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基本属性

 我来答
律渐
2022-09-06 · 百度认证:上海律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律渐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必然要求公民在法律上人人平等。法律体系不仅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起来,以满足政府和社会的需要,而且更应强调它的完善、协调、系统与和谐,以保障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调整都能有法可循。现在就有必要把社会法、农业法、教育法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设立,以显现中国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备,更是当前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1、宪法原则:宪法是万法之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等级的法律,是综合性地规定诸如国家性质、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总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这些带根本性、全局性的关系或事项的根本大法。
2、法治原则:经济上实行市场化,政治上实行法治化,是现代社会不同于以往社会的显着标志。而这两化都需要有法治来推动来保障。因而现代社会更为显着的标志,就在于要求建设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生活的法治化和法治生活的现代化。
3、民主原则:在立法中遵循民主原则,用立法的形式充分反映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让人民群众成为立法的真实的主人,正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4、科学原则: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问题,也就是实现立法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
二、我国目前立法监督的方式如下:
1、改变或撤销政府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2、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3、审查和批准政府的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决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
4、对政府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提出质询和询问;
5、视察和检查政府工作;
6、组织对特定问题的调查;
7、罢免或撤销有关人员职务;
8、受理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控告、检举和意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二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五条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7294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上海旋风骑士2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福州梦中仙子3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厦门蝴蝶飞舞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34406位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