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M3“格兰特/李”中型战车
美军M3“格兰特/李”中型战车
美国的M3中型战车,是二战前期的著名战车,总生产量达6258辆,而且它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在世界战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应当说明的是,以M3命名的装甲战车有好几种,如M3“斯图亚特”轻型战车、M3侦察车、M3A1半履带装甲输送车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M3“布雷德利”骑兵战车等。所以,这里一定要加上“中型战车”的字样。
一种战车有两种命名,这种情况并不多见。M3“格兰特/李”中型战车算是很罕见的一例。二战之初,美军只有装37毫米火炮的M2中型战车,火力明显不足。1940年,有人建议改装M2中型战车,加厚装甲,并将1门75毫米榴弹炮安装在车体右侧突出的炮座内。这种新战车于1940年7月11日被美国陆军军械委员会定名为M3中型战车。
由于战争的需求,M3中型战车在设计完成后,很快获准投产。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机车车辆公司和鲍尔温机车车辆厂都于1941年4月生产出试验性样车。正式生产型战车于1941年8月开始,到1942年12月结束,共生产了6000多辆。至于“格兰特/李”的命名,则是为了纪念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2位著名的美军将领。格兰特,指的是尤里塞斯·S·格兰特(Grant);李,指的是罗伯特·E·李(Lee)。
这二位都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有趣的是,这二位还是一对冤家对头,格兰特是北军(联邦军)的总司令,而李是南军的统帅。历时4年的南北战争以北军的胜利而告终。随后不久,格兰特又于1868年就任第18届美国总统。想不到格兰特和李在M3中型战车上又“统一起来”了。
不过,虽说都叫M3中型战车,但“格兰特”战车和“李”战车还是有些不同。装有英国设计炮塔的,被定名为“格兰特”1型。标准的M3中型战车,被称为“李”1型。M3A1型被称为“李”2型,M3A3被称为“李”4型,装柴油机的M3A3被称为“李”5型,M3A4被称为“李”6型,M3A5又被称为“格兰特”2型。
这繁杂的称呼往往把人们搞糊涂了。所以,人们还是习惯于称呼M3A1到M3A5战车,而不去区分哪一种是“格兰特”战车,哪一种是“李”战车。
奇特的外形和结构
M3中型战车在外形和结构上,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从外观上看,M3中型战车“很魁梧”,车高达到3.12米。显得“人高马大",另外一些突出特点是:炮塔不对称布置、2门主炮、车体侧面开有舱门,三层武器配置、平衡式悬挂装置、主动轮前置和车体右侧有突出炮座等。
M3中型战车的战斗全重为27.24吨,乘员6人(车长、驾驶员、2名炮长和2名装填手)。从结构上看,M3中型战车的最大特点在武器系统上。
其主要武器是2门火炮。1门是M2式或M3式75毫米榴弹炮,装在车体右侧突出的炮座内,携弹46发,火炮的高低射界为0~20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5度,另1门37毫米加农炮装在炮塔上,携弹178发,火炮的高低射界为一7~十60度,方向射界360度。
辅助武器为3~4挺机枪,其中最突出的是车长指挥塔上的7.62毫米机枪。所谓“三层武器配置",指的就是指挥塔上的机枪,炮塔上的37毫米炮和炮座内的75毫米炮。由于车体右侧有突出的炮座,炮塔不在车体的中轴线上,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此外,还有1挺并列机枪以及1~2挺车体前机枪。机枪弹的弹药基数为9000发。而当代主战战车上的机枪弹一般为2000一3000发。
M3中型战车的推进系统也很有特色。最突出的是各改进型战车上的发动机型号各不相同,这也反映出战时的特点。原型车上采用“大陆”9缸风冷航空汽油机,最大功率349马力。
各种改进型车,有的采用2台发动机,有的采用1台发动机,甚至有的采用5台汽车发动机拼凑起来。动力装置位于车体后部,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差速器→侧减速器一主动轮。
行动部分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每侧6个负重轮分为3组,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每条履带有79块履带板,履带板的着地面有橡胶垫块。M3中型战车的装甲防护不算先进,车体的主要部位甚至采用铆接结构,但在一些改进型车上已经采用了焊接或铸造结构。最大装甲厚度仅为37毫米。
车体侧面开侧门,虽然有利于乘员上下车和补充弹药,但削弱了防护性,后来的美国战车上已不再开侧门。各型M3中型战车的生产数量为:M3 4924辆,M3A1 300辆,M3A2 12辆,M3A3 322辆,M3A4 109辆,M3A5 591辆。
整体看来,M3中型战车具有强大的火力,机动性也不错,但防护性相对差一些,表现在车身较高、装甲较薄、铆接结构的车体等。另一个突出的缺点是,车内有6名乘员,加上2门火炮,显得十分拥挤。采用2门火炮,又分为两个层次,不便于车长指挥和发扬火力。当1942年后期美军开始装备M4中型战车后,M3中型战车逐步退出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