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终点大秦是当时的什么?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丝绸之路的终点大秦是当时的古罗马。
丝绸之路终点大秦指的是当时的罗马帝国以及近东地区的一个称呼。 公元前两世纪丝绸之路的开通,加速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而罗马正好是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当时的中国就把它命名为大秦。
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帝国,建国时间为公元前27年,灭亡时间为公元1453年,公元395年后是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到公元476年是东罗马帝国。
丝绸之路的线路
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
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
展开全部
1.古丝绸之路的终点大秦是罗马帝国。
2.丝绸之路有2条。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西汉的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在明朝时期成为综合贸易之路。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是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元、明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3.传统的丝绸之路,一般是指陆上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
4.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随着公元前2世纪末张骞出使西域,东西方文明交流逐渐加速,丝绸之路由此正式贯通。而罗马正位于丝绸之路的终点,《魏略》把它命名为“大秦”,《后汉书·西域传》也以对此有所记载。班超于公元97年(汉和帝永元九年)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之后大秦(罗马帝国)有的5次来华历史记载,其中4次到达了洛阳,一次到达了鄂州 。公元284年大秦商团到达中国是罗马帝国试图与中国保持贸易往来的最后一次努力,此后中国史籍中再不见罗马遣使的记载。
大秦这种称呼不是罗马帝国自称,而是汉帝国的称呼。一般看来有两种说法。第1种说法与波斯有关。在中国和罗马帝国的中间的波斯,曾建立过帕提亚帝国。这个帝国原本发源于伊朗高原东北部。在塞琉古帝国结束时迅速占领了从两河流域至青藏高原西部边境的地区,也称安息帝国,成为西南亚霸主。当时的中国人也是通过这个国家认识罗马帝国的,而罗马帝国位于安息帝国的西边,所以安息帝国人称罗马帝国为领土以西的地方,用波斯语则称为Dasnia。而Dasnia翻译为汉语是“大秦”。此后,中国在很长一时间段都称罗马帝国为大秦。第2种说法来自对罗马帝国的评价。汉朝人了解到当时的罗马帝国文化高度发达,国家非常发达。而“秦”这个字本身就有强大,富裕的意思,。在汉朝人的眼中,罗马帝国可以与东方的中国一样,非常强大,富裕,又在西部(秦国就在中国西部),所以就用”大秦“称呼。两种解释都很有道理。
5.丝绸之路时代的罗马帝国。在公元前一世纪末期,罗马帝国就成为囊括整个地中海世界、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帝国的开创者奥古斯都在位期间也尝试继续扩张,但是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抵抗而被迫放弃。后来,被后世称为五贤帝之一的图拉真重拾旧愿,他以涅瓦尔皇帝养子的身份上台,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公元106年,图拉真征服西亚、阿拉伯北部等地,罗马帝国几乎完全掌握了其对外贸易的要塞。其后,哈德良等统治者继续整顿内政,不断扩大罗马帝国的影响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商人和使臣到达更远的地方的可能性。同时,罗马帝国的皇帝们在边疆地区的驻防和军事建设也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社会面貌,进而推动了整个帝国社会经济的变化。根据斯特拉波在《地理志》的记载,那时的罗马帝国每年都有近百艘的罗马商船往返于非洲的埃及和亚洲的印度老普林尼更是在代表作《自然史》中直接抱怨对东方的贸易,尤其购买中国的丝绸耗费了太多黄金。由此可知,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为罗马了解外界,甚至遥远的东方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罗马帝国和汉朝的许多商人、探险家开始探寻国土之外更广阔的土地,“玉石之路”“草原之路”等纷纷出现,日本著名历史学者长泽和俊先生将称为“东西文化交流的动脉”。此时,分处亚欧大陆西东两端的古希腊罗马文明与汉朝文明也因此发生了各种改观,相互取长补短,有力促进彼此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他们通过丝绸、玻璃器等物品贸易,茶叶、葡萄等物种交换,罗马帝国、中国等国的钱币流转,为后来丝绸之路沿线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汉朝与西方文明的交流,尤其是罗马帝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好奇到探索,从民间行为到政府支持的过程。
6.汉朝与罗马帝国经济交流的途径
“从长安到地中海沿岸的陆路穿越4500英里的草原和山脉,从埃及到越南北部的最直接的海上航线甚至近6500海里”丝绸之路在中外联系和交流中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二世纪的罗马帝国和汉朝的联系和往来上,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丝绸之路是当时联系东西方两大帝国的唯一桥梁,或者说,若要认识罗马帝国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是无法跨越的中介。
