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故事短篇阅读500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 #能力训练# 导语】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下面是 分享的民间小故事短篇阅读500字。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民间小故事短篇阅读500字
古时候,在祖国大陆东南面的半岛上,住着一对夫妇,他们生了一个壮实英俊的男孩。但这个小家伙一生下来,下巴上就长出一圈蓬蓬松松的胡须,因此取名叫蓬胡,人们都叫他彭胡。与此同时,隔壁邻居家生了一个俊俏的女孩,眉宇间有颗白沙状的白斑痣,取名白沙。两个孩子从小在一起玩耍,非常亲密。长大后,一起划船出海打鱼。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相爱了,没过两年就成了亲。后来,他们一连生了六个胖小子。六个胖小于长大后,就和他们一起下海打鱼,全家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
可是有一天,正当他们全家准备出海打鱼的时候,突然,天色骤变,乌云蔽日,狂风大作,海浪翻滚。接着,轰隆一声巨响,天空中响起一声炸雷,一下子把半岛劈成了两半,一半留在大陆,一半变成一座巨大的岛屿,慢慢地向海中飘去。他们全家人站在这座巨大的岛屿边上,急得不知所措。就在这时,玛祖婆从天上落了下来,对他们说:“这个半岛原和大陆地底下一根大石柱相连。由于年代久远,大石柱中间已有裂痕,现在被地底下一条巨龙用角撞断,半岛中间这才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涌进了海水,使这个半岛变成了海岛。现在,巨龙正趁机驮着这海岛向东海漂去。不过,巨岛底下的那半截大石柱,还拖在距离大陆不远的海底,只要用六十四根大钉把它牢牢钉在海底,这样岛就不会向大海深处漂移了。”彭胡和白沙焦急地说:“这么大的钉子,可上哪去找啊?”玛祖婆从衣兜里掏出64颗杨梅果,递给他们说:“不难,只要有64个人每人吞下一颗杨梅果,就能变成64根大铁钉。”
彭胡和白沙听罢玛祖婆的话,各自捡了一颗杨梅果,毫不犹豫地吞了下去。他们的6个儿子也各自吞下一颗杨梅果。人数不够,当地有个老渔翁和55个小伙子也主动跑来,他们也吞下了杨梅果。他们64个人果然变成了64根大钉子,把那半截大石柱牢牢钉在海底。巨岛不再往东漂移了。
过了不久,那片海面上钻出了64座大小不一的岛屿。人们说,这是彭胡、白沙和老翁他们变的。为了纪念他们舍身钉海固岛的壮举,人们用他们的名字命名这些岛屿:其中的叫彭胡岛;第二大的岛叫渔翁岛;第三大的岛叫白沙岛…后来,人们觉得彭胡岛这个名字没有海岛特色,所以就在彭胡两字旁边加了三点水,改成“澎湖”岛了。这64个岛也被称为“澎湖列岛”。
【篇二】民间小故事短篇阅读500字
在唐朝时候,有一年的中秋节夜里,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照得满世界晶亮晶亮。
半夜时分,灵隐寺里的烧火和尚德明,起身到厨房去烧粥,听见了一阵滴滴答答的声音,觉得很奇怪,望望窗户,月亮明光光的,哪里来的雨声呢?于是他就开门出去,仰头望望,见有无数珍珠般的小颗粒儿,从月亮里纷纷落下来,掉在寺边的山峰上。他看着看着,等那小颗粒儿落完了,就来到山峰去寻找。寻一粒,拾一粒。寻一粒,拾一粒……那小颗粒儿都有饱饱绽绽如黄豆那么大,色彩多样,真好看呢。他拾呀拾呀,从半夜拾到大天亮,拾了满满一兜。
第二天清早,德明和尚把夜里拾来的那些小颗粒儿拿去给智一老和尚看,问他这是什么东西。智一老和尚细细看了一会,说:“月宫里有一株大桂树,还有个莽汉子叫吴刚。他一年到头砍这株桂树,但总是砍不断。有时使劲过大了,就会把桂子震落下来。说不定这就是月宫中落下来的桂子呢!”
