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管理要远离“误区”

 我来答
你即来5344
2022-07-02 · TA获得超过686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2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7万
展开全部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围绕着如何做到有效管理有很多经典之论。如果能够吸收并且实践的话,必将受益匪浅。但是很遗憾,因为众多管理者对管理常识的缺乏,确切地说,是在管理常识上存在的误区,让管理是不是有效变成了一个大问号。比如组织、管理这两个词的基本定义,以及对于管理阶段的认知,很多企业管理者其实并没有他们以为的那么“高明”,有些理解堪称谬误。

  在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新华都商学院副院长陈春花教授的一堂“有效管理”的课上,讲了“诸多如何走出管理常识的理解误区、让管理变得有效”的例子。我们就以“组织”和“管理”这两个最常用的词为例,与大家分享陈春花教授的观点和办法。

   你真的懂什么是“组织”吗?

  第一项管理常识性的误区,便是对“组织”这一概念理解得似是而非。

  比如,现代人越来越认同快乐和情感在人生中的分量,但这两项需求的满足,要么求索错了组织,要么以为什么组织都要以此为存在目的。又比如,组织里人人平等强调的是机会均等,但往往被误以为地位也要平等。再比如,职业生涯规划主张个体应该提高自身在组织中的不可替代性,但是组织的工作方法——分工,显然会以其强大的能力补偿机制削弱个体这不可替代的美梦。真正的不可替代性,在于个体软实力的不可替代,这包括团队协作性、人际关系等等。

  这是听完陈春花教授讲“组织”常识后,课堂笔记上较早留下的部分内容。而要追溯这些谬误的源头,还要从理解“组织”的定义讲起。

  大家不妨先回想一下自己对于“组织”这个概念的理解:提及“组织”这个词,你脑海中第一个冒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在陈春花教授的课堂上,有的人回答说“团队伙伴”,比如同事,不论男女老少;有的人则想到了“领导”,比如上司,不管是自己上司还是间接上司。

  这其实就是对组织的一种理解。但真正透彻、简单、形象的概括,“组织”这个简单定义早就给出了答案。

  陈春花教授将组织浓缩为这样一句话:“组织是为完成具体目标而从事系统化努力的人的组合。”它首先表明,组织一定是一个实体,是一个协调成员间彼此的行为、做系统化组合的人群,组织的重点是人;其次,组织的工作方法是分工,组织是为目标而存在的。

  这个解读看似很简单,但是,实践正是在这一层层的分解中步入误区。

  组织有正式的、非正式的,前者如企业和家庭。后者如朋友圈子、自发的活动团体。正式组织的核心,包含权力、责任、目标三个要素。而由于权力、责任、目标都意味着压力,所以,个体在正式组织中一定会不舒服,这便与想要保持快乐的情绪也发生冲突。

  换句话说,个人的爱好、兴趣和情感满足,都会是快乐的源泉,但是组织包含的权力、责任和目标,很可能与之相左,而它们产生的压力也和快乐的情绪相反。所以,尽管快乐很重要,但并非在所有的地方都要求快乐第一。

  举个例子,有的企业组织宣称“企业如家”,号召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但事实上,这并不符合企业组织的特点。虽然家庭也是一个正式组织,有规范的合同和一定的分工,但两者又截然不同。在企业组织,一定要明确是谁说了算、怎么分工担责、要达成什么目标,至于情感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等,相反可以通过家庭组织等实现。

  实际生活中,很多个体的不快乐,就源于非要在企业组织里寻求情感满足、发展个人兴趣、保持个人爱好,而在家庭中又坚持要谁说了算、明确分工、设定买房买车等等阶段目标。这事实上就是搞错了不同组织的核心区别,并且,在管理方式上也没有区别对待。

  尽管正式组织也可以用非正式的管理办法,但是,权力、责任和目标不同,企业组织和家庭组织的非正式管理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或者说,企业组织的非正式管理,从个体的兴趣爱好着手,家庭组织的非正式管理基于情感满足,也许能各自收益最大化。

  “组织”含义的第二个关键——组织的重点是人员,并不等于眼下众多企业组织所谓的“以人为本”。

  因为很多企业号称员工是根本,但实际情况却是——领导者重点关注顾客高不高兴,员工关注领导者开不开心。基于组织的重点是人员,真正的“以人为本”,应该是员工关注顾客、领导关注员工、企业组织关注领导者。

