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之

 我来答
慧圆教育
2022-10-23 · TA获得超过503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0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9万
展开全部

1. “之”的所有文言文翻译

①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

②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

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⑤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

⑥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⑦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⑧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

⑨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

⑾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

⑿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2. 文言文翻译中之的解释是什么

“之”字的用法:一、“之”作代词用

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例: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3. 文言文的“之”字的翻译

〈动〉

1. (会意。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grow]

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this;that]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he;her;it;they;them]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助〉

1. 的 [of]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形〉

1.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4. 文言文中之的翻译有哪些

释义还有列句

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5.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6.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7.动词,往,到:“吾欲~南海”。

代词 1.用作书面语,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例子:反其道而行~;言~成理。 2.用作书面语,人称代词,虚指。 例子:久而久~ 3.用作书面语,指示代词,这、那。 例子:~二虫 动词 用作书面语,往。 例子:君将何~?

5. 之的古文翻译有哪几种

之 -做动词时

1.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

2.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词性变化

之-做代词时

1.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如: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之-做助词时

1.表示的

2.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之-做形容词时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