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早期的战车研发之路

 我来答
西瓜谈战争
2023-06-18 · 超过2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万
展开全部

德国早期的战车研发之路    

大多数对二战的德棍坦克相对熟悉一些,从鞋盒子IV号到大鞋盒子虎式,再到后期变得越来越鬼畜的费迪南、虎王甚至鼠式。而光是从二战时期德国这些坦克来看,就能明显感觉它们普遍超重。而且这超重的吨位并没有带来这个量级应有的防护。

50多吨的虎面对40多吨的慈父2就体现不出啥优势,不管是威力、装甲还是机动上。而虎王如果去对刚慈父3(虽然没交过手)也讨不到好处。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德国的坦克在二战末期就进入了一个浪费吨位的死胡同(其实不光是坦克,德国海军也一样)。

德国人浪费吨位的传统其实在一战时候就有体现了。1916年9月,索姆河战役中德国人见识到英国人的水柜一号之后,随即成立了坦克委员会。到1917年,各种坦克的设计样稿就如同雪片一样的飞到坦克委员会。再然后知道德国人造出了A7V这款一战标准的德国车。(不是谢尔曼M1) 。

A7V本身三十多吨,比英国水柜四号略重个五吨左右。但这个身板同样没啥鸟用,1918年4月的时候,A7V和水柜四干了一场仗,这也是第一次坦克之间的掐架。但A7V也就能欺负没有火炮,仅有机枪的四号“雌性”,而后被赶来的四号“雄性”赶走。 

当然,德国坦克委员会停在图纸或者模型的上的坦克更多。其中就有一台怪物——150吨的K wagen。

这玩意设计之初计划是165吨,后来缩短长度之后降到120吨。总共4门77mm火炮,7挺MG 08机枪,两台650马力的戴姆勒V6发动机驱动。周身装甲全是30mm(反正对当时而言够用了) 。

全车一共27名乘员,其中1名指挥官、2驾驶员、1通讯兵、1炮长、12名炮手、8名机枪手、2机械师。但这玩意在德国投降之前就造出了两个半成品(和鼠式的结局何其相似) 。

德国在一战时候也不是脑子一根筋的搭在重坦上。也有比较轻的,一台叫做上西里西亚突击装甲车的玩意,19吨差不多是一台中坦的吨位。

之所以它叫这么鬼畜的一个名字是因为当时坦克委员会受到设计图上签署的笔名是Oberschlesien(波兰地名:上西里西亚)。这台车安装一门37或者57mm炮,两挺MG08机枪。5名成员,最大装甲14mm,最大速度16公里/时。从火力和装甲来看,我宁可选法国的FT17,至少它就7吨不到。然而这玩意也没投产,也是造了两个未完成的原型,但我没找到照片。

轻型坦克方面,玩过坦克世界的朋友应该会发现这台玩意长的和德国I级的早期试验型类似。

他叫做Leichter Kampfwagen(轻型战斗车辆),并分成1/2型,其中1型只有一挺MG08机枪,2型则配置了37mm或者57mm炮,装甲4-14mm,重8.75吨(还是比FT17重)。在1918年6月时候产了两个原型,德国军方虽然对其满意,并下了500多台的订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反倒是瑞典在战后买了10台这玩意,并命名为M21坦克。

德国人的工业水平,战术思想确实优秀。而且单兵素质、武器质量也往往高于敌军。但是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堆吨位也导致了当时的发动机、变速箱的材料工艺扛不住。加之德国本身就不算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将战略资源和人力成本大量砸在强调质量上本身也是个非常不划算的买卖。

Lizenzero
2023-11-06 广告
德国EPR是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其基本原则是,对于在市场上投放包装商品的卖家而言,产品责任不仅针对产品本身,还包括所有外包装和(产品)部件,即那些消费者最终会丢弃的部分。根据德国当地法律规定,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原则下,卖家需要履行的有关...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Lizenzero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