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唯一在地上的皇陵是什么?永陵是谁的陵墓?
永陵可以说是中国唯一一座地上皇陵,虽然它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但保存的却非常完整。在历史上,每一位皇帝在去世后都会给自己建立陵墓,但这些陵墓的选址非常隐秘,不是在深山里就是在地底下,而只有永陵反其道而行,建在地面上,可以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不止本地人,连盗墓贼也误以为它是司马相如的抚琴台而幸免于难。它有被盗过却没被规模破坏过。
永陵,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繁华的永陵路,总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它是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俗称“王建墓”,永陵中的王建石雕像是墓主人王建的石刻真容像,也是目前中国历代陵墓中仅见的帝王写真,石刻真容像为红砂石圆雕坐像,身着锦袍、腰束玉带、神态刻画睿智神勇,栩栩如生,与史书所载王建形象基本相似。
日军自1938年起对成都先后进行了16次大规模轰炸,在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当地为了修建防空洞,埋藏在地下千年的帝陵终于重见天日,四川大学冯汉骥教授听闻此消息立即赶往现场,根据出土文物确定该墓系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整个陵区由皇陵地宫、历史博物馆、园林区三部分组成,整个墓冢高约15米,内部分为前、中、后三室,墓室内遗存的大量不易腐朽的金银饰品和石雕,前后蜀时期,乐舞宴饮之风气盛行,这里发现的就有刻在棺床壶门之内的“二十四伎乐”。舞伎2人,乐伎22人,全为女性。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晚唐五代宫廷宴享乐的乐舞场面。“二十四伎乐”写实的造型也为研究唐五代妇女的服饰和发饰提供了珍贵且形象的实物资料。
历经一千多年来无数次的风霜雨雪,地震灾害,永陵地宫还得以保存,这归功于建筑石料质地坚硬,永陵的建筑风格因循唐制,王建墓室坐南朝北,其中轴与墓门外神道中轴均在同一直线上,方向定位精准。无论从选址到修建均体现了很高的科技含量,堪称唐五代大型砖石建筑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