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一、土地兼并严重,地主加紧对农民的盘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为支付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用,以弥补由于鸦片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开始加紧了对老百姓的横征暴敛,增加税收达到一至三倍,加上外国工业品的大量倾销,使中国的城乡手工业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开始破产,而部分地主阶级趁机开始兼并农民的土地,加重了对老百姓的盘剥。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广西境内山岭横亘,与外界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1840到1850年,广东、广西和全国许多地区,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广大农民家破人亡,苦不堪言,陷入绝境,反抗斗争此伏彼起,由于鸦片战争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从而进一步激化了国内阶级的矛盾,广大农民处在饥寒交迫之中,纷纷开始揭竿而起,鸦片战争之后的10年之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大大小小反清起义就有110多次。
三、客民开始大量的流入,造成了人地矛盾,并一度上演了土客之争。清朝时期,两广合称为粤,广东称粤东,广西称粤西。
四、战争的赔款:广西不仅是当时江南最贫瘠的省,也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该省每年额征地丁银仅69万两,在江南各省中位居最末,在全国18省中,位居第15名,与其他省份的差距也很大。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将大笔的军费和巨额赔款全部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
由于设立五口通商,外国的工业产品源源不断开始涌进中国,质高价廉的工业产品,排斥了中国传统的手工业,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失去生计。
五、洪秀全被基督教《劝世良言》中的平等观念吸引,把基督教的平等观和中国农民的天下太平思想结合起来,从农民阶级的最根本要求和利益出发,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三本书,从理论上要建立一个天下人人平等的社会。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