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从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
本周课题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我们应该如何智慧面对,而不是害怕与逃避。列举了阿尔法狗下期的运算能力,高手下期一步考虑二三十步,而计算机是一步运算几千步,而机器能否模拟人类享受这种快乐了?不置可否,当它都没有对手的时候除了宣布不与人类下期之外,它是否有失落了?它是否会长叹一声,没有对手的日子好落寞啊!哈哈,应该是没有这种感受的!
二.如何认识自己
两个层面。一方面,每个人要知道自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比如尼采说:你要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生命,不要作为大众的符号,跟随大家生活,而要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他强调的是这一点,和古希腊哲学的内涵不同。
另一方面,如果真正挖掘自己,会发现还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样就能站在宇宙的立场看人生,让人生具有终极意义。很多哲学家认为,人有一个自我,那是小我;此外还有大我,如柏拉图说的理念世界,基督教说的上帝。尼采不相信上帝,但认为人生应该有更高的意义。这个大我会派驻代表在小我中,人要去发现这个代表。用孟子的话说,是尽心、知性、知天。他说的心就是精神世界,其中有个东西叫性,是和宇宙相通的觉悟,也是大我派驻自己身上的代表。你要找到它,听它的教导,就和宇宙大我打通了,觉悟了。这个观点,我想哲学和宗教有共通之处。
这裏面讲到了一个大我和小我,而佛教提出的是无我。
济群法师:刚才周老师讲到大我和小我,我联想到《奥义书》,这是印度宗教和哲学的源头。其中说到宇宙是大我,个体生命是小我。人因为迷失自我而轮回,所以生命的价值就是由小我回归大我。这种宇宙和自身的融合,使生命达到圆满,即梵我一如。但佛法反对这种观点,提出无我的思想,这也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根本。
佛法还告诉我们,把这种暂时的关系当作永恒,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如果执著身体为我,就会害怕死亡;执著相貌为我,就会担心衰老;执著想法为我,就会和世界产生冲突;执著情绪为我,就容易陷入情绪,为其所控,成为情绪的奴隶。
佛法所说的无我,并不是说这个生命现象不存在,而是要纠正自我附加的错误设定。《楞严经》有七处征心,让我们寻找:心到底在哪里?在内还是在外?有没有形相?在审视过程中会发现:我们所以为的“我”,从外在的色身到内在的想法、情绪,所有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假相,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当我们彻底摆脱对自我的错误设定,才会看到心的本来面目:像虚空一样,无形无相,无念无住,无边无际。它一无所有,又含藏一切,能生万物。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就是让我们找到这个本自具足的觉性,由此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而不是被种种假象所转。
这裏需要特别声明的就是佛法并不是否定生命现象不存在,而是要纠正自我附加的错误设定。透过现象去看到生命的本质与明白此生存在的意义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守护正念,做一个真正的好人。
三.生命的价值在哪裏?
关於生命的价值,我觉得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我知道生命是缘起的,无自性的的,没有实质内容。尽管如此,个体生命的价值在哪里?西方哲学非常强调这一点,认为每个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世上只有一个你,你只有一次人生,不可重复,所以要珍惜人生,把它的价值实现出来。当然,我们要对自我有个正确认定,身份、外貌、财产这些都不是我,只是对自我低层次的误解。把这些破除之后,我们承认不承认缘起的自我和生命?它的价值在哪里?要不要去实现它独特的价值?
