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不得已让孩子缺失父亲,该如何弥补这个缺失?

 我来答
爱情调味剂17
2022-08-11 · TA获得超过691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5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3.9万
展开全部

作者丨小朋

一条以【别让父亲缺席孩子的成长】为主题的活动信息,激起了小美的心痛。她一直都对心理学蛮感兴趣的,可是每每看到与“父爱缺席”有关的话题,焦虑、自责、愧疚之情就像龙卷风一样将她吞噬。

小美是一个“单亲”妈妈,女儿刚出生后没多久,她就从婚姻中逃离了出来,现在女儿已经上学了,经常会问她要父亲,她不知如何作答,更不知如何弥补孩子父爱的缺失。

她为我提供了素材,希望我写点什么。至于她到底希望我写点什么,其实我也不太清楚。

但从小美和我的聊天中,我感觉到一点;独自抚养孩子,是迫不得已。

刚开始我还不太理解她,觉得离婚了,还可以再找嘛。后来才发现,她并没有真的离婚,而是从婚姻中逃了出来的。

独自抚养孩子,是被逼无奈。因为孩子的父亲暴力,且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动不动就以死威胁,非要搞得鱼死网破。双方父母,也帮不上什么忙。

面对孩子的父亲,以及这段婚姻,她是无力的,更是恐惧的。求生的本能,促使她狠下心,带着女儿离开。

可是这个决定也让她背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对于孩子缺失父亲这一点,她常常感到愧疚。

但我想对小美说的是:不得已让孩子缺失父亲,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其所能的去保护孩子了。

在这里,我想讲讲愧疚。愧疚是在关系中最常出现的一种 情感 ,意思是一方感觉对不起另一方,愧疚是一种亏欠感。拿小美的事情来说就是,她觉得对不起女儿,她觉得自己要为女儿“缺失父亲”这件事负责。

愧疚也是道德感之下形成的 情感 ,它是具有一定的 社会 功能的,当一个人会对另一个人感到愧疚时,说明他在意另一个人的感受,同时也说明他是具有道德感的,这份愧疚或者道德感会让他规范自身行为,不去做出伤害他人的事。

但是,愧疚感严重的人,很容易被愧疚感绑架。被愧疚感绑架后,人的行为就会出现变形。

以小美的事情举例,当她对女儿愧疚,就会想办法补偿,但这份补偿已经不是自发的爱了,而是为了缓解心中愧疚,此时的行为,已经因为愧疚而变了味道。

同时,当她感到愧疚时,还会和女儿走得很近,她会把女儿看作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令人同情的孩子,甚至是一个受害者,从而给予过多的保护。

孩子小的时候,确实是需要保护的,但当孩子渐渐长大,他还需要自由。而愧疚,会让母亲无法做到放手。

另一个可怕的现象是,如果母亲对孩子有着太多的愧疚,长大之后,孩子也很容易在关系中发展愧疚的关系模式。他会对母亲愧疚,对孩子愧疚。此时的愧疚,就会像“传家宝”一样,被传承下去。

所以,我不希望像小美一样的女性,承担太多的愧疚之情。你们更需要理解自己,理解自己所作的选择。要知道给不了孩子一个父亲,能做好母亲,养育孩子长大,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接下来,我想聊聊“缺失”这个概念。缺失指的是缺少和失去。我发现,有很多人,会受着“缺失”所带来的影响,人们会因为缺这缺那,而感到心痛和无力。有些缺失可以弥补,可是另一些缺失却会像黑洞一样,把人吸进去。

一个女孩告诉我,她缺少母爱,于是她去指责母亲,为什么小时候不爱她。此时,她和母亲都深感受伤,因为她们谁都没办法回到过去把曾经的缺失补上。

缺失,成了一个无法被解决的问题。甚至会破坏女孩和母亲现在的关系。

我发现,当人们将目光聚焦于“问题”以及“缺失”的时候,会进到一个可怕的怪圈里面出不来,他会放大缺失的感觉。此时,他不仅缺失了某一样东西,连同他拥有的东西也将被视而不见。

举个例子:有的人听不见,有人看不见,有人无法走路。

假如他们将目光放在自己听不见、看不见、走不了路上面,那么他可能什么都做不了了。他有充分的理由去回避这个世界,自责或责怪那个让他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人。

可是,有些东西是没头没尾的,自责会让他变好吗?责怪他人会让他的耳朵听见,眼睛看见吗?我们都知道,不会的。

对于小美来说,给不了孩子一个父亲,你还可以给孩子很多,虽然你给的东西无法和“父亲”这个人相比较,但谁能肯定你给的一定就比“父亲”这个人更差呢?

父爱缺失,不是一个母亲能弥补的,放下这个功课吧!这是孩子父亲应该考虑的问题,你能做的,始终是一个母亲。

当一个母亲,想尽办法要去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的时候,便偏离了母亲的位置。对孩子来讲,这个损失就更大了,他不仅失去了父亲,还同时“失去”了母亲。

与其想尽办法去弥补,不如把自己的本职做好,做一个相对轻松、有爱、真实的母亲,孩子便可以从你这里获得营养, 健康 的长大。

孩子有父亲,却见不了父亲,他无法和父亲在现实层面连接,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个人渴望和他生命的源头产生连接,这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自然的 情感 。我们没办法切断这个本能。

无论孩子是否知道实情,他都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及父亲,他无法回避自己渴望父亲的愿望,除非他压抑自己,把渴望收藏起来。

作为母亲,这个时候可能是很无力的。这个无力,可能也是孩子的感觉。他知道他的父亲还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可是他看不见,也触摸不到。此时,似乎母亲是孩子与父亲的阻碍。小美就承担了这样一个角色。

对于小美来讲,要不要把实情告诉孩子呢?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确实不太容易抉择。

不过我想到的是即便小美回避和孩子谈父亲,孩子还可以问其他人,他还会有很多很多的猜测。并且,家庭之中一旦有什么秘密,秘密带来的杀伤力往往会更大。家长越回避,孩子就会越好奇。

孩子终有一天,会知道这一切的原因。

关于父亲这个神秘人物,终究是小美和孩子无法回避的话题。既然无法回避,何不敞开去谈呢?

只不过对于小美来说,你需要先面对自己的伤痛和恐惧,这需要做一些准备,等你更有力量,内在更稳定的时候,再去告诉孩子实情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