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教育问题真是让家长头痛,干着急使不上劲,看着孩子每天都学那么晚,但是成绩确不是很理想,愁
课改课改改的是学生没有头绪,家长也着急,为什么老是改来改去,哎,我的娃啊!真是让我心疼,谁能给出出招,减轻下孩子的学习负担,找些好的方法让他能提升信心和成绩!...
课改 课改 改的是学生没有头绪,家长也着急,为什么老是改来改去,哎,我的娃啊!真是让我心疼,谁能给出出招,减轻下孩子的学习负担,找些好的方法让他能提升信心和成绩!
展开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周宏--赏识教育五次觉醒
当今中国,压在家长心头上最沉重的话题是教育孩子,因为一个孩子失败不起,失败了就意味着全军覆没,中国家长太爱孩子了,但他们太不会爱孩子了。爱孩子是一种本能,是动物,甚至老母鸡都能做到的事,关键是会爱,农民种庄稼光爱不行,不懂庄稼就没有好收成。家长教育孩子仅有爱是不够的,只有懂孩子,孩子才有美好的未来。
周弘只是一个最普通的父亲,当初他的梦想是女儿婷婷喊他一声爸爸,可现在女儿不仅开口说话,而且荣膺《中国妇女》时代人物,并且排名第六,与她同时当选的有吴仪、邓亚萍、杨澜等海内外著名的中华女性;当初百分之百应上聋哑学校的婷婷,不仅没上聋哑学校,而且进了普通小学,连跳两级,成为全国十佳少年。而周弘一个老三届的初中毕业生,工厂技术员,一个与学校教育不太相干的父亲,却调进南京聋哑学校当了副校长,父女命运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为什么父女命运会产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呢?
因为周弘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觉醒了,他发现了一个教育宝藏,这是一种最神奇、也是最普通的方法,一种最新鲜、也是最古老的方法;是我们作父母的本来就有、却没有发现,都本能地使用过、却无意中又遗忘了的方法。它就是我们现在向全国推广的赏识教育!所以,周弘经常对家长讲“父母曾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从你自己身上挖掘你曾拥有的宝藏,你的孩子一定会有欢乐、美好的明天。
(一)第一次觉醒——找到一种做合格父亲的感觉
周弘想女儿虽失去了听力,可他珍惜女儿的生命,生命是最可贵的,最美好的,世上还有比生命和爱更宝贵的吗?女儿婷婷生下来就聋,一岁多时因病雪上加霜,导致双耳全聋。
周弘曾经对他最要好的朋友说:“哪怕一把火把我家烧得精光,只要女儿能喊我一声‘爸爸’,我就心满意足了。”
本来对命运周弘是屈服的,在婷婷三岁的时候,一部日本电视连续剧《血凝》唤醒了周弘沸腾的父爱,帮他找到了一个做合格父亲的感觉,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幸子虽患不治之症但却含笑离开了人世!她的父亲大岛茂坚强而勇敢地面对现实,对女儿付出了无尽的父爱。周弘想女儿虽失去了听力,可他珍惜女儿的生命,生命是最可贵的,最美好的,世上还有比生命和爱更宝贵的吗?周弘发誓要用自己沸腾的父爱和百分之百的努力,为婷婷打开有声世界的路!为婷婷探索一条快乐成长之路!即使不能成功,女儿长大后也不会抱怨他——这个为她历经磨难的老爸。
(二)第二次觉醒——发现一个宝藏
奇迹产生了,婷婷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而且品学兼优,成了全国十佳少年,接着他把这种方法在其它聋童和健全孩子身上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方法太灵了。一批周婷婷式早慧聋童应运而生,媒体称这为“周婷婷现象”。
女儿七岁时,周弘在上海买了一本极其普通的书《幼儿才能开发》。
这本书是介绍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的教育思想。铃木发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是人世间最好的教育方法,他尝试用这种教育方法,一年培养出七百名达到莫扎特同龄水平的小提琴神童,全世界为之轰动。
周弘就是看到这本书觉醒的。他想铃木能把所有正常的孩子,而不是超常的孩子培养成小提琴神童,他为什么不能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婷婷培养成神童呢?