更高的层面是,我们不能停留于实现自我价值。我觉得,宗教和哲学虽有不同表达,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就是人不能局限于缘起的自我,要有更广阔的世界。不管把它叫作真如也好,空性也好,天国也好,大梵也好,理性世界也好……不论有多少称呼,一定是超越个体的更高的世界,你最终是属于那个世界的。人要和更高的世界沟通,要回归那里。这两个层面,我觉得都是需要的。那么,缘起的自我有没有价值?它的价值在哪里?我想知道这一点。
济群法师:从西方哲学的视角,认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格外珍贵。而佛教认为,生命不仅有现在,还有无穷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今生只是生命长河的一个片段。所以人生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也不只是关注这一生,更要关注生命的轮回。
只有我们相信生命的轮回,我们才更会敬畏生命,并且在行为处事中时刻有一个无形的警察指导我们在有限的此生为未来世积累更多的善缘与福报。人都是有贪心的也是会有惰性的,比如这段时间我回老家,无法老实真诚的修学,就发现自己的脾气又出来了,内心著急,就会想著赶紧回广州与师兄们一起好好共修,真的不愿意浪费生命,让此生的生命意义真实存在与得到更大的发扬。
四.佛教否定现实幸福吗?
五.哲学如何静心?
六.人性和佛性
七.利人和利己
八.从同情心到慈悲心
九.认识人心和人性的意义
佛法给了我们一条出路,认为心的本质就是世界的本质。因为心是无限的,哪怕世界有无限的外延,但在本质上,都是心的显现。当我们有能力看清自己的心,就有能力了解无限的世界。
为什么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这样的智慧?因为他证悟了心的本质,证悟了诸法实相。面对世界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高度发达,很多人感到茫然: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方向在哪里。如果我们继续向外寻求,是永远找不到出路的。只有转而向内,立足于对心的认识,重新造就人格,建立目标,才能不断提升生命品质,而这正是人工智能完全无法替代的优势。
人类何去何从?我们有什么样的认识,就能认识什么样的世界,选择什么样的未来。佛法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心学,对认识心性和解决心理问题有着透彻的智慧。通过对智慧文化的学习,可以开发潜能,从认识生命真相,到认识世界真相。当我们看清这一切,就没有何去何从的困惑了。
感谢修习本章法艺,也感谢本周师兄晨间诵读法艺,让我不至於丢下法本脱离了学习,本周内回家一定将未读的7课认真老实的去学习,感恩佛法。
本周课题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我们应该如何智慧面对,而不是害怕与逃避。列举了阿尔法狗下期的运算能力,高手下期一步考虑二三十步,而计算机是一步运算几千步,而机器能否模拟人类享受这种快乐了?不置可否,当它都没有对手的时候除了宣布不与人类下期之外,它是否有失落了?它是否会长叹一声,没有对手的日子好落寞啊!哈哈,应该是没有这种感受的!
二.如何认识自己
两个层面。一方面,每个人要知道自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比如尼采说:你要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生命,不要作为大众的符号,跟随大家生活,而要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他强调的是这一点,和古希腊哲学的内涵不同。
另一方面,如果真正挖掘自己,会发现还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样就能站在宇宙的立场看人生,让人生具有终极意义。很多哲学家认为,人有一个自我,那是小我;此外还有大我,如柏拉图说的理念世界,基督教说的上帝。尼采不相信上帝,但认为人生应该有更高的意义。这个大我会派驻代表在小我中,人要去发现这个代表。用孟子的话说,是尽心、知性、知天。他说的心就是精神世界,其中有个东西叫性,是和宇宙相通的觉悟,也是大我派驻自己身上的代表。你要找到它,听它的教导,就和宇宙大我打通了,觉悟了。这个观点,我想哲学和宗教有共通之处。
这裏面讲到了一个大我和小我,而佛教提出的是无我。
济群法师:刚才周老师讲到大我和小我,我联想到《奥义书》,这是印度宗教和哲学的源头。其中说到宇宙是大我,个体生命是小我。人因为迷失自我而轮回,所以生命的价值就是由小我回归大我。这种宇宙和自身的融合,使生命达到圆满,即梵我一如。但佛法反对这种观点,提出无我的思想,这也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根本。
佛法还告诉我们,把这种暂时的关系当作永恒,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如果执著身体为我,就会害怕死亡;执著相貌为我,就会担心衰老;执著想法为我,就会和世界产生冲突;执著情绪为我,就容易陷入情绪,为其所控,成为情绪的奴隶。
佛法所说的无我,并不是说这个生命现象不存在,而是要纠正自我附加的错误设定。《楞严经》有七处征心,让我们寻找:心到底在哪里?在内还是在外?有没有形相?在审视过程中会发现:我们所以为的“我”,从外在的色身到内在的想法、情绪,所有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假相,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当我们彻底摆脱对自我的错误设定,才会看到心的本来面目:像虚空一样,无形无相,无念无住,无边无际。它一无所有,又含藏一切,能生万物。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就是让我们找到这个本自具足的觉性,由此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而不是被种种假象所转。
这裏需要特别声明的就是佛法并不是否定生命现象不存在,而是要纠正自我附加的错误设定。透过现象去看到生命的本质与明白此生存在的意义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守护正念,做一个真正的好人。
三.生命的价值在哪裏?
