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四大家是哪几位

 我来答
校易搜全知道
2023-06-19 · 专注互联网信息分享。
校易搜全知道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楷书四大家是哪几位
楷书四大家是:唐初欧阳询、盛唐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_。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是:唐初欧阳询、盛唐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_。
人物简介
一、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唐朝著名书法家,曾任太子率更令,所以人们称他为“欧阳率更”。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
欧阳询早年学习王羲之的书体,传说他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还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可见欧阳询对书法爱好之深。
后来他又广泛地学习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时吸取了当地一些书家的长处,再融入隶书笔意,形成“刚健险劲,法度森严”的“欧体”。
二、颜真卿
颜真卿,唐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字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颜体”。
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三、柳公权
柳公权,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动容,如其笔谏也。
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会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四、赵孟_
赵孟_,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也是在当时、并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画家。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著有《松雪斋集》。
他是赵宋一个没落贵族,后来与元朝合作。赵孟_等二十余人是至1287年第一批被征召,其后,屡次征召江南士大夫,也有通过赵孟_而求得利禄职位的。赵孟_受到元代皇帝的宠爱,“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官至翰林学士,艺术上成为元代文人画的领袖人物。
楷书四大家及代表作品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唐朝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代赵孟_。
唐朝欧阳询:其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唐朝颜真卿: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
唐朝柳公权: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元朝赵孟_: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为《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多宝塔》
柳公权《玄秘塔》
赵孟_《胆巴碑》
楷书四大家之首是谁
欧阳询,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_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出生于衡州,祖籍潭州临湘。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主要成就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书法理论
传授诀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
密_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八诀
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对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黄自元结构92法的'著述,均有启示。
《八决》是欧阳询的书论著作之一:
[点]如高峰之坠石。
[卧钩]似长空之初月。
[横]若千里之阵云。
[竖]如万岁之枯藤。
[斜钩]劲松倒折,落挂石崖。
[横折钩]如万钧之弩发。
[撇]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
[捺]一被常三过笔。
轶事典故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据说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赵孟_楷书教学视频