  这恰是由组织存在的目标决定的。组织目标要求,工作的出发点必须满足对应人群的需求,而需求的链条恰是企业—领导者—员工—顾客。从组织内部管理来讲,这也决定关注度应该给予为满足需求承担责任更大、贡献更多的.人。

  基于这样的逻辑,也就很好推理出:组织中地位最重要的人,应该是承担责任最大的人。所以,组织中并不是人人地位平等,所谓的“人人平等”,指的是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机会其实最终也受到地位影响,因为资源分配、机会流动往往与地位挂钩),而人与人的地位一定是不平等的。

  组织的另一层含义:组织的工作方法是分工、组织是为目标而存在,即明确目标前提下的系统化努力,大概是因为实践起来更加复杂和“晦涩”,更多企业不知不觉在误区里纠结不休。

  先看分工的工作方法。它是企业持续性经营的关键,因为它基于组织的结构形式、协作机制及制度等,可以实现各种对个体的能力补偿,让本不胜任工作的人胜任,让企业组织离开任何个体都不至于瞬间停摆。

  以自己在六和集团的管理实践为例,陈春花教授说道:“记得当年带领这家企业步入年收入50亿时,事业部总经理这一层走了一半。离开前,他们曾找我谈话,说有竞争对手想挖他们过去,薪水比在这边要丰厚得多,他们并不愿意离开公司,但是也很珍惜这个全新的机会。我并没有反对他们离开,有管理层的人问我为什么不竭力挽留?我反问说,‘我们能给他们竞争对手那么好的待遇吗?’质问我的人说不能。于是我告诉他,‘人都是要追求更好的发展,既然你不能给人家同样好的待遇,为什么还要留别人?’所以,我没有挽留。相反,我鼓励他们去做并希望他们做好。他们离开后,尽管会留给我6个空缺,而且很可能我一时找不到适合的人选来接替,但是,空缺的岗位反倒让我提供给更多人晋升通道和上升空间。我可以让两个人来接替一个人,让12个人来接替这6个人,他们分工协作完成任务是没有问题的,而总体成本也不会上涨多少,同时,被提拔的人会获得很大激励,也给其他人希望。”

  这就是组织的工作方法和逻辑,也深刻影响到“组织是为目标而存在”。从这个层面来讲,组织的内容排序,人并不是第一位的,组织的目标才是。

  这便要求——组织目标一定要有效。只有组织自己制定出有效的目标,才能吸引到认同者和跟随者。而要保证目标制定得有效,离不开对自身的产品、市场、服务的正确理解,以及组织资源整合的能力。

  陈春花教授以著名的企业案例主角海底捞为例讲道:“在进入北京市场之初,海底捞仔细分析这个市场的特点后发现,北京特别缺‘服务精神’,因为这里的人普遍‘热衷大事而不爱理小事儿’,端茶倒水这样服务他人的活儿,被视为缺乏成就感的小事儿而难入法眼。于是,海底捞明确自己的经营目标是要做到服务取胜,并且,为此不在北京城招聘服务员,因为要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并不容易。与此同时,海底捞不担心让客人在自己的门口排队,因为他们同时提供美甲、游戏等候期服务,排队变成了更多享受全套服务的环节,获得更多附加值。”

   你真的懂什么是“管理”吗?

  对“管理”的通常理解是,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方式,配置好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相比较而言,陈春花教授的“管理”定义更加简要:管理是通过员工及其他机构内的资源,达到共同目标的工作过程。

  简单分解:管理者身为决策者,就要让员工明确什么最重要,让员工及机构的活动更有效;管理有规律可循,是一个过程,没有对错,只有好坏、高低之分,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管理只对绩效负责,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管理作为一种分配,就应该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管理相比组织,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存在的常识性误区,一点也不比“组织”这部精密仪器少,因为组织若是一部精密仪器的话,那么管理无疑是仪器高效运转离不开的实现过程。尤其是在中国企业组织里,管理的常识性误区也颇有中国特色。

  比如,中国企业的领导者常常赞赏有“悟性”的员工,换句话说,能够深刻领会领导者意图、准确揣测到领导者心思的员工,中国职场上往往受青睐,并被视为高智商和高情商的结合体。又比如,组织或者人力资源管理总是关心那些提意见、不安分的员工,考核指标偏重于效果(比如出勤打卡、活动积极性)、态度,而不是效率、能力。再比如,管理和经营的目标错位,在经营追求薄利多销时,管理强调流程改造而不是规模和控制成本,在经营确立服务制胜时,管理在抓规模和控制成本而不是最简化流程,在经营树品牌时,管理又跑去控制成本而不是强化品质。

