。所以,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训练一个人如何更好地用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
什么是人文性呢?题主所推崇的“传承文明,提高修养”肯定包含在内,还有诸如“文学教育”、“美感教育”、“情感教育”、“文化教育”,甚至题主你肯定很讨厌的“政治教育”也包含在内。可是到底什么是“人文性”,依旧是个众说纷纭的东西。首先它肯定不是《易经》中的“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次也绝不是西方中世纪反对宗教神权而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倒更像是古代儒家教育提倡的“文道统一”,“文以载道”,“因文悟道”。总之,如今“人文性”就和“国学”一样,是一个大筐,凡是与人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有关的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
所以题主,我们老师绝不是不重视人文性,而是不敢多讲,因为它包含的东西可以无限多。仅仅中国古代文化就浩如烟海,如果我愿意,任意一篇古文都可在“文化”上作无限的引申。例如《种树郭橐驼传》涉及避讳礼俗,《香菱学诗》涉及律诗格律,《陈情表》涉及察举制度,《鸿门宴》涉及座次礼俗,《阿房宫赋》中有很多建筑名词,《前赤壁赋》中有天文星宿。王力先生所著《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介绍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每一项都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接触的,但对今人来说,每一项都是一个庞大的世界,足够一辈子研究的。而选入课本的每一篇文言文或多或少都有涉及,以人文性为重的话,一学期恐怕教不了一两篇,并且全国没几个语文老师有水平这么教。
上海的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求从三个纬度进行考虑,分别是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三个纬度是《课程标准》“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理念的具体实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中技能、过程、方法三个坐标就属于“工具性”,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属于“人文性”。过去的语文课的确太重视技巧训练,但如果因此而整个转向,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哲学课、美学课,片面突出人文性,那么依旧是瘸脚的,是矫枉过正的。
二、文本解读方法的多样性和专业性
题主同学觉得语文课教的阅读方法太重视套路,且有过度解读的通病。
嗯,说得好,你说到了我们语文老师的痛处。套路与过度解读是全社会都在骂的,什么两棵枣树、蓝色的窗帘,有时候我自己看这些段子也觉得有点道理。
不过,我们语文老师的痛处其实并不在于过度解读,而在于难以让学生信服。也就是说,我们语文老师的解读其实并没有过度,痛苦在于我们说服不了你们。
如果题主有时间,我是说题刷完、单词背完之后,不妨看看我这篇上过日报的回答,以及下面近八百条讨论。
让人脑洞大开的精彩影评与语文试卷短文阅读是否都同样犯了过度分析的错误? - 王振宁的回答
这篇文章的核心是: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系统的训练。学课文、做阅读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分析文本的方法。语文的课文和阅读题本质上类似理科的例题,他们都是为技能服务的(从这点上来讲,教材选经典老课文还是最新时文是没啥区别的,只是经典老课文经过无数人检验相对靠谱)。对这些“例题”的解读,无论教参还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通常都是有本可依,有文献支持的。因此教参、教师的解读有可能有过时的、刻板的、狭隘的问题,但极少有错误的、过度的情况。
再单独说说考题和答案。一份高中语文卷子通常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默写、写作几个板块,大家觉得哪部分最难出题?
是现代文阅读,因为所选文本既不敢是鲁迅、老舍等经典,怕看过的学生太多,使用新鲜时文又担心作者跳出来说“我不是这么想的”。
市民和媒体完全没搞清楚的一点是:出考题和答案的思路不是以百分百正确解读那篇阅读为重,而是以检验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为重。因此难免会出现不妥当之处。
题主同学说自己一直在思考“我们学习语文究竟是为了什么?”
