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曹操和袁绍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方诗铭先生认为“游侠”的代表人物是袁绍和曹操。。提到“游侠”这个词,你可能首先联想到秦末汉初那些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人。不过,方先生这里说的游侠不太一样,这个群体有个很高的标准叫“以救时难而济同类”,也就是解决王朝危机、协助有志之士。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指进行反对宦官的斗争,并协助那些参与反宦官斗争的人们。
曹操是当之无愧的三国主角之一,但提到袁绍,我们总觉得他是个配角,至少聊三国故事的时候,袁绍的重要程度肯定比不上曹操。但事实上,袁绍和曹操都是东汉末年历史的核心人物。方诗铭先生的《论三国人物》有70篇文章,曹操和袁绍两个人的章节就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那我们就先来看袁绍。袁绍生于155年,比曹操年长一岁。在《三国演义》中,袁绍这个人显得有点小肚鸡肠,总是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小说这么写有个目的,是为了衬托主角曹操海纳百川。
那真实的袁绍是什么样的呢?
熟悉《三国演义》,你会知道袁绍家族有个响亮的名号是“四世三公”。袁绍祖上四代人中,有五位把官做到了“三公”级别。“三公”是东汉时期品阶最高的官职。不过,袁绍是庶出,母亲只是个婢女。袁绍同父异母的弟弟袁术就经常揭他这块伤疤,骂他是“家奴”。既然这样,为什么各路诸侯仍然愿意追随袁绍呢?
这是因为袁绍的“游侠”特质。东汉末年宦官专权问题严重。由于袁绍家世显赫,掌权的宦官多次请他出任官职,但袁绍三番五次找理由推脱,这次因为母亲去世要守孝三年,下次说要为父亲守孝三年,之后干脆隐居起来。袁绍始终没有跟宦官同流合污。
袁绍并不只是与宦官划清界限。朝廷内外有很多人因反对宦官而遭打压迫害。这个时候,袁绍冒着杀身之祸解救藏匿了很多受迫害的人。
但是宦官这个顽疾不除,东汉的病体只会越来越严重。后来,袁绍带兵进宫诛杀宦官。正因为这样的侠义风范,袁绍在社会上收获了非常好的名声,特别是赢得了各路游侠和豪杰的支持。所以,后来董卓专权,袁绍就被各路诸侯推举为盟主,带领大家讨伐董卓。
你看,袁绍的所作所为正体现了游侠的最高标准,“救时难”而且“济同类”。
再看“游侠”的另一位代表曹操。曹操的父亲是宦官养子,按理说,曹操似乎更偏向于宦官阵营,为什么曹操也属于“游侠”呢?
曹操年少时就跟很多名士来往,他跟袁绍还是好友。而曹操成为游侠,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曹操与宦官群体之间发生过多次矛盾。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担任洛阳北部尉,有位宦官叫蹇硕,蹇硕的叔父违反了法令,被曹操依照法令乱棍打死。曹操因此得罪了宦官群体。到第二年,曹操的妹夫被宦官杀了。这次,宦官的行为引发了曹操的不满。所以,后来曹操也加入了“救时难、济同类”的铲除宦官斗争中。
虽然曹操和袁绍都是“游侠”,但最初曹操的力量是没法跟袁绍相比的。既然这样,为什么曹操还能战胜袁绍统一北方呢?
这就要提到著名的官渡之战。以前,我们提到官渡之战中袁绍的失败,主要归罪于他本人过于优柔寡断,不擅于采纳意见。一位谋士给他献计:你的实力很强,应该采取持久战略,一定能耗得过曹操,结果袁绍不听。另一位叫许攸的谋臣说,曹操领兵倾巢出动,你应该袭击他的大本营,袁绍也不听。结果许攸投奔了曹操,让曹操袭击袁绍的粮草囤积地乌巢。袁绍手下将领张郃曾向袁绍建议,要派大军救援乌巢,但是袁绍只派轻骑去救援。结果,袁绍步步走错,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方诗铭先生认为,袁绍之所以失败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集团内部的矛盾。
前面我们提到两个人,一个是投奔曹操的许攸,一个是建议增兵乌巢的张郃,他们分属不同集团。许攸属于颍川集团,张郃属于河北集团,两个集团的矛盾非常尖锐。颍川集团的许攸跟着袁绍在前线打仗,河北集团一个叫审配的谋臣,以许攸家法不严、家人贪腐为由,把许攸的妻儿羁押起来。这是导致许攸离开袁绍的一大原因。
另外,官渡之战期间,曹军偷袭乌巢,河北集团的张郃建议袁绍救援粮仓,但颍川集团一位叫郭图的谋士却建议袁绍进攻曹操军营。袁绍采纳了郭图的建议,让张郃进攻曹营,结果迟迟打不下来。郭图眼看着自己的方案没成功,担心袁绍怪罪,就诬告张郃不尽力,结果,张郃也投降了曹操。
袁绍死后,他的几个儿子继续内斗,最后被曹操一一消灭。袁绍在官渡之战的失败,不仅断送他的政治生命,而且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历史形象。他身上的缺点被不断放大,最终成为后人口中不听劝告的负面典型。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袁绍和曹操作为东汉末年最具代表性的游侠,都是杰出的政治家。
曹操是当之无愧的三国主角之一,但提到袁绍,我们总觉得他是个配角,至少聊三国故事的时候,袁绍的重要程度肯定比不上曹操。但事实上,袁绍和曹操都是东汉末年历史的核心人物。方诗铭先生的《论三国人物》有70篇文章,曹操和袁绍两个人的章节就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那我们就先来看袁绍。袁绍生于155年,比曹操年长一岁。在《三国演义》中,袁绍这个人显得有点小肚鸡肠,总是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小说这么写有个目的,是为了衬托主角曹操海纳百川。
那真实的袁绍是什么样的呢?