德明和尚听了很高兴,说:“师父,我们把它种起来,让大家见识见识月宫里的桂树,闻闻月宫里的桂花香。”
于是,他们便把那些色彩多样的小颗粒儿种在寺前寺后的山坡上,过了些天,居然发出了芽;到一个月,芽又长了一尺多高的小树苗,抽出了翠绿的叶子。
这月宫里的桂树,长得可真快呀,一月长一尺,一年高一丈,到第二年的中秋节,就长得又高又大,每株树上开满了小花朵儿,有橙黄的,有净白的,有绯红的,什么色彩都有。德明和尚就按照桂花的不同色彩,把它叫做金桂,银桂,丹桂……从这时候起,西湖四周就有各种各样的桂花了。
现在,灵隐寺旁边有一个山峰,叫月桂峰,传说就是当年月宫落下桂子的地方。
【篇三】民间小故事短篇阅读500字
一个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就像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我们回味无穷。这些美丽的民间传说,反映了当地民间生活习惯,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产生了许多遐想。今天,就让我带给一个牛鱼嘴的传说吧!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大帽山是一片大海,海里住着南海龙王儿子龙,岸边住着牛魔王的儿子牛和鲤鱼精的女儿鱼。鱼和牛从小青梅竹马,经常喜欢在一起玩。在不知不觉中,他们都已到青年时期,牛和龙同时爱上了如花似玉的鱼。而鱼只爱上为人忠诚,力大无比的牛。
一天,牛和鱼约会时被龙看见,龙顿时火冒三丈,立即要和牛决一死战。这场大战战了七七四十九天,战到翻江倒海,天昏地暗,仍未分出胜负,结果大海干枯变成了高山。也就是大帽山。
这件事终于被上帝知道了,于是上帝把龙顶在大帽山的山顶上;把鱼锁在了半山腰上;把牛牛赶下做凡间苦役,就在牛被赶下做凡间苦役的前一夜,牛和鱼在大帽山的山嘴上做最后的生死离别。
最后,人们为了纪念牛和鱼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把大帽山叫成“牛鱼嘴”。
【篇四】民间小故事短篇阅读500字
古时候,碧莲郑山地方,有一个名叫郑梅儿的人。他身体魁梧,体强力壮,为人忠直,性格豪放。又拜芦山洞主许真君为师父,练得一身好武艺,且兼神通广大,会降龙伏虎,喜为人民做好事。有一年,天气干旱,田里的禾苗被晒枯焦了,农夫心中如油煎一般。人们到处求龙赐雨,始终无效。
郑梅儿心想:龙不为民行雨,我要它行雨。他想了个办法:准备了很亮的菜油灯,夜里拿到高山顶头,点亮后,用斗罩住,时时一开一罩,使灯光忽明忽暗,真如闪电一般。龙见光闪,憋不住了,便探出头看,非同小可,真龙的电光闪了出来了。郑梅儿看得清清楚楚,原来龙竟变得象虫儿一样小,躲在平顶毛竹上面的竹节里。第二天,郑梅儿就到龙躲的竹顶上去捉,龙见郑梅儿来得凶猛,只好逃回到它的老家外宕周山的水口──红岩水的龙潭里。又过了一天,郑梅儿叫村里的人一起去捉龙,郑梅儿说自己有捉龙的本领,能把龙捉住,系上绳子,叫龙象水牛耕田一样,服服贴贴地给我们行云下雨。并吩咐村里的人准备锣鼓、火炮、刀枪,等我到龙潭里把龙捆好,听到我的神剑响三声,你们便把锣鼓齐鸣,火炮放响,龙就会让我牵出来了,驯服了,随时都可以为我们行云下雨。
不入龙潭,焉能牵龙?郑梅儿带领村上的人勇敢地赶到红岩水。他就冲龙潭中去。众人专在等待神剑声响。郑梅儿到了龙潭之中,捉住龙,骑在龙的背上,准备把龙系上绳索。但是,身子一转,神剑在龙潭边的石头上碰响了,众人听得声响,便锣鼓齐鸣、火炮齐放,声震天地,龙被吓慌了,就飞了出来。郑梅儿骑在龙背上,被带到西溪中游,此时龙把头颈伸了一伸,把口张一张。尔后,龙就冲进瓯江,重入东海龙宫。郑梅儿也一起被带到东海龙宫去了。