周弘把女儿作为第一块试验田,从此,女儿做任何事他都以教她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对待她。让她找感觉、尝甜头——找到“神童”的感觉,尝到成功的喜悦。
有一天周弘看《海伦•凯勒传》,无意中发现海伦的生日是1880年6月27日,他女儿的生日是1980年6月29日,于是周弘兴奋地对女儿说:“婷婷,太好了,天大的好消息被老爸发现了,我一直在纳闷,你为什么这么聪明,这么有灵性,原来你百分之百是海伦•凯勒转世!不信你看,为什么你的生日跟他是同一天呢!”周弘把书送给婷婷,婷婷一看,有点失望。
“她是6月27日,我是6月29日,相差两天”。
周弘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据我了解,一天不差,海伦妈妈生她时是顺产,你妈妈生你时难产,刚好耽误了两天。”
许多年后,婷婷自己讲,海伦给了她无穷的力量,小时候做事遇到了困难,她就会想到自己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一直激励着她勇往直前。
周弘坚持用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和方法,教育婷婷,结果奇迹产生了,婷婷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而且品学兼优,成了全国十佳少年,接着他把这种方法在其它聋童和健全孩子身上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方法太灵了。一批周婷婷式早慧聋童应运而生,媒体称这为“周婷婷现象”。
(三)第三次觉醒——悟出一个原理:行
健全孩子在爸爸妈妈教育下,最后几乎百分之百学会说话、走路,这中间的奥妙是什么?
在家长教育孩子的历程中,有一种方法成功率最高,就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健全孩子在爸爸妈妈教育下,最后几乎百分之百学会说话、走路,这中间的奥妙是什么?
家长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之所以成功的奥秘在于所有家长心灵深处都是绝对地相信自己孩子“行”这一个字上。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是天生的教育家,家长本能地拥有两个宝藏,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说话时,家长就承认差异。说话早的孩子行,说话迟的孩子也行,不仅承认差异,而且欣赏差异。
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走路时,家长就能允许失败。孩子不小心跌跤后,会遇到家长的斥责吗?世上有没有这种事?绝对没有。孩子学走路时,哪怕跌十次跤,一百次跤,一千次跤,家长都会鼓励孩子站起来。
持之以恒地相信孩子行,是周弘教育女儿的心得,也是让孩子心灵舒展,生命和谐的秘诀。
周弘总结出一个“行”字后,有一天刚好听见一位母亲对她的同事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教育孩子的奥秘我终于总结出来了,就一个字。”
周弘心想她也总结出来了,赶紧跟上去,想听听是哪个字。
“打”那位母亲嘴里发出一个掷地有声的字。
“如今的独生子女,家长总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搞了半天还是老祖宗说得对,不打不成材”。
到底是一个“打”字,还是一个“行”字,周弘总结出一组三字经:打就好,拔就高。就算孩子被打,成绩就好,农民种庄稼也是一拔就高,农民为什么不拔庄稼?因为他们知道拔高的庄稼是假的高,根断了,是伪成功,那么打好的孩子是不是真好呢?他们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容易走向极端。
一个颇有成就的女性,父母双亡,是由一个字不识的奶奶把她拉扯大的,可见她们俩要经历人生多少的风风雨雨,可奶奶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孩子别怕”。
曾经有一次,奶奶为了增强孙女的胆量让他独自走过冰河,寒风夹着雪花吹打着两人的脸庞,孙女松开了奶奶的手,迈开小脚一步一步地移向了对岸,空旷的冰河上杳无人迹,当孙女走到冰河中心的时候,只听见咯吱咯吱的冰裂声,孙女心头一惊,屏住了呼吸,停住了脚步,情不自禁地回头朝奶奶望去,只见奶奶的白发在寒风中飘舞,她用力地朝孙子挥挥手,用尽全身的力量喊了一声,“孩子别怕!”
一般暖流涌上了孙女的心头,他坚定了迈开双脚,顺利地到达了彼岸。她拥有了整个世界。
孩子别怕,不就是一个“行”字吗,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激励。
请记住这个字——行!这曾是你拥有的宝藏。
(四)第四次觉醒——满足一种需求:赏识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氧气。
所有孩子无形生命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
周弘发现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一提到赏识,很多家长本能地把它理解为表扬加鼓励,实际上这完全误解了赏识教育。
赏识的本质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被看得起。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士可杀不可辱。”你可以把我杀掉,但不能看不起我,许多家长把赏识误解为表扬加鼓励,不能批评。你都看得起我,我愿意为你赴汤滔火,还在乎一二句批评吗?