这个其实是总结出来的一套馆阁教程。以前考功名需要写卷子,要写馆阁体,颜柳欧赵是一个教程。为什么从颜开始呢?颜字开阔磅礴,第一步学的是占格。楷书都是四方字,怎么占用这个格,这里面大有学问,不是填满四个角就可以的。比如人和口两个字。两个字写得一样大,显然不对,这嘴大得要吃人了。所以占格不是填满这个空就行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看什么什么大厦,用电脑字打出来那个大字感觉永远比厦字大。如果大缩小一点,厦大一点,它的比例是最好的。
学习颜真卿时间长了,容易写得肥满,所以学柳,颜筋柳骨,要学他的骨力骨劲儿。但是柳公权的结构并不是很好。通篇是非常棒的,个个英挺,但每一个单个的字未必是最完美的结构,所以这样呢,我们就要学习欧。欧的结构最平正,时间长了又容易状如算子,学得板了。这样,再学赵。赵孟_的楷书,严格来讲,它是带有行书笔意的,非常活泛。但这一套程序下来太复杂了,有没有速成的呢?欧里赵面。取欧的结构——里,照面——照的用笔,这样结合起来。
我们看看清的很多字都是符合这一特点的。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柳公权的《神策军碑》。
各家各体各有特点。我们就举这个勾来讲。第一个行是魏碑,这个竖钩的特点是平着出来的,挑得比较长,内圆外方,感觉里面好像是平的。
第二行是颜体字,钩是下来要回,往上再挑勾出来。欧体的钩好像都没有一个明显的挑出来的动作,下来以后是出非出,好像一背笔就结束了。所以如果我们写欧字一定要含蓄,有点类似垂露竖。
第四行赵体
魏碑是平挑,他是往上,角度不同,所谓的钩是竖接挑笔,在两个接的中间没有顿笔直接挑出。画一个图:
如果去掉下面的点,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普通的钩了,就不姓赵了。这一点很重要,所谓的神采。神采呀,并不是在大的地方,而是在很微妙的细节上面,我们只有对着几种楷书体,他们各自的特征才能显现出来。发现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咱们就得琢磨这是怎么写出来的呀?写出来他这样的效果,这就是笔法。笔法不是固定的,每个人都可以总结,只要你能写出来,这个样子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就讲组合的问题:结构
第一行是破,谨,外,如,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但是没有一个字是齐头并角,而是有上下错落。那我们具体看一下它的调节方法。
第一个字:破。石字旁本身就不是正的,它是往上斜的。下面的口最后封口的一横非常短,而且往上斜。这个皮的第一笔竖插在口的空档那,然后最后一笔反捺往下拽。这样的话,这个字撑柱的这个理念张力非常大。
女字旁不是正的,倾向于左边,而且压低重心,这个横挑起来以后和女的反捺有一个空间打开,然后口插空就行。
妙字的点,在女字旁的撇和反捺之间那个三角缺口就是少字点的位置。
左边的位置是决定着右边位置的,每一个笔画都是跟着前一个笔画的位置走的。所以有些时候临这个字跟贴上的不像,大家要明白你写的不像的时候,问题一定不是出在捺上的,你要往前推的是不是那撇就出现了问题。
力穿插进去了,不是独立的,而是整体。
同样的结构,楷书的形体已经是比较明确固定的了,所以就必须得在笔画的写法,穿插搭配上面动脑筋。因为草书可以整个字形去变化,楷书的难度也在这儿,高妙的奥秘也在这儿。
两个寂字,角度有变化。上面是宝盖儿,宝盖儿左边这个点儿朝左边,右边这个朝右而且位置向右。下面跟着就不同了,两个竖,左边的竖和点相相反,朝右斜。右边的竖和点相反,略微回收。所以宝盖的第一个点的时候就决定了整体的关系。
字和字串联在一起,一行一行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章法。
王羲之的《儿女帖》
王羲之的“七儿一女”,很简单的笔画,但是俯仰有致,力量含蓄。右边赵孟_的临帖,对比一下。赵孟_的临本平行性特别的突出,每个字好像都是斜上取势,所以取势相对单一一点。
小者尚三字,王羲之写的这个小和者的上半部分好像是一个字,融在一起了。王羲之的字气势非常庞大,有时候他打断了这个字本身的顺序感,上下组合发生了变化。赵孟_临的就性情温润了很多,这不像王羲之那么有王者风范。
在其中要体会的是楷书的用笔和结构章法的问题。王羲之的小字一个点完全是楷书的笔法。孙过庭非常高明,对比的是楷书和草书。
观察这六个字的搭配:将竖钩朝外,所以有字的左边的撇要加重,一左一右撑开;有字左边重了,所以那个感要往上翘,把他拖住;感字上去,感觉是往上走的,所以于字左边加重;于字左边加重了,那个斯的斤非常轻俏;最后那个文是涂改过的,但是它是一个响亮的句号。
这是兰亭序章法好的地方,每一个字在俯仰之间都遥相呼应。
沈尹默先生临的就显得平顺了很多。
与字的末点,好像不在正常的位置上,略偏高;俯字的单人旁加重,而且寸字扬出去;俯是横的,仰是纵的,字的外轮廓也有了变化,方扁扁长。沈尹默先生临的,外轮廓基本上是取齐的。
这些经典的东西要细细体会。特别的是通过名家的临摹,他们对这些帖一定有自己的见解,那他们的见解在哪儿?他们取舍了哪些东西?对我们在临原帖是一个精良作用。
刚才讲的章法这都是隐形的地方,章法还表现在无形的地方,王羲之的草书十七帖为什么好,隔行脉不断。章法还体现在空间的地方,体现在字距和行距中。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左右两边的字是同样的,都是复印出来的。左边行间疏朗,右边茂密,右边就不是欧阳询的特点了。如果是颜体字的话,就需要右边这种茂密的格局。
临准了一个字,还要看它周围的环境,这综合起来都是章法的问题。
颜真卿晓字的楷书写法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
笔法是指写字点画的用笔之法。从广义上说,笔法包括执笔法和用笔法,从狭义上讲,笔法即指“用笔”法,也就是写出各种不同形态点画的方法。
扩展资料
此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其后“故”字下泐。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颜勤礼碑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