本来,瓯江的潮水涨到西溪的上吴桥头(即吴宅),因为这次龙从龙潭中被郑梅儿骑出来,紧接着,大雨滂沱,山洪暴发,特大洪水,山沙随水俱下,把西溪中段,潮涨到的溪床填高了,变成了一片沙滩和平原。所以,现在的潮水只涨到西溪下的韩埠一带,涨不到上吴了。
【篇五】民间小故事短篇阅读500字
某年,杭州城疫症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贫病交迫,十分凄惨。
一天,城内的湖边,泊了一只大船,船头坐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为贫病的人请命,如果有人出钱买她,她就住在他的家里,为他服务,得款用来救济人民。
岸上的人争着买她,相持不下,就采用投钱的方法,谁用钱掷中她,就迎她回去。
于是,铜钱黄金白银都纷纷投下来,堆满船头,却没有一枚落在她身上大家十分失望,只好放弃。
女子微笑,合掌向岸上的人致谢,把每一个捐来的钱都施舍给穷人。
消息传来,轰动整个杭州城,富人们为她侠义的行为感动,纷纷慷慨布施于是,病人得到医药,穷人得到金钱,饥饿的人得到食物,人心都安慰和满足。
突然,女子的船上毫彩万道,灿烂光明,一位法相庄严的菩萨合掌微笑大家惊奇极了。
她说:我就是观世音菩萨,我来,是为了启发和唤醒大家的仁心同情怜悯是贵的情操,帮助他人,是最神圣的责任,扶助弱小,是人们义不容辞的天职今天,你们的表现十分值得赞美,大家将得到幸福。
众人既感动又欢喜,不约而同合掌,称念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把画像送给他们她的诺言应验了,她真的住在每一位出钱为善的人家里。
这个故事在中国普遍地流传,增加了人们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
【篇一】民间小故事短篇阅读500字
古时候,在祖国大陆东南面的半岛上,住着一对夫妇,他们生了一个壮实英俊的男孩。但这个小家伙一生下来,下巴上就长出一圈蓬蓬松松的胡须,因此取名叫蓬胡,人们都叫他彭胡。与此同时,隔壁邻居家生了一个俊俏的女孩,眉宇间有颗白沙状的白斑痣,取名白沙。两个孩子从小在一起玩耍,非常亲密。长大后,一起划船出海打鱼。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相爱了,没过两年就成了亲。后来,他们一连生了六个胖小子。六个胖小于长大后,就和他们一起下海打鱼,全家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
可是有一天,正当他们全家准备出海打鱼的时候,突然,天色骤变,乌云蔽日,狂风大作,海浪翻滚。接着,轰隆一声巨响,天空中响起一声炸雷,一下子把半岛劈成了两半,一半留在大陆,一半变成一座巨大的岛屿,慢慢地向海中飘去。他们全家人站在这座巨大的岛屿边上,急得不知所措。就在这时,玛祖婆从天上落了下来,对他们说:“这个半岛原和大陆地底下一根大石柱相连。由于年代久远,大石柱中间已有裂痕,现在被地底下一条巨龙用角撞断,半岛中间这才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涌进了海水,使这个半岛变成了海岛。现在,巨龙正趁机驮着这海岛向东海漂去。不过,巨岛底下的那半截大石柱,还拖在距离大陆不远的海底,只要用六十四根大钉把它牢牢钉在海底,这样岛就不会向大海深处漂移了。”彭胡和白沙焦急地说:“这么大的钉子,可上哪去找啊?”玛祖婆从衣兜里掏出64颗杨梅果,递给他们说:“不难,只要有64个人每人吞下一颗杨梅果,就能变成64根大铁钉。”
