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学

 我来答
舒适还明净的海鸥i
2022-06-04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万
展开全部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最基本的理论,是解决美学问题的前提基础。然而这个基础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自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许多哲学家和美学家都试图从各自的哲学观点出发来解决这一问题,由此产生了无数学派,众说纷云……

直到17、18世纪认识论阶段,出现了两大学派: 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认为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源自于纯粹的思考,这些知识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概念,如时间、空间、逻辑推理等,其它复杂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这些基本的概念分析推导而得出。而经验主义认为人出生后是一张白纸,所有的知识都源自于感受和经验。

但是理性主义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这些知识都是先天而来的,那么这个先天的知识从哪来?上帝?到最后理性主义会走向虚无、唯心主义。

经验主义的领军人物休谟,也对经验主义的归纳法提出质疑:人们通过经验得知乌鸦是黑的,但是你见过所有的乌鸦吗?这个世界存不存在一只人类没有发现的白色乌鸦?单靠经验主义好像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人的认识有限,无法穷举世界所有的事物。那么经验主义得出的经验也无法被证实,经验主义貌似也不可靠。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都陷入了死胡同,好像无论如何我们都认知不到事物的本质。

什么是知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比较认可的观点是:知识就是判断,对概念的连接。比如"花"是概念,"红色"是概念,"花是红的"是判断,即知识。

纯粹理性批判的大意是:自然本身是什么样子的我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在认知事物的时候并非一张白纸,我们有着特定的认知形式,通过这个特定的认知形式,当然会得出共同普遍的答案。

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论证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即知识如何可能)。他将之前的认识论分为两种:

与之对比,先天综合判断可以这样理解:

传统的认识论讨论的是:自然是有规律的, 主体/科学研究 就是为了认识规律(客体)。但康德不这样看,他认为:主体不能认识到客体,并 不是主体认识自然规律,而是自然规律符合了我们的先天认知形式 ,自然的本质我无法得知,我只能知道我能知道的。

其中的先天认知形式包括 时间 空间 ,人无法在离开时间和空间之后,想象任何事物。自然规律,或者说是事物的本质,他称之为 物自体 ,并且人只能认知到物自体的表象,而不能认知物自体。
当人想认识到物自体时会出现 康德的四个二律背反 (论证的内容有点多,这里就不放了,如果有兴趣可以了解下)。

并且康德将人的认知分为三个阶段:

康德认为人的道德源自于人自己,但是这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下——人是自由的。自由并不是说想干嘛就干嘛,而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理性,拥有自我意志,能进行自我选择,而不是欲望的奴隶。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理论: 人为自己立法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必然(即现实)与自由会有矛盾

人为自己立法,并非是由于外在要求,而是自己对自己的准则,是 无条件 的,并且 可普遍化 ,即别人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比如借钱不还,假定它是合理并且可以普遍化的,当我们所有人都奉行借钱不还的原则,那么也就不会有人借钱,借钱这件事就不在存在,借钱不还这件事也不会存在,所以借钱不还是不能普遍化的,是不道德的。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及必然与自由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处于社会环境,很多情况下会是必然的,并且会把人当成手段。康德认为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人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一个是处于现象界的人,一个是处于本体的人。处于现象界的认识是手段,也是必然;处于本体的人是目的,也是自由的。

康德讨论认知论和伦理学都是从人出发,他不相信外在世界有一个什么东西,但是在探讨道德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可普遍化。接下来就会遇到一个质疑,凭什么认为人有可普遍化的能力,当一个原则制定出来了之后,凭什么认为别人也应该有同样的东西,这个普遍化从哪里来?康德解释为信仰,信仰让准则可普遍化。

康德认为,在认识论和伦理学之间有一条鸿沟,他要将这连个东西连起来:人有一种感觉,它还 没有形成概念 ,但是又 具有普遍性 ,这种感觉就是判断力,即审美力。

比如从远看看见一个貌似很好看的东西,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美,走进之后,发现这就是个形状怪异的石头,外表粗糙,毫无美感。

康德认为审美力有四个关键点:

当概念将形成而又未形成,简言之就是抽象,抽象才会产生美。历史上能留下来的绘画作品大部分都比较抽象;能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大部分比较客观。

如图是广州足球场的设计图,一个具象,一个更为抽象。

维特根斯坦的出现,给美学本体论画上了一个句号。他提出了一个观点,美是具有家族相似性的。

美具有家族相似性,很难划分一个清楚的界限,但有一个共同的相似性。比如吃了一顿好吃的饭可以说美、看到一幅画可以说美、一个人做了件好事可以说美……这些都称之为美,但他们遵循的规则不一样,所以现代哲学普遍看法是美不存在一个确定的本质。

所以说关于美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当谈及美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就预设了一个固定不变的普遍的纯粹的本质,然后又问这个东西是什么,但事实上美的本质不存在。

自康德之后,就不在探讨美的本质是什么。自此美学细分为很多分支,这些分支只对特定领域的审美进行判断。最具代表的有两大分支——内心和社会学。

心理学派主要探讨自身的感觉、感官、经验,就是当自己觉得美的时候,社体本能以及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荣格提出,所有他恋也属于自恋,是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者看到了你希望成为的样子

举个例子:我们为什么会疯狂迷恋一个事物或者人。比如一个粉丝疯狂地去迷恋一个明星,是因为这个粉丝在最开始的时候喜欢这个名星,可能是因为他在这个明星身上看见了某些优点,但渐渐这些优点,变成了他想成为的那个超我,于是这个明星越成功,就意味着自己当初对于自我的选择就越正确。所以怎么办呢,所以我要努力让你成功,让你出道,你一定要出道,你不出道我怎么办。

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作是阿尔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在今天几乎所有设计/美学相关的都有他的影子。在今天,格式塔心理仍然没有过时。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男孩喜欢一个女孩,是因为这个女孩恰恰符合他的理想型女孩。(人之间的喜欢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不是纯粹美学)

社会学派主要探讨:当我在判断美的时候,我这种审美到底受什么影响,是不是我天生就有这种审美观,我的审美观跟我的后天人生经历、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一切意识形态有没有关联,意识形态是如何构建了我的什么观。

主要代表是马克思:社会是如何影响个体,个体跟社会之间有什么联系。

……

美学课还没更新到这,先说下自己的观点。大体来讲就是,人的审美受基因、社会及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多方面外在条件影响。

基因为了自身的延续,会将很多利于自身延续的事物强加给审美。因基因而产生的审美是具有功利性的,不是纯粹的美。

这张图是bilibili上某交友网站的广告封面,个人感觉这张图片给人的感觉很美。理性而言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有几点: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朝代更替,往往会伴随着服饰的变化,这些服饰在当下的朝代是美的。

一个简单而又常见的例子是,父辈的审美和我们的审美为何差距这么大(90后),一下内容引用于网络:

再比如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认为没得服饰,也跟生活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美学原理课程全集 共28讲 2021年春_哔哩哔哩_bilibili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