  我们的管理者常常认为,下属在岗位上已经工作了那么多年,经验积累也该让他自己明白怎么办了。或者,有的管理者以为:“下属跟随自己多年,我的脾气、想法他难道还不明白吗?”再么,有的下属在没有接收到明确的指令时,会觉得这是领导者对自己的信任或者考验吧?若是再问,不是辜负了领导者的期望,就是显得自己太笨,所以实在难以启齿。

  可是事实上,这都是让管理效果难以到位的想法,也是严重损伤管理效率的观念和行为。身在管理者的位置上,就要明确一条:管理者身为决策者,就在于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陈春花教授举例道:“咨询行业流行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咨询顾问到一家公司去,老板非常高兴地说:‘你来得正好,帮助我培训员工,因为他们笨得像猪一样,我说什么他们也听不懂’。接下来这个顾问去培训员工,但是员工却对顾问讲:‘你快去培训我们老板吧,他讲的全是鸟语,我们根本听不懂’。”

  这里讲得几乎是许多企业的真实状况:老板和员工根本无法对话。管理者有时喜欢把事情变得复杂不易理解,以显示自己卓尔不群且富有深度,但是管理者是要做决定并让所有人执行这个决定。如果对下属做什么不做分析和明确安排,结果只能是每个人凭借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理解、对企业的热情、对职责的认知来完成任务,结果很难统一和符合标准。

  一个员工即将离职,人力资源管理者赶紧追问为什么离开,是因为薪水还是因为职位?但这往往是无用之功。对于确定要走的人而言,讲真话不可能有什么好处,有可能说出来人家根本就不采信,有可能被采信但想到自己都走了也享受不到福利,所以,几乎所有能讲出来的离职理由,都并非离职的真正原因。这堪称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规律总结。

  不过,这并不是意味着没有必要做离职面谈或者离职调查,也不意味着为了减少人员流失,对于那些时常提意见、要求升职加薪的人投入更多关注,相反,这是要提醒管理者注意兼听则明,并且,不时自省一下:是否又忽略了闷声干活、默默工作的员工?

  与之相应,管理还有一个规律:管理是一个过程,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以结果评价。管理没有对错只有好坏、高低之分,重点也在于以组织目标吸引到一群人,并且让这群人愿意在一起将事情做出一个结果。

  好的管理一定只对绩效负责,并且保证一线员工有资源可用。如果在苦劳和功劳、态度和能力、品德和才能三对要素中,让管理的天平做倾斜选择,那么好的管理过程,应该始终倾向后者。重视对组织有功劳、有能力的人,是因为功劳和能力对组织绩效更有效。

  举例来讲,有的企业员工在组织里呆了30年,最后自我评价说“尽管没有什么贡献,但是我把一生都献给了它”;也有的员工每天准时上下班,严格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同事合作时,又常常承担后勤服务工作,总之,要论态度绝对良好,但就是工作能力平平,无法担当重任。你身为管理者,显然难以认同这样的管理效果。

  有人会质疑说,在能力和品德之间,怎么能优先看重能力呢?就如同这个比喻:一个有能力有品德的人是上等品,一个没能力没品德的人是废品,一个有能力没品德的人是危险品,一个没能力有品德的人充其量也就是个残次品。现实的情况,是往往难以得到上等品,不愿意接纳废品,而在危险品和残次品之间,好的管理应该选择危险品吗?

  陈春花教授讲道:“品德和才能的天平,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应该倾向前者:其一是招聘过程中,要看重候选人的品质;其二是晋升提拔时,根据彼得原理,组织中的个体总是被提拔到不能胜任的位置上,所以共同的前提便是基于品德的考察。”

   结语

  好的管理,还体现在始终为经营任务服务,不会出现如前所述的管理和经营目标错位。除此之外,便是能将权力、利益、责任分配清晰,这会影响到企业健康而持续的经营。管理的最理想情形,则是组织和员工个体目标合二为一,而这离不开管理补上组织之不足,即对人性的关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泰硕安诚
2024-09-05 广告
安全评价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针对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及生产经营过程职业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辨识,全面系统的评价造成职业危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特点主要有:系统性、科学性、政策强制性、预测性等......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泰硕安诚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