彭胡和白沙听罢玛祖婆的话,各自捡了一颗杨梅果,毫不犹豫地吞了下去。他们的6个儿子也各自吞下一颗杨梅果。人数不够,当地有个老渔翁和55个小伙子也主动跑来,他们也吞下了杨梅果。他们64个人果然变成了64根大钉子,把那半截大石柱牢牢钉在海底。巨岛不再往东漂移了。
过了不久,那片海面上钻出了64座大小不一的岛屿。人们说,这是彭胡、白沙和老翁他们变的。为了纪念他们舍身钉海固岛的壮举,人们用他们的名字命名这些岛屿:其中的叫彭胡岛;第二大的岛叫渔翁岛;第三大的岛叫白沙岛…后来,人们觉得彭胡岛这个名字没有海岛特色,所以就在彭胡两字旁边加了三点水,改成“澎湖”岛了。这64个岛也被称为“澎湖列岛”。
【篇二】民间小故事短篇阅读500字
在唐朝时候,有一年的中秋节夜里,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照得满世界晶亮晶亮。
半夜时分,灵隐寺里的烧火和尚德明,起身到厨房去烧粥,听见了一阵滴滴答答的声音,觉得很奇怪,望望窗户,月亮明光光的,哪里来的雨声呢?于是他就开门出去,仰头望望,见有无数珍珠般的小颗粒儿,从月亮里纷纷落下来,掉在寺边的山峰上。他看着看着,等那小颗粒儿落完了,就来到山峰去寻找。寻一粒,拾一粒。寻一粒,拾一粒……那小颗粒儿都有饱饱绽绽如黄豆那么大,色彩多样,真好看呢。他拾呀拾呀,从半夜拾到大天亮,拾了满满一兜。
第二天清早,德明和尚把夜里拾来的那些小颗粒儿拿去给智一老和尚看,问他这是什么东西。智一老和尚细细看了一会,说:“月宫里有一株大桂树,还有个莽汉子叫吴刚。他一年到头砍这株桂树,但总是砍不断。有时使劲过大了,就会把桂子震落下来。说不定这就是月宫中落下来的桂子呢!”
德明和尚听了很高兴,说:“师父,我们把它种起来,让大家见识见识月宫里的桂树,闻闻月宫里的桂花香。”
于是,他们便把那些色彩多样的小颗粒儿种在寺前寺后的山坡上,过了些天,居然发出了芽;到一个月,芽又长了一尺多高的小树苗,抽出了翠绿的叶子。
这月宫里的桂树,长得可真快呀,一月长一尺,一年高一丈,到第二年的中秋节,就长得又高又大,每株树上开满了小花朵儿,有橙黄的,有净白的,有绯红的,什么色彩都有。德明和尚就按照桂花的不同色彩,把它叫做金桂,银桂,丹桂……从这时候起,西湖四周就有各种各样的桂花了。
现在,灵隐寺旁边有一个山峰,叫月桂峰,传说就是当年月宫落下桂子的地方。
【篇三】民间小故事短篇阅读500字
一个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就像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我们回味无穷。这些美丽的民间传说,反映了当地民间生活习惯,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产生了许多遐想。今天,就让我带给一个牛鱼嘴的传说吧!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大帽山是一片大海,海里住着南海龙王儿子龙,岸边住着牛魔王的儿子牛和鲤鱼精的女儿鱼。鱼和牛从小青梅竹马,经常喜欢在一起玩。在不知不觉中,他们都已到青年时期,牛和龙同时爱上了如花似玉的鱼。而鱼只爱上为人忠诚,力大无比的牛。
一天,牛和鱼约会时被龙看见,龙顿时火冒三丈,立即要和牛决一死战。这场大战战了七七四十九天,战到翻江倒海,天昏地暗,仍未分出胜负,结果大海干枯变成了高山。也就是大帽山。
这件事终于被上帝知道了,于是上帝把龙顶在大帽山的山顶上;把鱼锁在了半山腰上;把牛牛赶下做凡间苦役,就在牛被赶下做凡间苦役的前一夜,牛和鱼在大帽山的山嘴上做最后的生死离别。
