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羲之号称为书圣,他的《兰亭序》是在哪里写的?
答案就在《兰亭集序》的第一段里,文章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西南郊外的兰渚山。这篇文章写于东晋永和九年,当时王羲之在那一带任职会稽内史,他约请了四十多个朋友在兰亭举行“曲水流觞”的雅集,饮酒赋诗。会后,他把所有诗作汇总成一集,自己给这部诗集写了序言,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一、“书圣”的代表神作
东晋年间,社会环境追求清谈玄学,争着做名士而不太追求功名,因此在艺术领域出现了不少名家。王羲之出身于“王马共天下”的名门王氏,自小对书法极有天赋。他师从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卫夫人的书法端庄流丽,被后人称赞为“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后来,王羲之又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草书脱胎于张芝,正书则来自钟繇,正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楷书。
到了后世,他的书法风格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人称“书圣”,而《兰亭集序》正是他最为著名的代表作。
二、雅集胜事
兰亭这个地名,来自春秋和汉代的典故。会稽郡包含了春秋吴越两国的故地,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地种植兰花。到了汉朝,又在这里设置驿亭。因此地名叫兰亭,在东晋时林木茂密、风景清幽,是著名的名胜。
王羲之任职会稽内史时期,兰亭是很方便游玩的地方。因此他约请了好友,在郊外水边举行“修禊”的仪式,接着用“曲水流觞”的方式饮酒作诗。正因为这个原因,《兰亭集序》也有别名称为《禊帖》。
三、后世地位极高
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超然,和唐太宗李世民的欣赏揄扬有很大的关系。
李世民自身偏好行书,对王羲之的书法造诣评价极高。当时唐朝官方修史,李世民亲自下场为他写《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崇他的书法为“尽善尽美”。后世《兰亭集序》只见摹本而没有真迹流传,很多人都推测真迹被带入了昭陵殉葬。
现存最受好评的《兰亭集序》摹本在北京故宫,是故宫的镇馆之宝,据说出自唐代书法家冯承素之手。此外,故宫还藏有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