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我画什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我画什么》原文
五个小学生坐在公园的草地上。三个男孩,两个女孩,沐浴着初冬温暖和煦的阳光。
他们在一起看一本十分有趣的连环画《神笔马良》。讲的是叫马良的孩子得到一支神笔,用它画什么,什么就变成真的了。画的公鸡会啼叫,画的犁头能耕地……多带劲啊!
“要是我也有一支神笔,就好了!”卷发的小曼说。
“不可能。”戴着近视眼镜的周明,俨然是个大人,他说,“那是童话!”
“假如嘛……”翘鼻子元元说。
“假如有一支神笔,画什么呢?”男孩似的张小丽眨巴着一对大眼睛。
“只准画一次。行不?”王斌非常认真地提议。
大家都沉思了一会儿,又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听我说,我要给我们足球队画一个大球场,像世界杯赛那样的。”元元抢着说道。
“我呀,”周明慢条斯理地说,“要画一个凉棚,给大街上的民警叔叔遮风挡雨。”
“我……”张小丽欲言又止。
“说呀,你。”大家着急地催促。
“我要画好多好多双眼睛,”张小丽深情地接着说,“送给爸爸、妈妈和他们的工友。”
同学们静下来,都在想:假如有一支神笔,又只能画一次,一定先让小丽画。因为,大家都知道,她的爸爸、妈妈在拐角的工厂做工。
那是一家盲人工厂。然产生。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我画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煦、环、犁、耕、俨、嘴、棚、厂、盲”。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慢条斯理”、“欲言又止”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品质。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体会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品质。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体会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大家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
2、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我画什么》。板书:3我画什么
读题。
3、文中的5位小朋友也想有马良那样的神笔,那他们想画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听清:小朋友们用神笔画什么?
2、预习要求:
(1)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2)通过各种方法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俨然、七嘴八舌、欲言又止
(3)读通课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填空:
五个小学生羡慕(),都希望自己(),用它()。
3、检查反馈
(1)检查字词学习。出示词语,指名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
三、学习课文
1、轻声读课文3——15节,思考:文中写到了哪五位小朋友?作者是怎样描写他们的?
读读,填填:
例:(卷发)的小曼
()的周明()的元元
————————————
()的张小丽()的王斌
————————————
2、交流朗读文中的句子并概括。
板书:卷发的小曼
戴眼睛的周明
翘鼻子的元元
男孩似的张小丽
认真提议的王斌
师:作者通过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神态特征来描写五位小主人公。
小试身手:你能根据不同的特征,来描写人物吗?试试看:
()的()()的()
————————————————————
3、文中的几个小学生分别想用神笔画什么?找到句子多读两遍,读正确。
4、同桌交流找到的句子。
5、全班交流,指导朗读句子。
(1)“慢条斯理”的语气怎么读?
(2)提问:“欲言又止”是什么意思?小丽为什么这样?读出语气。
(3)假如有一支神笔,又只能画一次,大家一定先让小丽是因为()。
6、四人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9——15节。
7、想象说话:如果你有神笔,你想画什么》
四、总结
这些小朋友的心灵是多么善良啊,他们都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想到了需要帮助的人。
五、复习巩固
1、根据注释填写适当的词语:
(1)“我呀,”周明动作缓慢,不慌不忙地说:“要画一个凉棚,给大街上的民警叔叔挡风遮雨。”()
(2)“我……”张小丽想要说又停住了。()
2、想一想,写一写
(1)假如有一支神笔,又只能画一次,大家一定先让小丽画,是因为()
———————————————————。
(2)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想画什么?写几句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我画什么》教学反思
课文《我画什么》是一篇小小说,以对话为主,内容浅显易懂,结尾意味深长。课后练习只有一个“语言直播厅”,因而,给教师的设计留有很大的空间。
在本课教学时,我始终注意以下几点:
一、减少教师的课堂提问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若能做到穿针引线、点拨指导,而将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那么,学生内在的激情和才情才有可能被真正调动出来。因此,教学时我以大块面为主,坚决摈弃琐碎的提问。不可否认,这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困惑和心中的“无底”。但是,这种尝试、这种磨练是我为之追求的。
二、增加课堂的朗读训练
语文课的书声朗朗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的阅读、理解、质疑、分析等能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朗读。本课以对话为主要形式,因而,朗读的训练就更为重要了。当然,根据不同的要求,读的形式也应有所变化。比如,学习生字可以让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读通课文来解决。这时的读可以是开火车读,可以是齐读,也可以是指名读。又如,让学生提出心中的疑惑,集体形式的朗读就不适宜,因为它必须是建立在各自朗读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各自的问题。这时的读可以是自由轻声朗读,也可以是自由默读。
三、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
语文的课堂教学是“情”的阵地,教师的激情、学生的捂情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那么生动,那么耐人寻味,本文尤其如此。在初读课文时,我就被它的意味深长所深深吸引。我要将这份情感与我的学生共同分享。因此,我始终将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情感看作是课堂教学的巅峰所在。教学时,学生在读本课时充满激情,读完课文后又意犹未尽,他们的“悟”也就会自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