笼统地说,是为了传承我们的文明,使我们的修养提高。但是中国的语文教育对阅读题回答格式的重视已经让我无言以对。
其实你思考的问题,大陆的语文工作者已经思考并论辩了好几十年。自从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确定以后,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始终存在不同的意见。就连“语文”这两个字到底什么意思,就有“语文即语言文字;语文即语言文章 ;语文即语言文学;语言即口头语和书面语;语文即语言文化”等多种观点。你很难说其中哪一个是完全错误的,或者其中哪一个是涵盖全部的。由此可见,语文这门课所承载的“意义”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大家对语文课不满意,很多时候是因为语文课只能呈现出语文的一小部分意义,同时语文课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对语文的期待。
这场争论直到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才算有了一个各方都基本认可的“官方说法”。这份《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总算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界定。虽然此后业内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孰重孰轻实有争议,但两者不可偏废的共识依旧是主流。
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呢?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也就是说,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是学习所有科目的基本功。因为所有科目的学习,都是基于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语言能力的。所以,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训练一个人如何更好地用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
什么是人文性呢?题主所推崇的“传承文明,提高修养”肯定包含在内,还有诸如“文学教育”、“美感教育”、“情感教育”、“文化教育”,甚至题主你肯定很讨厌的“政治教育”也包含在内。可是到底什么是“人文性”,依旧是个众说纷纭的东西。首先它肯定不是《易经》中的“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次也绝不是西方中世纪反对宗教神权而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倒更像是古代儒家教育提倡的“文道统一”,“文以载道”,“因文悟道”。总之,如今“人文性”就和“国学”一样,是一个大筐,凡是与人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有关的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
所以题主,我们老师绝不是不重视人文性,而是不敢多讲,因为它包含的东西可以无限多。仅仅中国古代文化就浩如烟海,如果我愿意,任意一篇古文都可在“文化”上作无限的引申。例如《种树郭橐驼传》涉及避讳礼俗,《香菱学诗》涉及律诗格律,《陈情表》涉及察举制度,《鸿门宴》涉及座次礼俗,《阿房宫赋》中有很多建筑名词,《前赤壁赋》中有天文星宿。王力先生所著《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介绍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每一项都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接触的,但对今人来说,每一项都是一个庞大的世界,足够一辈子研究的。而选入课本的每一篇文言文或多或少都有涉及,以人文性为重的话,一学期恐怕教不了一两篇,并且全国没几个语文老师有水平这么教。
上海的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求从三个纬度进行考虑,分别是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三个纬度是《课程标准》“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理念的具体实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中技能、过程、方法三个坐标就属于“工具性”,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属于“人文性”。过去的语文课的确太重视技巧训练,但如果因此而整个转向,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哲学课、美学课,片面突出人文性,那么依旧是瘸脚的,是矫枉过正的。
二、文本解读方法的多样性和专业性
题主同学觉得语文课教的阅读方法太重视套路,且有过度解读的通病。
嗯,说得好,你说到了我们语文老师的痛处。套路与过度解读是全社会都在骂的,什么两棵枣树、蓝色的窗帘,有时候我自己看这些段子也觉得有点道理。
不过,我们语文老师的痛处其实并不在于过度解读,而在于难以让学生信服。也就是说,我们语文老师的解读其实并没有过度,痛苦在于我们说服不了你们。
如果题主有时间,我是说题刷完、单词背完之后,不妨看看我这篇上过日报的回答,以及下面近八百条讨论。
让人脑洞大开的精彩影评与语文试卷短文阅读是否都同样犯了过度分析的错误? - 王振宁的回答
这篇文章的核心是: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系统的训练。学课文、做阅读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分析文本的方法。语文的课文和阅读题本质上类似理科的例题,他们都是为技能服务的(从这点上来讲,教材选经典老课文还是最新时文是没啥区别的,只是经典老课文经过无数人检验相对靠谱)。对这些“例题”的解读,无论教参还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通常都是有本可依,有文献支持的。因此教参、教师的解读有可能有过时的、刻板的、狭隘的问题,但极少有错误的、过度的情况。
再单独说说考题和答案。一份高中语文卷子通常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默写、写作几个板块,大家觉得哪部分最难出题?
是现代文阅读,因为所选文本既不敢是鲁迅、老舍等经典,怕看过的学生太多,使用新鲜时文又担心作者跳出来说“我不是这么想的”。
市民和媒体完全没搞清楚的一点是:出考题和答案的思路不是以百分百正确解读那篇阅读为重,而是以检验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为重。因此难免会出现不妥当之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