还有一句古话是:“士为知己者死。”为什么愿意为知己者献出最宝贵的生命呢?很简单,三个字:看得起。
成年人都需要赏识,从最高领导到一般平民都如此。
比如说,年轻的女士或小姐,穿件新衣服或新做一个发型,走在大街上,对周围的眼光都很敏感。别说当面夸奖,就是一个赏识的目光,她的心里也觉得热乎乎的、甜丝丝的。
成人如此,何况孩子。
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求,是一个高级需求。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可是,我们有的家长忽视孩子的无形生命,不知道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认为,只要在物质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这也正是他们苦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并不领情的原因。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都是天生的教育家,本能地看到孩子的优点。孩子上学后,家长开始怀疑孩子,认为孩子不行,目光总盯在孩子的缺点上。
家长的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壮。
孩子的无形生命好比一棵果树,果树有果枝(优点),有风枝(缺点),家长的目光如果一直盯着缺点的风枝上,风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颗粒无收。家长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优点的果枝上,果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必将是桃李满树。
现在的家长希望孩子进步快,老说孩子慢;
希望孩子细心,老说孩子粗心;
希望孩子胆大,老说孩子胆小;
希望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
家长总是习惯地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而赏识教育恰恰相反: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
现在的孩子得到的赏识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据报道即使在美国,也是每六个批评才能换来一个表扬。家长要倒过来,跳出去想问题,改变现有的思维方式。
周弘用十几年的生命体验得出一个结论: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氧气,可是我们望子成龙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呢?
当今的独生子女,物质生活丰裕,吃穿应有尽有。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更渴望精神的需求,他们与成人一样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
周弘是怎么赏识女儿的,这里再简单归纳一下:
——当三岁半的女儿刚开口说话,把“水”说成“堆”时,全家人欣喜若狂。
——当女儿用颤抖的小手画出第一幅杰作——几根蚯蚓般的线条时,全家人欢呼不已。
——当女儿刚学会做应用题,十道题仅做对一题时,周弘却对着这道题惊呼:“太了不起了,这么难的题目你竟然会做,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啊,连碰都不敢碰呢!”
——当女儿刚开始写作文,晚上吃饭的时间,就是一家人共同欣赏她作品的时候,每当出现了一个好句子,他们就热烈鼓掌,拍手称快,于是激发了女儿写作的兴趣。于是女儿找到的作家的感觉,后来与周弘合作了一本书《从哑女到神童》,现正在写一本书《做一个自己快乐并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就物质生活而言,女儿并不比一般儿童富有,而就精神生活而言,女儿也许算得上是百万富翁。
周弘说过一组三字经:白见黑,黑见白。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战争千钧一发之际,去伊拉克翰旋,实现了和平,他说中学老师的一课改变了他的思维模式。
老师先拿出一张白纸,中间一个黑点,问同学们看见什么?全班同学盯住白纸,齐声喊道:一个黑点。
老师沮丧地说,这么大的白纸没看见,只盯住一个黑点,将来你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黑点越来越大,最后整个世界变黑了。
在沉默中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一个白点。又问看见了什么?全班同学开窍了,一个白点。老师欣慰地笑了,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所以,全世界都认为伊拉克战争乌云密布,一触即发,而我却看见了一线和平的曙光。”
再讲一组三字经,一泡屎,一尊佛。
年轻气盛的苏东坡遇到了一位老和尚,见他穿着黄袈裟,便想戏弄他一番,毫不客气地说道,我怎么看,你都像一泡屎。
老和尚双手合十,毫无恼色,笑曰,我怎么看,你都像一尊佛。
苏东坡满心欢喜,自以为讨了大便宜,回家后就向苏小妹吹嘘了一番,“哪知苏小妹说道:“哥哥你上当了”,人家是心中有佛,所以满眼是佛;而你是心中有屎,所以满眼是屎。”
说得苏东坡脸腾得红了起来,半天说不出话来。
现在搞经济建设,提出了一种注意力经济,所以广告铺天盖地,而教育孩子的本质也存在着一种注意力心态。
如果家长把目光盯在孩子的优点上,孩子前途一片光明;如果家长把目光盯在孩子的缺点上,孩子前途一片暗淡。
植物都朝着向阳的地方生长。
赏识犹如生命的营养,赏识是孩子无形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
(五)第五次觉醒——达到一个目标:通
赏识教育与幸福有约,一个与幸福有约的人,一定与成功有缘。
一天,有个孩子对周弘说,周伯伯,我不想再接受赏识教育了。周弘感到困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没有赏识教育,考试成绩不好时,家长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谁也不欠谁,现在赏识越多,感觉欠债越多。
原因何在?
