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的人口出现负增长,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据相关统计表明,北京,天津等一线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曾经令人向往的大城市居然会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情况,真的是令人匪夷所思,不少人们表示如今的大城市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且作为一名普通的职员,虽然说一个月的工资看起来很多,但是除去各项花费之后,自己落入手中的钱却很少,而且每日还要早早的辛苦去坐地铁上班或者是加班的熬夜工作,这样子的高强度工作使得许多年轻人都深感疲惫,而且许多年轻人在这种高压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很容易会导致猝死的情况发生,这也是许多人离开这些大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国出生人口在近年来也有所下降也是导致北京天津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的原因之一,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在生育子女的这一方面选择只养育一胎或者是养育二胎,虽然说现在已经放开了三胎政策,但是对于人们的经济压力来说的确很大,尤其是对于子女教育一方面来说,如果生育子女数量过多的话,很有可能会在子女今后的教育上面临巨大的压力,虽然说我国双减政策有效的减轻了教育压力,但是在子女培养上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所以人们选择的少生,来解决这种压力。
大多数从北京迁走的,人们可能会去二线或者是三线城市,虽然这些小城市收入并不高,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可以生活的很好,尤其是在二线或者是三线城市生活的人们工作压力也并不是很大,不像在一线城市中那么紧张,而且许多在北京生活的人群大多数都是外地人口,受到疫情的影响,有不少人也是纷纷回往家乡,这样子也是为的能够更好的生活下去。
对北京与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而言,也是一种趋势。首先,这不能说明一线城市吸引力下降,而是城市人口规模的有意识控制。北京与上海都出现了常住人口负增长的现象,这是北京与上海开始控制人口规模的结果。此前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特大城市要适当疏散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这种考虑是为加快发展中小城市铺路,通过发展中小城市优化城镇化规模结构。在基于这个大趋势,北京与上海这一北一南中国的特大城市,均制订了人口控制目标。其中,北京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上海规划,至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并作为长期调控目标。
这说明,北京以2300万人口作为控制目标,上海以2500万人口作为控制目标,这两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不再野蛮增长,而是有政策之手介入调控。其次,疏解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累积的问题,也有利于周边二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刚刚公布的《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报告》披露,北京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城六区常住人口要实现到2020年比2014年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的目标,“十三五”后半期任务比较艰巨。可以知悉,北京破解“大城市病”是一个综合工程,人口与资源,与环境都需要匹配。
比如环境治理,比如交通治理,等等。北京还将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来保持蓝天碧水;北京也将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来解决交通拥堵。一个城市不能无限地将人口装入,而不考虑它的资源配置与环境优化。此外,适当疏散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也使得周边大城市周边地区迎来发展机遇,使得一些中小城市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城镇化布局,应当是做优大城市,同时发展中小城市。在一线城市之外,形成更多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中心,这绝对是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整体向上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