作为丝绸之路西方的终点,罗马帝国也通过丝绸之路不断尝试与中国的联系。那时,罗马帝国与汉朝在陆上丝绸之路的探索不同,罗马更看重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触东方的意义。比如罗马帝国初期,罗马帝国运用管控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的便利,不断摸索向外扩张和贸易的方式,最终掌握了季风的规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转换,最终到达亚洲东部。在国外,被匈奴压迫的大月氏建立贵霜帝国后,不断吸收中国和罗马、印度的铸币风格,发明自己独特的货币,并延续上千年。同时,远在大洋另一边的埃及,也发现有中国的钱币。在罗马的水下考古中,也发现有大量的沉船残骸,这些残骸中,有罗马周边的物品,也有东方,甚至远东的物品。
2.丝绸之路有2条。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西汉的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在明朝时期成为综合贸易之路。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是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元、明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3.传统的丝绸之路,一般是指陆上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
4.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随着公元前2世纪末张骞出使西域,东西方文明交流逐渐加速,丝绸之路由此正式贯通。而罗马正位于丝绸之路的终点,《魏略》把它命名为“大秦”,《后汉书·西域传》也以对此有所记载。班超于公元97年(汉和帝永元九年)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之后大秦(罗马帝国)有的5次来华历史记载,其中4次到达了洛阳,一次到达了鄂州 。公元284年大秦商团到达中国是罗马帝国试图与中国保持贸易往来的最后一次努力,此后中国史籍中再不见罗马遣使的记载。
大秦这种称呼不是罗马帝国自称,而是汉帝国的称呼。一般看来有两种说法。第1种说法与波斯有关。在中国和罗马帝国的中间的波斯,曾建立过帕提亚帝国。这个帝国原本发源于伊朗高原东北部。在塞琉古帝国结束时迅速占领了从两河流域至青藏高原西部边境的地区,也称安息帝国,成为西南亚霸主。当时的中国人也是通过这个国家认识罗马帝国的,而罗马帝国位于安息帝国的西边,所以安息帝国人称罗马帝国为领土以西的地方,用波斯语则称为Dasnia。而Dasnia翻译为汉语是“大秦”。此后,中国在很长一时间段都称罗马帝国为大秦。第2种说法来自对罗马帝国的评价。汉朝人了解到当时的罗马帝国文化高度发达,国家非常发达。而“秦”这个字本身就有强大,富裕的意思,。在汉朝人的眼中,罗马帝国可以与东方的中国一样,非常强大,富裕,又在西部(秦国就在中国西部),所以就用”大秦“称呼。两种解释都很有道理。
5.丝绸之路时代的罗马帝国。在公元前一世纪末期,罗马帝国就成为囊括整个地中海世界、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帝国的开创者奥古斯都在位期间也尝试继续扩张,但是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抵抗而被迫放弃。后来,被后世称为五贤帝之一的图拉真重拾旧愿,他以涅瓦尔皇帝养子的身份上台,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公元106年,图拉真征服西亚、阿拉伯北部等地,罗马帝国几乎完全掌握了其对外贸易的要塞。其后,哈德良等统治者继续整顿内政,不断扩大罗马帝国的影响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商人和使臣到达更远的地方的可能性。同时,罗马帝国的皇帝们在边疆地区的驻防和军事建设也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社会面貌,进而推动了整个帝国社会经济的变化。根据斯特拉波在《地理志》的记载,那时的罗马帝国每年都有近百艘的罗马商船往返于非洲的埃及和亚洲的印度老普林尼更是在代表作《自然史》中直接抱怨对东方的贸易,尤其购买中国的丝绸耗费了太多黄金。由此可知,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为罗马了解外界,甚至遥远的东方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罗马帝国和汉朝的许多商人、探险家开始探寻国土之外更广阔的土地,“玉石之路”“草原之路”等纷纷出现,日本著名历史学者长泽和俊先生将称为“东西文化交流的动脉”。此时,分处亚欧大陆西东两端的古希腊罗马文明与汉朝文明也因此发生了各种改观,相互取长补短,有力促进彼此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他们通过丝绸、玻璃器等物品贸易,茶叶、葡萄等物种交换,罗马帝国、中国等国的钱币流转,为后来丝绸之路沿线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汉朝与西方文明的交流,尤其是罗马帝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好奇到探索,从民间行为到政府支持的过程。
6.汉朝与罗马帝国经济交流的途径
“从长安到地中海沿岸的陆路穿越4500英里的草原和山脉,从埃及到越南北部的最直接的海上航线甚至近6500海里”丝绸之路在中外联系和交流中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二世纪的罗马帝国和汉朝的联系和往来上,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丝绸之路是当时联系东西方两大帝国的唯一桥梁,或者说,若要认识罗马帝国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是无法跨越的中介。
作为丝绸之路西方的终点,罗马帝国也通过丝绸之路不断尝试与中国的联系。那时,罗马帝国与汉朝在陆上丝绸之路的探索不同,罗马更看重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触东方的意义。比如罗马帝国初期,罗马帝国运用管控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的便利,不断摸索向外扩张和贸易的方式,最终掌握了季风的规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转换,最终到达亚洲东部。在国外,被匈奴压迫的大月氏建立贵霜帝国后,不断吸收中国和罗马、印度的铸币风格,发明自己独特的货币,并延续上千年。同时,远在大洋另一边的埃及,也发现有中国的钱币。在罗马的水下考古中,也发现有大量的沉船残骸,这些残骸中,有罗马周边的物品,也有东方,甚至远东的物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