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导语:怎样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要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立足点,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加强责任心,共同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好。
怎样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篇1
1.在学生管理中应用好群体理论
高校的群体一般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1.1正式群体
基本上是以班级(团支部)为主,班里有通过各种方法选出班干部,班级是高校最基本的最稳固的正式群体。在班集体动力系统的规范和压力下,学生常常表现出从众、服从等社会心理现象,如遵守作息制度,按时上下课等等。从众和服从是在规范、群体的压力下发生的,因此,班级管理运用动力机制还要注重运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出现模仿榜样的社会心理现象,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获得质的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也是我的母校的校训,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工作者,我们的角色使得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必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样以班级中进步的同学为榜样,促使学生模仿并产生认同行为也是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强化,激励其积极行为的经常出现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特征。
1.2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在高校中一些由于共同的利益或相同的兴趣、情感、爱好或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形成的小群体,就称之为非正式群体。如各种自发形成的球队、兴趣小组,甚至歌友会、老乡会等等。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加强对现实存在却游离于正式群体之外的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高校而言是必要的和有利的,它保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目标能稳定有序地实现。
2.提高班级凝聚力
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关键要靠班级的强大凝聚力。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尽力引导学生,让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班集体。
2.1设立合理的目标,制定适度的规范。
一个班集体要想具有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凝聚力,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目标,目标的设立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而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管理中,要制定合理可行的班规,引导和规范班级成员的日常道德和行为习惯。班规的制定,要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产生,要让学生明白每条规定的依据和好处,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奖惩分明。
2.2建立强有力的班委班子。
好的班干部是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的左膀右臂。班干部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要通过观察了解,建立一批威信高,学习好,工作能力强,性格活泼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工作中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积极性,使他们形成集体的核心。同时注意培养所有人的参与感,让每个人都作为集体的主人,让每个成员都参与管理,要通过班干部的核心作用吸引和带动所有成员积极愉快地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荣辱与个人息息相关,从而产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从参与班级的管理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和巩固。
2.3活动中增强班级凝聚力。
各类活动为同学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使大家由相识到相容、相助。因此,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大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2.4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因而,教育工作者应该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真心爱护和班集体的温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地位,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生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沟通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一定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可能我们不能成为问题的解决者,但起码可以成为问题的倾听者。现代科技为我们带来多种沟通手段,短信、电邮都可以成为我们和学生的沟通方式。
3.“承认差异”与“公平对待”原则
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仅仅就“个体”而言,他们存在着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甚至入学成绩等等区别。这些不同是客观存在的,必须承认学生之间差异的存在。“承认差异”的目的并不是要处处区别对待,而是因材施教,使其发挥长处、创造精彩,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形则必须遵守“人人平等”的原则。学生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比较过程和结果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们往往不仅关心自己得到了什么,更关心“别人得到了什么”。公平通常使人心情舒畅,学习工作积极、热情,而不公平往往使人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和人际矛盾,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建议学生管理工作者如辅导员可以对学生的特长、潜质等方面多加关注,加强引导。而对于学生的诸如入学成绩、家庭背景等方面降低关注程度,甚至主动回避。以免因为自己的好恶,无意识的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难以公平对待。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多的表扬和鼓励。
4.教师本身所学专业对学生的辅导和影响
在高校中,除了各科专业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辅导意外,其实管理者如学生辅导员本身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他们自己也有所学专业,所以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也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和辅导。比如英语系出身的辅导员在学生的大学过级考试中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和辅导学生学习的经验应用于所在班级的学生的英语过级辅导中。再比如心理学出身的辅导员和管理者,可以对学生进行压力排解和心理咨询,帮助学生面临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渡过难关。
怎样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篇2
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政策
在高职院校学校管理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根据学生需求不同,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满足学生正常的生活要求。例如:在学校管理中宿舍的水电问题,某高职院校的学校为防止宿舍内使用大功率违规电器,决定在每晚十一点之后进行断电。学校的这一做法一经通知。就引起众多人的不满,多数宿舍因为处在高层,夜晚在洗手间出来后会发现由于断电的原因,无法抽上水来使用,同时,很多学生因为课程较少,而晚上在网络上面兼职工资较高,所以经常在晚上做兼职,但是因为学校的断电,使学生无法正常上网,影响其工作。多数学生习惯自己断电,于是,在经过学生一些列反抗工作后,学校进行让步,规定,实施夜晚不断电政策,但基本的要求就是不能够使用大功率产品,就这样,学校做出了让步,学生也接受了学校的决定。
二、在教学中的“人性”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不同,学校可以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特色管理课堂,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例如:在某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都会有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学生不愿意去上课,特别是文化课程,多数人都会选择逃课、旷课、睡觉等等,严重挫伤了老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不愿意上课,学生不愿意学习,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高职院校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他们只想掌握一门技术,对于这一类学生,学校可以开设实验室,专门教他们相关专业的实际操作技术,满足他们的需求,但部分喜欢学习文化课的学生,学校依旧为他们开设文化课,帮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这样的分层教学管理既可以满足学生和老师的要求,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人性化管理。