这些家长的赏识是功利性赏识,目标就是一个字——分,分分分,孩子的命根。如果孩子的成绩上不去,家长就感到赏识不管用了。
有的家长,孩子得了第一名,就不许孩子第二名;孩子当过三道杠的大队长,就不许孩子二道扛,总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这就是所谓成功家长的心态。许多失败的家长也不宽容孩子,强烈的补偿心理反使他们把孩子当成生命的最后赌注。
中国家长最爱孩子,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但他们爱孩子,更爱面子。
周弘也经历了由功利性赏识到对生命的赏识的阶段。
初一时,女儿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伴随着这巨大的荣誉,女儿遇到了新的挫折,童年的磨难没有把她压垮,但是巨大的荣誉差点淹没了她。
掌声、鲜花、闪光灯包围着一个刚刚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女儿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飘飘然了。
同学们按“神”的标准要求她,加上老师动不动就批评其他同学,人家周婷婷做得如何,你们又做得如何,无形中又拉开了女儿与同学的距离。于是本来婷婷与班上同学融洽的关系慢慢开始疏远了,结果婷婷重新走向孤独,上学、放学的路上,没有同学和她一起走,女儿感到伤心,她发现自己笑都笑得不自然了,脸上的肌肉在颤抖。
女儿含着泪水把心中的痛苦告诉了周弘,他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长期以来,他都注意培养女儿的成功感。跳级、打破吉尼斯世界记录、成绩名列前茅等等,而现在他才发现,成功了未必幸福、快乐,成功感与幸福感相比前者是芝麻,后者是西瓜,他以前是捡芝麻,丢西瓜。周弘认为如果女儿不能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即使得到更多的荣誉,将来也不会有美满快乐的人生。
周弘认为赏识教育与幸福有约,一个与幸福有约的人,一定与成功有缘。
因此,赏识教育目标就是一个字——通,让家长与孩子的生命处在和谐的状态。
陶行知先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人下人,更不是人外人。
联想到周弘教育婷婷的过程,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婷婷小时候因为听不见,也不会说话,很自卑,在幼儿园想小便也不会表达,憋不住时就尿在裤子上,处于人下人的阶段;当了全国十佳少年后,有了极强的自信心,而且性格上乐观开朗,完全摆脱了小时候的自卑状态,但由于周弘把教育的目标放在成功上,于是她心态有些膨胀,盲目自信,处于人上人状态,后来周弘关注女儿的幸福感,快乐感,关注人格塑造,使得她心灵舒展,关系和谐,人格健全,又回到人中人状态。
有了这些人生经历后,周婷婷人生的座右铭:平平淡淡才是真,她在荣膺《中国妇女》时代人物后,平静地对记者说:成功是附带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我要做一个自己快乐并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孩子的不和谐源于家长的不和谐,因此,赏识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心态教育,首先家长自身的生命要和谐,不仅喜欢自己的优点,而且正视自己的弱点,善待自己的弱点,把弱点看成未来的优点,生命才能成熟。
和谐的最高境界是自嘲。
周弘年轻的时候谢顶,不够自信,只要别人向他的头发多看几眼,他的眼睛马上失去光亮。后来,戴上假发效果奇好,看上去年轻十几岁。可麻烦也接踵而至,熟人相见,周弘还要作自我介绍,因为他们不认识他。还有一次上台发言不小心摔了一跤,假发摔在地上,尴尬地露出缺陷。
越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痛苦越多。现在扔掉假发,回归自然,自我感觉很好,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谢顶是智慧的象征。每次去婷婷聋童幼儿园,孩子们都争着摸周弘的头顶,旁人笑说孩子想沾沾灵气。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我很黑,但我很健康。生命只有这样,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周弘有一组三字经,由得升,到感恩。
祖先创造了一个不好的词:“失落”,在失去中坠落。
周弘创造了另一个词,“得升”,在得到中升华。
正如哲人所说,我们很少去想我们所有的,但我们常常想我们所没有的,这必然导致心灵的失落——眼朝上看,心境暗淡,脚往下行,不能自拔。
人生要眼朝下看,汲取能量,脚往上行,人生光明,周弘觉得处在这个时代,应该感谢生命,感谢这个时代宽松和谐的环境,让一个普通的家长得出一种教育思路,感谢女儿使他的精神生命得到升华。
因此,周弘牢记得升,心存感恩,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
许多接触过赏识教育的家长告诉周弘,他们由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到学会赏识别人的孩子,由学会赏识孩子到学会自我赏识,由学会自我赏识到学会夫妻赏识,他们拥有亲子关系和谐,拥有了内在心灵的和谐,心境一片明朗。
结束语
一个孩子向周弘哭诉了他三次被抛弃的心理感受:当他接到一个三类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父母脸上从此再没有笑容,他感到被父母抛弃了;到学校后,在老师一句又一句:“你们也不想想你们是什么东西!”的训斥声中,他感到自己又被老师抛弃了;当他好不容易考了一次好成绩,却被老师、家长怀疑为作弊时,他终于感到生活中的最后一点希望也没有了。他躲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嚎陶大哭,哭得撕心裂肺,苍天都为之动容,世间却无人理会。他终于自己也把自己抛弃了,堕落从此开始……
当孩子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赏识时我们却给了无尽的赏识,而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最渴望赏识的时候,却发现赏识离他们越来越远,所以我们搞赏识教育的全体同事,用生命发出一种呼唤,归来吧,赏识!做家长的是不是应该反省,我们是否应该让赏识重新回到每个孩子的身边。
教你如何赏识孩子
教学目标:帮助听课者理解赏识教育的基本原理,掌握赏识教育的六条原则,学会灵活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技巧,并有针对性地解答听课者提出的各种实际问题,促进大家成为更加出色的教师、更优秀的家长。
1.赏识教育是什么?