最后,人们为了纪念牛和鱼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把大帽山叫成“牛鱼嘴”。
【篇四】民间小故事短篇阅读500字
古时候,碧莲郑山地方,有一个名叫郑梅儿的人。他身体魁梧,体强力壮,为人忠直,性格豪放。又拜芦山洞主许真君为师父,练得一身好武艺,且兼神通广大,会降龙伏虎,喜为人民做好事。有一年,天气干旱,田里的禾苗被晒枯焦了,农夫心中如油煎一般。人们到处求龙赐雨,始终无效。
郑梅儿心想:龙不为民行雨,我要它行雨。他想了个办法:准备了很亮的菜油灯,夜里拿到高山顶头,点亮后,用斗罩住,时时一开一罩,使灯光忽明忽暗,真如闪电一般。龙见光闪,憋不住了,便探出头看,非同小可,真龙的电光闪了出来了。郑梅儿看得清清楚楚,原来龙竟变得象虫儿一样小,躲在平顶毛竹上面的竹节里。第二天,郑梅儿就到龙躲的竹顶上去捉,龙见郑梅儿来得凶猛,只好逃回到它的老家外宕周山的水口──红岩水的龙潭里。又过了一天,郑梅儿叫村里的人一起去捉龙,郑梅儿说自己有捉龙的本领,能把龙捉住,系上绳子,叫龙象水牛耕田一样,服服贴贴地给我们行云下雨。并吩咐村里的人准备锣鼓、火炮、刀枪,等我到龙潭里把龙捆好,听到我的神剑响三声,你们便把锣鼓齐鸣,火炮放响,龙就会让我牵出来了,驯服了,随时都可以为我们行云下雨。
不入龙潭,焉能牵龙?郑梅儿带领村上的人勇敢地赶到红岩水。他就冲龙潭中去。众人专在等待神剑声响。郑梅儿到了龙潭之中,捉住龙,骑在龙的背上,准备把龙系上绳索。但是,身子一转,神剑在龙潭边的石头上碰响了,众人听得声响,便锣鼓齐鸣、火炮齐放,声震天地,龙被吓慌了,就飞了出来。郑梅儿骑在龙背上,被带到西溪中游,此时龙把头颈伸了一伸,把口张一张。尔后,龙就冲进瓯江,重入东海龙宫。郑梅儿也一起被带到东海龙宫去了。
本来,瓯江的潮水涨到西溪的上吴桥头(即吴宅),因为这次龙从龙潭中被郑梅儿骑出来,紧接着,大雨滂沱,山洪暴发,特大洪水,山沙随水俱下,把西溪中段,潮涨到的溪床填高了,变成了一片沙滩和平原。所以,现在的潮水只涨到西溪下的韩埠一带,涨不到上吴了。
【篇五】民间小故事短篇阅读500字
某年,杭州城疫症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贫病交迫,十分凄惨。
一天,城内的湖边,泊了一只大船,船头坐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为贫病的人请命,如果有人出钱买她,她就住在他的家里,为他服务,得款用来救济人民。
岸上的人争着买她,相持不下,就采用投钱的方法,谁用钱掷中她,就迎她回去。
于是,铜钱黄金白银都纷纷投下来,堆满船头,却没有一枚落在她身上大家十分失望,只好放弃。
女子微笑,合掌向岸上的人致谢,把每一个捐来的钱都施舍给穷人。
消息传来,轰动整个杭州城,富人们为她侠义的行为感动,纷纷慷慨布施于是,病人得到医药,穷人得到金钱,饥饿的人得到食物,人心都安慰和满足。
突然,女子的船上毫彩万道,灿烂光明,一位法相庄严的菩萨合掌微笑大家惊奇极了。
她说:我就是观世音菩萨,我来,是为了启发和唤醒大家的仁心同情怜悯是贵的情操,帮助他人,是最神圣的责任,扶助弱小,是人们义不容辞的天职今天,你们的表现十分值得赞美,大家将得到幸福。
众人既感动又欢喜,不约而同合掌,称念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把画像送给他们她的诺言应验了,她真的住在每一位出钱为善的人家里。
这个故事在中国普遍地流传,增加了人们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