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卡带东北核电供暖项目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即将启动,这将会有什么意义呢?
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在供热技术方向的研究,在国内已有30多年历史,在全球也早有应用
先例。核能供暖是以核能为热源,通过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最后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最终用户
的城市集中供暖方式。用户与很机组之间采取多重隔离屏障,在换热过程中,只有热能传递,不存在介质得直接接触。同
时在换热首站热水出厂前增加在线监测和隔离装置,并在回路间采取压差设计,可确保供暖安全。
一、核能供热要想实现产业化推广,经济性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小型堆方面,业界专家表示,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初步投资估算和财务分析,一座40万千瓦热功率
的池式堆厂界内总投资为16.3亿元,建设周期约2到3年,投产后每年运行成本约11800万元,其中
燃料成本4000万元。
池式堆的设计运行寿命可达60年,按照折旧年限30年、供暖期150天。
满负荷运转前提下初步计
算,热源部分包括燃料、设备折旧和人工在内的不含利润的纯运营成本不超过25元/吉焦,单纯燃料
成本不超过10元/吉焦。相比之下,燃煤锅炉约30元/吉焦 ,燃气锅炉约110元/吉焦。若由相同
规模燃煤锅炉供热,年消耗煤炭约40万吨,以5500大卡动力煤500元/吨的价格为参考,供热期150
天/年计算,燃煤费用高达2亿元。
二、对于大堆供热的经济性,一位核电设计单位人士表示,大型堆长距离大温差供热短期难以实现盈
利,60千米以上供热成本超过40元/吉焦,按目前热价盈利较难。超远距离输送蒸汽,35公里以上
会距离存在到户温度不足问题,而且汽水接力供热需考虑汽、热负荷的季节性不同步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核能供热市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涉及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市场、技术和经济
的分析研究。深入细致做好核能供热市场及适配性分析研究,对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区域清洁供
暖及零碳供热有重要作用。
目前,全世界400余台在运核反应堆中有超过1/10的机组已实现热电联供,且已累计安全运行约
1000堆/年,核能供暖技术路线成熟,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应用。据了解,核能供暖具有十分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测算,秦山核电核能供暖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相
对于燃煤火电机组每年可减少标煤耗量约2.46万吨,相应地每年减排二氧化硫1817吨、氮氧化物
908吨、二氧化碳5.9万吨,环保效果显著。
三、对于老百姓来说,生活环境雾霾会减轻了。供暖费也会减少的吧,会比烧煤更暖和吧。对于平头百姓来说,生活压力小,环境更好,幸福指数更好,人才越多,资金流向越多,发展越
好,那就会有很大意义,
对于国家来说,应该有更大的战略意义,不仅仅是为了供暖的。我也没什么大局观,说不上来。至于该工程有什么重大意义么,从目前来讲,仅一个红沿河镇至少需要3-4个“世界第三”规模的
核电站来保障供暖。
整个东北地区、北方省份,建议每个镇都建几个类似规模的核电站,毕竟比传统煤电供暖效率更
高,而且无碳排放!
很多行外人在嘲讽,我真是看醉了,类似这种项目,其实是叫余热回收利用,原来这些热量是直接
排走,现在利用余热回收技术,用来供暖,一举两得的举措,而不是核电站的目的是为了给你供
暖。类似的还有很多,因为很多工业生产中都会产生大量余热,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利用这些余热的
成熟大项目,比如太原的太古集中供热项目,就是利用电厂的余热,解决了太原50%以上的集中供
热。
四、个人能解读出一些信息。
这个项目主要体现一个信心一个决心。想买房投资到这里可以散了,无致富信息。
东北并不算缺电,但是模式较为单一,以火电为主。
核电项目属于给东北电网上了个保险。
万一煤价上天,得保障东北老百姓冰箱里的雪糕哇。
这体现了决心。
大连属于大陆突出部,把核电修在这个位置,应该是面对海对面可能吹来的妖风邪气有把握,不会
因为自然因素出现意外。
毕竟隔海相望是日本,众所周知,没骨气这件事,是人传人的,且有畜传人趋势。看来大连地区的
防疫工作,令人放心。
这是主观客观上的信心。
现在我国的发电主力依然是火力发电,尤其是冬季水电发电量降低,核电能一定程度缓解对火电的
依赖,降低污染,局部意义重大,但目前核电还不足以挑大梁,全局意义有限我不喜欢核电,我总是担心他出问题,他可以一百年不出问题,但是出一次问题就是大问题辽宁地区是重工业地区,自身电用不完,卖给周边地区。
建核电站,预估辽宁地区有不可说的大的神秘工程,这个神秘工程及其耗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