三、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的关怀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因为放弃学习,所以才会选择进入高职高专学校学习一门专业技术,当他们看到许多同学都渐渐的比自己优秀,他们会产生自卑感,逐渐堕落,对生活和未来失去希望,甚至因为一点点困难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面对他们不停的选择逃避,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应对措施。例如:某高校在开学初期便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通过网络问答,最后由计算机整合答案,给予科学的答案。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等级,一共分为四级,分别是ABCD四级,这四个等级的含义分别是,D代表心理健康的群体。C代表心理较为健康的群体。B代表心理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影响到人的行为,属于正常的范围。A是心理存在严重问题的人,可能会做出可怕的事情。关于测试结果,学校只会通知相关班级的辅导员,由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过学校要求辅导员对于班级所有的学生都要进行谈话,根据谈话对象不同,侧重点不同,这样不会引起同学们的怀疑。学校这样的做法即做到保护学生的隐私,又拉近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对辅导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科学规划自己的未来生活。
四、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经济扶持
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无法继续上学,家长一般情况下选择让他们回到家里参加工作,这样的做法很明显是错误的,学习一门专业的技术能够让学生掌握一项求生技能,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专业化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中途放弃学习会让他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为此,学校要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通过辅导员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环境,对于经济方面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直接进行经济帮助。或者,学校可以通过无息贷款,帮助学生,具体实施情况,还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
五、实行校企合作制度
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一般选择就业,但因为缺少社会经验,很多人待业在家,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在学生在校期间就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校企合作制度,校企合作制度主要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企业可以将在校生通过面试直接聘入企业实习,签订合同,学校则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我国一直主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一位伟人曾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为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行普遍义务教育制度,使所有孩子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而即将面临社会的大学生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学校应给予一定的关怀,无论是因材施教还是学校的校企合作制度,都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人文主义。
怎样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篇3
以学生为本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
当今社会,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很强,对个人前途、自我价值等问题均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过去那种一味强调学习、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片面注重社会贡献、忽略学生个人价值,靠单一古板的说教和犯错后简单处罚的工作理念已根本不能适应大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学生为本应该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
严格管理和以学生为本的对立统一
以学生为本,提倡的是人性化管理,倡导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正视学生的地位、重视学生的价值、维护学生的尊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严格管理,主张的是制度管人,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体现的是制度的严肃性、管理的规范性。作为两种重要的学生管理理念,以学生为本与严格管理看似矛盾,其实二者并行不悖。首先,人性化管理不等于宽松管理、放任自流,所谓人性化,是严格管理前提下的人性化;其次,严格管理也不是教条、僵硬化的管理,应该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管理。从管理层面来看,强调人性化管理,就是提醒管理者不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被动接受对象,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想法。从最终目的来看,人性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成才;强调人性化管理,旨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更有利于学生进步的空间,这与严格管理的最终追求是一致的。因而在现实中,不能片面强调“以学生为本”,忽视“严格管理”,更不能借“以学生为本”之名,行“无管理,做老好人”之实。
作为学生管理者,关键要把握好以学生为本与严格管理的平衡点。
既要克服“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团和气、不讲原则”的错误认识,又应消除“严格管理就是简单粗暴的严厉管理”的错误理念;既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又要注重细节管理、让细节更多地体现关怀。总之,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与严格管理兼顾、把“爱”和“严”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严”之有理,“爱”之有度。
双管齐下,提高学生管理水平
从学生切身利益出发,践行以学生为本理念。一是要完善工作内容。把以学生为本,维护、发展学生权利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题和中心任务。按照新形势的要求,不断丰富学生管理工作内容,更加重视维护学生权利,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二是完善工作方式。教育是核心,管理是保证,服务是拓展。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感化;必须满足个性发展需求,发掘学生潜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高校可以通过改变机关工作作风、倾听网上意见、关注家庭困难群体、关心学生就业、帮助设计人生规划等方式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同时,要讲究工作艺术,保护受资助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尊严。三是完善工作体制。要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把学生管理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要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精干、稳定的职业化、专业化学生工作队伍,这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可以采取理论讲座、专题研讨、实地考察、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辅导员素质,使他们树立起以人为本、严格管理、维护和发展学生权利的思想意识,并付诸于实际工作之中。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规范学生管理工作。
在以学生为本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学生日常管理,不能出现丝毫松懈和人情管理。要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在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卫生、党建、团建、测评、奖惩、资助、就业、课外活动、自我管理、创新发展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形成科学完整的学生管理规定体系,真正做到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有制度依托,有规则保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
2024-12-16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