赏识教育诞生在充满爱心的生命体验之中,成长在几千年中外教育文化的积淀之上。赏识教育是努力把爱化作具体有效的言行,让孩子切切实实感受到爱,充分地唤起自信,激发潜能,主动发展,快乐成长的教育。
2.赏识教育的6条原则和12个学会
①尊重——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②信任——学会自豪,学会崇拜
③理解——学会感激,学会陪伴
④激励——学会发掘,学会分享
⑤宽容——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⑥提醒——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3.用赏识教育的心态和方法剖析10个教师和家长关注最多的问题
①赏识是不是一味地表扬?赏识教育下的孩子还能不能批评?
②赏识教育要增强儿童自信,会不会导致儿童自负、“翘尾巴”?
③孩子厌学怎么办?
④孩子胆小、内向、自卑怎么办?
⑤孩子迷电脑游戏怎么办?
⑥赏识教育下的孩子能经得起挫折和失败的打击吗?
⑦单亲家庭如何实施赏识教育?
⑧“软硬不吃”的儿童如何赏识?
⑨对孩子已是百依百顺的家长还需要赏识孩子吗?
⑩如何剖析克服孩子的坏习惯?
附: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不行时,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
赏识教育的本质:
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赏识教育的奥秘:
是让家长和孩子觉醒,让孩子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每一位孩子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成为教育家、使孩子舒展心灵、发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
赏识教育的方法:
赏识教育归纳出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和简单易学的三字经操作方法,从而对教育规律把握达到了理论化、系统化、操作性、特色性的高度。
赏识教育的特色:
赏识教育从诞生来源方面看,是生命的体验;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集成;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态的回归;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从思维方式看,是观念的更新;从表达方式看,是语言的突破。
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家庭素质教育好理念,赏识教育的推广有益于保护孩子成长的天赋,激发孩子内心的潜力,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是让天下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思想和方法。
当今中国,压在家长心头上最沉重的话题是教育孩子,因为一个孩子失败不起,失败了就意味着全军覆没,中国家长太爱孩子了,但他们太不会爱孩子了。爱孩子是一种本能,是动物,甚至老母鸡都能做到的事,关键是会爱,农民种庄稼光爱不行,不懂庄稼就没有好收成。家长教育孩子仅有爱是不够的,只有懂孩子,孩子才有美好的未来。
周弘只是一个最普通的父亲,当初他的梦想是女儿婷婷喊他一声爸爸,可现在女儿不仅开口说话,而且荣膺《中国妇女》时代人物,并且排名第六,与她同时当选的有吴仪、邓亚萍、杨澜等海内外著名的中华女性;当初百分之百应上聋哑学校的婷婷,不仅没上聋哑学校,而且进了普通小学,连跳两级,成为全国十佳少年。而周弘一个老三届的初中毕业生,工厂技术员,一个与学校教育不太相干的父亲,却调进南京聋哑学校当了副校长,父女命运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为什么父女命运会产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呢?