关於生命的价值,我觉得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我知道生命是缘起的,无自性的的,没有实质内容。尽管如此,个体生命的价值在哪里?西方哲学非常强调这一点,认为每个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世上只有一个你,你只有一次人生,不可重复,所以要珍惜人生,把它的价值实现出来。当然,我们要对自我有个正确认定,身份、外貌、财产这些都不是我,只是对自我低层次的误解。把这些破除之后,我们承认不承认缘起的自我和生命?它的价值在哪里?要不要去实现它独特的价值?
更高的层面是,我们不能停留于实现自我价值。我觉得,宗教和哲学虽有不同表达,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就是人不能局限于缘起的自我,要有更广阔的世界。不管把它叫作真如也好,空性也好,天国也好,大梵也好,理性世界也好……不论有多少称呼,一定是超越个体的更高的世界,你最终是属于那个世界的。人要和更高的世界沟通,要回归那里。这两个层面,我觉得都是需要的。那么,缘起的自我有没有价值?它的价值在哪里?我想知道这一点。
济群法师:从西方哲学的视角,认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格外珍贵。而佛教认为,生命不仅有现在,还有无穷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今生只是生命长河的一个片段。所以人生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也不只是关注这一生,更要关注生命的轮回。
只有我们相信生命的轮回,我们才更会敬畏生命,并且在行为处事中时刻有一个无形的警察指导我们在有限的此生为未来世积累更多的善缘与福报。人都是有贪心的也是会有惰性的,比如这段时间我回老家,无法老实真诚的修学,就发现自己的脾气又出来了,内心著急,就会想著赶紧回广州与师兄们一起好好共修,真的不愿意浪费生命,让此生的生命意义真实存在与得到更大的发扬。
四.佛教否定现实幸福吗?
五.哲学如何静心?
六.人性和佛性
七.利人和利己
八.从同情心到慈悲心
九.认识人心和人性的意义
佛法给了我们一条出路,认为心的本质就是世界的本质。因为心是无限的,哪怕世界有无限的外延,但在本质上,都是心的显现。当我们有能力看清自己的心,就有能力了解无限的世界。
为什么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这样的智慧?因为他证悟了心的本质,证悟了诸法实相。面对世界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高度发达,很多人感到茫然: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方向在哪里。如果我们继续向外寻求,是永远找不到出路的。只有转而向内,立足于对心的认识,重新造就人格,建立目标,才能不断提升生命品质,而这正是人工智能完全无法替代的优势。
人类何去何从?我们有什么样的认识,就能认识什么样的世界,选择什么样的未来。佛法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心学,对认识心性和解决心理问题有着透彻的智慧。通过对智慧文化的学习,可以开发潜能,从认识生命真相,到认识世界真相。当我们看清这一切,就没有何去何从的困惑了。
感谢修习本章法艺,也感谢本周师兄晨间诵读法艺,让我不至於丢下法本脱离了学习,本周内回家一定将未读的7课认真老实的去学习,感恩佛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久谦平台
2024-12-03 广告
2024-12-03 广告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已经从科幻走入了普通家庭,成为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消费者对智能机器人的接受度逐渐提高,主要受到其能够提供便利、节省时间和改善生活方式的驱动。在家庭使用场景中,智能机器人不仅承担了清洁、安全监控等基础功能,更...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久谦平台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