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心跳越慢身体越好?为什么说心跳频率和寿命有关?
健康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一般是60~100次/min。而有些运动员因为身体素质更好,每分钟心跳可能都不到60次。所以,很多人就会有“心跳越慢,身体就越好”的认知。
那么,心跳越慢,身体就越健康、越长寿这个说法真的靠谱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心率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在不运动、情绪平稳的安静状态下,健康成年人的心率数据一般为60~90次/分钟。超过100次为心动过速,小于60次为心动过缓,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的心率称为心律失常,可能潜藏重大健康问题。所以,其实并不是心跳越慢,身体就越健康。
另外,受到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的影响,心率也会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心跳要比青壮年偏缓,心率大致控制在55左右是正常的;如果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平常要注意监测心率,大致控制在60次左右为宜;而患有冠心病等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心率也要控制在60~70之间,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而职业运动员的低心率,一般与他们长期刻苦训练的经历密切相关。高频次、高强度的训练使得运动员的心肌粗壮有力,每次心脏跳动可以泵出比正常人更多的血液,所以运动员心跳较常人慢,每分钟大约 40~50 次心跳即可满足生理需求。
心率越慢越好吗
其实并不是,心率过低也会增加心脏病风险。我们熟知的是,如果安静状态下心率过快,高于100次/分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所以心脏跳得过快会增加死亡风险。
但同样的,如果你的心率过慢,长期低于50次/min,就可能因为心脏泵出的血液不足,导致身体缺血、缺氧而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此时建议你及时到医院检查一下,因为心率过低也会增加心脏病危险。
所以,真相是心率慢一点、稳定一点更容易长寿,最好把静息心率控制在75次以下,但是也不能低于一个限度,因为长期心率过慢就容易导致心脏“泵”血不足,严重者可能导致猝死。
此外,我们也不能只看心率一个指标,还要看肺功能、血管、骨骼等多个综合指标。
心动过缓的危害
正常人的心脏跳动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心动过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跳动每分钟低于60次。其实心动过缓本身并非特异性体征,但如果合并有胸痛、眩晕、晕厥及气短则提示为急症,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那么,长期心动过缓会有哪些危害呢?
1.影响心功能
长期、不加以治疗的心跳过慢,可能会引起心动过缓性心肌疾病。
首先,会表现为心脏结构扩大,随后慢慢出现心功能降低,出现乏力、气短、浮肿、活动耐力下降、夜间不能平卧等心功能受限症状。
心动过缓除了可能引起乏力、胸闷、气促等症状外,患者因为长期心脏泵血不足,还会引起心肌缺血,进而影响心功能。
2.影响生活质量
心动过缓者,平时多有头晕、胸闷、心悸、乏力、倦怠、精神差等症状。
进行体力活动时,因心率不能相应增快,活动后症状会加剧,重者会引起晕厥、抽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带来猝死风险
如果长期心动过缓,心脏泵血能力不够,身体就会出现缺血、缺氧症状,继而只能通过代偿供血,当心室运动超限,会导致心脏回血过慢,严重者会引发晕厥、猝死。
如何自查心率
最简单方法就是摸脉搏。安静状态下触摸桡动脉,计时15秒,将15秒内的脉搏数乘以4即可得到每分钟的脉搏数。
如果发现脉搏跳动不规律或心率低于60次/分,或高于100次/分,表明脉搏节律可能有不正常。
建议尽早到心血管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心内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如何强健心脏
1.合理进行日常锻炼
合理的日常锻炼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减缓身体机能的退化。
中老年人群,可坚持健走、慢跑等缓和的运动,尽量避免爆发力的剧烈运动,如短跑、各种强对抗的球类运动等等。
因为,中老年人普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斑块,过高强度的运动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波动、斑块破裂脱落等,从而出现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意外。
2.情绪平稳、饮食清淡、保证睡眠
同样的,剧烈的情绪波动也有类似风险。所以,日常应保持情绪平稳。
日常饮食应避免过度饱餐,食物可以清淡为主。
熬夜可使静息心率加快,所以晚上保证充分睡眠,也是保持心血管健康的基础。
3.警惕咖啡因、茶碱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以喝咖啡、浓茶来提神。
但咖啡因、茶碱都容易对心脏形成刺激,如果饮用后出现心慌、心悸等现象,最好减量饮用或暂停饮用。
4.戒烟、限酒
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6倍。而吸烟与高血压、高胆固醇有协同作用,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成倍增加。
而饮酒可使静息心率加快,所以戒烟、限酒会让我们心血管更健康。
5.保持适当的体重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可以通过运动和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健康提示: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来说,应该咨询专科医院将心率控制在目标值以内,这样有益于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