因为周弘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觉醒了,他发现了一个教育宝藏,这是一种最神奇、也是最普通的方法,一种最新鲜、也是最古老的方法;是我们作父母的本来就有、却没有发现,都本能地使用过、却无意中又遗忘了的方法。它就是我们现在向全国推广的赏识教育!所以,周弘经常对家长讲“父母曾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从你自己身上挖掘你曾拥有的宝藏,你的孩子一定会有欢乐、美好的明天。
(一)第一次觉醒——找到一种做合格父亲的感觉
周弘想女儿虽失去了听力,可他珍惜女儿的生命,生命是最可贵的,最美好的,世上还有比生命和爱更宝贵的吗?女儿婷婷生下来就聋,一岁多时因病雪上加霜,导致双耳全聋。
周弘曾经对他最要好的朋友说:“哪怕一把火把我家烧得精光,只要女儿能喊我一声‘爸爸’,我就心满意足了。”
本来对命运周弘是屈服的,在婷婷三岁的时候,一部日本电视连续剧《血凝》唤醒了周弘沸腾的父爱,帮他找到了一个做合格父亲的感觉,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幸子虽患不治之症但却含笑离开了人世!她的父亲大岛茂坚强而勇敢地面对现实,对女儿付出了无尽的父爱。周弘想女儿虽失去了听力,可他珍惜女儿的生命,生命是最可贵的,最美好的,世上还有比生命和爱更宝贵的吗?周弘发誓要用自己沸腾的父爱和百分之百的努力,为婷婷打开有声世界的路!为婷婷探索一条快乐成长之路!即使不能成功,女儿长大后也不会抱怨他——这个为她历经磨难的老爸。
(二)第二次觉醒——发现一个宝藏
奇迹产生了,婷婷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而且品学兼优,成了全国十佳少年,接着他把这种方法在其它聋童和健全孩子身上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方法太灵了。一批周婷婷式早慧聋童应运而生,媒体称这为“周婷婷现象”。
女儿七岁时,周弘在上海买了一本极其普通的书《幼儿才能开发》。
这本书是介绍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的教育思想。铃木发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是人世间最好的教育方法,他尝试用这种教育方法,一年培养出七百名达到莫扎特同龄水平的小提琴神童,全世界为之轰动。
周弘就是看到这本书觉醒的。他想铃木能把所有正常的孩子,而不是超常的孩子培养成小提琴神童,他为什么不能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婷婷培养成神童呢?
周弘把女儿作为第一块试验田,从此,女儿做任何事他都以教她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对待她。让她找感觉、尝甜头——找到“神童”的感觉,尝到成功的喜悦。
有一天周弘看《海伦•凯勒传》,无意中发现海伦的生日是1880年6月27日,他女儿的生日是1980年6月29日,于是周弘兴奋地对女儿说:“婷婷,太好了,天大的好消息被老爸发现了,我一直在纳闷,你为什么这么聪明,这么有灵性,原来你百分之百是海伦•凯勒转世!不信你看,为什么你的生日跟他是同一天呢!”周弘把书送给婷婷,婷婷一看,有点失望。
“她是6月27日,我是6月29日,相差两天”。
周弘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据我了解,一天不差,海伦妈妈生她时是顺产,你妈妈生你时难产,刚好耽误了两天。”
许多年后,婷婷自己讲,海伦给了她无穷的力量,小时候做事遇到了困难,她就会想到自己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一直激励着她勇往直前。
周弘坚持用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和方法,教育婷婷,结果奇迹产生了,婷婷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而且品学兼优,成了全国十佳少年,接着他把这种方法在其它聋童和健全孩子身上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方法太灵了。一批周婷婷式早慧聋童应运而生,媒体称这为“周婷婷现象”。
(三)第三次觉醒——悟出一个原理:行
健全孩子在爸爸妈妈教育下,最后几乎百分之百学会说话、走路,这中间的奥妙是什么?
在家长教育孩子的历程中,有一种方法成功率最高,就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健全孩子在爸爸妈妈教育下,最后几乎百分之百学会说话、走路,这中间的奥妙是什么?