熟悉《三国演义》,你会知道袁绍家族有个响亮的名号是“四世三公”。袁绍祖上四代人中,有五位把官做到了“三公”级别。“三公”是东汉时期品阶最高的官职。不过,袁绍是庶出,母亲只是个婢女。袁绍同父异母的弟弟袁术就经常揭他这块伤疤,骂他是“家奴”。既然这样,为什么各路诸侯仍然愿意追随袁绍呢?
这是因为袁绍的“游侠”特质。东汉末年宦官专权问题严重。由于袁绍家世显赫,掌权的宦官多次请他出任官职,但袁绍三番五次找理由推脱,这次因为母亲去世要守孝三年,下次说要为父亲守孝三年,之后干脆隐居起来。袁绍始终没有跟宦官同流合污。
袁绍并不只是与宦官划清界限。朝廷内外有很多人因反对宦官而遭打压迫害。这个时候,袁绍冒着杀身之祸解救藏匿了很多受迫害的人。
但是宦官这个顽疾不除,东汉的病体只会越来越严重。后来,袁绍带兵进宫诛杀宦官。正因为这样的侠义风范,袁绍在社会上收获了非常好的名声,特别是赢得了各路游侠和豪杰的支持。所以,后来董卓专权,袁绍就被各路诸侯推举为盟主,带领大家讨伐董卓。
你看,袁绍的所作所为正体现了游侠的最高标准,“救时难”而且“济同类”。
再看“游侠”的另一位代表曹操。曹操的父亲是宦官养子,按理说,曹操似乎更偏向于宦官阵营,为什么曹操也属于“游侠”呢?
曹操年少时就跟很多名士来往,他跟袁绍还是好友。而曹操成为游侠,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曹操与宦官群体之间发生过多次矛盾。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担任洛阳北部尉,有位宦官叫蹇硕,蹇硕的叔父违反了法令,被曹操依照法令乱棍打死。曹操因此得罪了宦官群体。到第二年,曹操的妹夫被宦官杀了。这次,宦官的行为引发了曹操的不满。所以,后来曹操也加入了“救时难、济同类”的铲除宦官斗争中。
虽然曹操和袁绍都是“游侠”,但最初曹操的力量是没法跟袁绍相比的。既然这样,为什么曹操还能战胜袁绍统一北方呢?
这就要提到著名的官渡之战。以前,我们提到官渡之战中袁绍的失败,主要归罪于他本人过于优柔寡断,不擅于采纳意见。一位谋士给他献计:你的实力很强,应该采取持久战略,一定能耗得过曹操,结果袁绍不听。另一位叫许攸的谋臣说,曹操领兵倾巢出动,你应该袭击他的大本营,袁绍也不听。结果许攸投奔了曹操,让曹操袭击袁绍的粮草囤积地乌巢。袁绍手下将领张郃曾向袁绍建议,要派大军救援乌巢,但是袁绍只派轻骑去救援。结果,袁绍步步走错,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方诗铭先生认为,袁绍之所以失败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集团内部的矛盾。
前面我们提到两个人,一个是投奔曹操的许攸,一个是建议增兵乌巢的张郃,他们分属不同集团。许攸属于颍川集团,张郃属于河北集团,两个集团的矛盾非常尖锐。颍川集团的许攸跟着袁绍在前线打仗,河北集团一个叫审配的谋臣,以许攸家法不严、家人贪腐为由,把许攸的妻儿羁押起来。这是导致许攸离开袁绍的一大原因。
另外,官渡之战期间,曹军偷袭乌巢,河北集团的张郃建议袁绍救援粮仓,但颍川集团一位叫郭图的谋士却建议袁绍进攻曹操军营。袁绍采纳了郭图的建议,让张郃进攻曹营,结果迟迟打不下来。郭图眼看着自己的方案没成功,担心袁绍怪罪,就诬告张郃不尽力,结果,张郃也投降了曹操。
袁绍死后,他的几个儿子继续内斗,最后被曹操一一消灭。袁绍在官渡之战的失败,不仅断送他的政治生命,而且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历史形象。他身上的缺点被不断放大,最终成为后人口中不听劝告的负面典型。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袁绍和曹操作为东汉末年最具代表性的游侠,都是杰出的政治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