家长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之所以成功的奥秘在于所有家长心灵深处都是绝对地相信自己孩子“行”这一个字上。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是天生的教育家,家长本能地拥有两个宝藏,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说话时,家长就承认差异。说话早的孩子行,说话迟的孩子也行,不仅承认差异,而且欣赏差异。
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走路时,家长就能允许失败。孩子不小心跌跤后,会遇到家长的斥责吗?世上有没有这种事?绝对没有。孩子学走路时,哪怕跌十次跤,一百次跤,一千次跤,家长都会鼓励孩子站起来。
持之以恒地相信孩子行,是周弘教育女儿的心得,也是让孩子心灵舒展,生命和谐的秘诀。
周弘总结出一个“行”字后,有一天刚好听见一位母亲对她的同事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教育孩子的奥秘我终于总结出来了,就一个字。”
周弘心想她也总结出来了,赶紧跟上去,想听听是哪个字。
“打”那位母亲嘴里发出一个掷地有声的字。
“如今的独生子女,家长总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搞了半天还是老祖宗说得对,不打不成材”。
到底是一个“打”字,还是一个“行”字,周弘总结出一组三字经:打就好,拔就高。就算孩子被打,成绩就好,农民种庄稼也是一拔就高,农民为什么不拔庄稼?因为他们知道拔高的庄稼是假的高,根断了,是伪成功,那么打好的孩子是不是真好呢?他们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容易走向极端。
一个颇有成就的女性,父母双亡,是由一个字不识的奶奶把她拉扯大的,可见她们俩要经历人生多少的风风雨雨,可奶奶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孩子别怕”。
曾经有一次,奶奶为了增强孙女的胆量让他独自走过冰河,寒风夹着雪花吹打着两人的脸庞,孙女松开了奶奶的手,迈开小脚一步一步地移向了对岸,空旷的冰河上杳无人迹,当孙女走到冰河中心的时候,只听见咯吱咯吱的冰裂声,孙女心头一惊,屏住了呼吸,停住了脚步,情不自禁地回头朝奶奶望去,只见奶奶的白发在寒风中飘舞,她用力地朝孙子挥挥手,用尽全身的力量喊了一声,“孩子别怕!”
一般暖流涌上了孙女的心头,他坚定了迈开双脚,顺利地到达了彼岸。她拥有了整个世界。
孩子别怕,不就是一个“行”字吗,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激励。
请记住这个字——行!这曾是你拥有的宝藏。
(四)第四次觉醒——满足一种需求:赏识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氧气。
所有孩子无形生命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
周弘发现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一提到赏识,很多家长本能地把它理解为表扬加鼓励,实际上这完全误解了赏识教育。
赏识的本质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被看得起。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士可杀不可辱。”你可以把我杀掉,但不能看不起我,许多家长把赏识误解为表扬加鼓励,不能批评。你都看得起我,我愿意为你赴汤滔火,还在乎一二句批评吗?
还有一句古话是:“士为知己者死。”为什么愿意为知己者献出最宝贵的生命呢?很简单,三个字:看得起。
成年人都需要赏识,从最高领导到一般平民都如此。
比如说,年轻的女士或小姐,穿件新衣服或新做一个发型,走在大街上,对周围的眼光都很敏感。别说当面夸奖,就是一个赏识的目光,她的心里也觉得热乎乎的、甜丝丝的。
成人如此,何况孩子。
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求,是一个高级需求。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可是,我们有的家长忽视孩子的无形生命,不知道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认为,只要在物质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这也正是他们苦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并不领情的原因。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都是天生的教育家,本能地看到孩子的优点。孩子上学后,家长开始怀疑孩子,认为孩子不行,目光总盯在孩子的缺点上。
家长的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壮。
孩子的无形生命好比一棵果树,果树有果枝(优点),有风枝(缺点),家长的目光如果一直盯着缺点的风枝上,风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颗粒无收。家长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优点的果枝上,果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必将是桃李满树。
现在的家长希望孩子进步快,老说孩子慢;
希望孩子细心,老说孩子粗心;
希望孩子胆大,老说孩子胆小;
希望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
家长总是习惯地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而赏识教育恰恰相反: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
现在的孩子得到的赏识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据报道即使在美国,也是每六个批评才能换来一个表扬。家长要倒过来,跳出去想问题,改变现有的思维方式。
周弘用十几年的生命体验得出一个结论: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氧气,可是我们望子成龙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呢?
当今的独生子女,物质生活丰裕,吃穿应有尽有。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更渴望精神的需求,他们与成人一样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
周弘是怎么赏识女儿的,这里再简单归纳一下:
——当三岁半的女儿刚开口说话,把“水”说成“堆”时,全家人欣喜若狂。
——当女儿用颤抖的小手画出第一幅杰作——几根蚯蚓般的线条时,全家人欢呼不已。
——当女儿刚学会做应用题,十道题仅做对一题时,周弘却对着这道题惊呼:“太了不起了,这么难的题目你竟然会做,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啊,连碰都不敢碰呢!”
——当女儿刚开始写作文,晚上吃饭的时间,就是一家人共同欣赏她作品的时候,每当出现了一个好句子,他们就热烈鼓掌,拍手称快,于是激发了女儿写作的兴趣。于是女儿找到的作家的感觉,后来与周弘合作了一本书《从哑女到神童》,现正在写一本书《做一个自己快乐并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就物质生活而言,女儿并不比一般儿童富有,而就精神生活而言,女儿也许算得上是百万富翁。
周弘说过一组三字经:白见黑,黑见白。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战争千钧一发之际,去伊拉克翰旋,实现了和平,他说中学老师的一课改变了他的思维模式。
老师先拿出一张白纸,中间一个黑点,问同学们看见什么?全班同学盯住白纸,齐声喊道:一个黑点。
老师沮丧地说,这么大的白纸没看见,只盯住一个黑点,将来你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黑点越来越大,最后整个世界变黑了。
在沉默中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一个白点。又问看见了什么?全班同学开窍了,一个白点。老师欣慰地笑了,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所以,全世界都认为伊拉克战争乌云密布,一触即发,而我却看见了一线和平的曙光。”
再讲一组三字经,一泡屎,一尊佛。
年轻气盛的苏东坡遇到了一位老和尚,见他穿着黄袈裟,便想戏弄他一番,毫不客气地说道,我怎么看,你都像一泡屎。
老和尚双手合十,毫无恼色,笑曰,我怎么看,你都像一尊佛。
苏东坡满心欢喜,自以为讨了大便宜,回家后就向苏小妹吹嘘了一番,“哪知苏小妹说道:“哥哥你上当了”,人家是心中有佛,所以满眼是佛;而你是心中有屎,所以满眼是屎。”
说得苏东坡脸腾得红了起来,半天说不出话来。
现在搞经济建设,提出了一种注意力经济,所以广告铺天盖地,而教育孩子的本质也存在着一种注意力心态。
如果家长把目光盯在孩子的优点上,孩子前途一片光明;如果家长把目光盯在孩子的缺点上,孩子前途一片暗淡。
植物都朝着向阳的地方生长。
赏识犹如生命的营养,赏识是孩子无形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
(五)第五次觉醒——达到一个目标:通
赏识教育与幸福有约,一个与幸福有约的人,一定与成功有缘。
一天,有个孩子对周弘说,周伯伯,我不想再接受赏识教育了。周弘感到困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没有赏识教育,考试成绩不好时,家长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谁也不欠谁,现在赏识越多,感觉欠债越多。
原因何在?
这些家长的赏识是功利性赏识,目标就是一个字——分,分分分,孩子的命根。如果孩子的成绩上不去,家长就感到赏识不管用了。
有的家长,孩子得了第一名,就不许孩子第二名;孩子当过三道杠的大队长,就不许孩子二道扛,总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这就是所谓成功家长的心态。许多失败的家长也不宽容孩子,强烈的补偿心理反使他们把孩子当成生命的最后赌注。
中国家长最爱孩子,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但他们爱孩子,更爱面子。
周弘也经历了由功利性赏识到对生命的赏识的阶段。
初一时,女儿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伴随着这巨大的荣誉,女儿遇到了新的挫折,童年的磨难没有把她压垮,但是巨大的荣誉差点淹没了她。
掌声、鲜花、闪光灯包围着一个刚刚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女儿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飘飘然了。
同学们按“神”的标准要求她,加上老师动不动就批评其他同学,人家周婷婷做得如何,你们又做得如何,无形中又拉开了女儿与同学的距离。于是本来婷婷与班上同学融洽的关系慢慢开始疏远了,结果婷婷重新走向孤独,上学、放学的路上,没有同学和她一起走,女儿感到伤心,她发现自己笑都笑得不自然了,脸上的肌肉在颤抖。
女儿含着泪水把心中的痛苦告诉了周弘,他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长期以来,他都注意培养女儿的成功感。跳级、打破吉尼斯世界记录、成绩名列前茅等等,而现在他才发现,成功了未必幸福、快乐,成功感与幸福感相比前者是芝麻,后者是西瓜,他以前是捡芝麻,丢西瓜。周弘认为如果女儿不能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即使得到更多的荣誉,将来也不会有美满快乐的人生。
周弘认为赏识教育与幸福有约,一个与幸福有约的人,一定与成功有缘。
因此,赏识教育目标就是一个字——通,让家长与孩子的生命处在和谐的状态。
陶行知先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人下人,更不是人外人。
联想到周弘教育婷婷的过程,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婷婷小时候因为听不见,也不会说话,很自卑,在幼儿园想小便也不会表达,憋不住时就尿在裤子上,处于人下人的阶段;当了全国十佳少年后,有了极强的自信心,而且性格上乐观开朗,完全摆脱了小时候的自卑状态,但由于周弘把教育的目标放在成功上,于是她心态有些膨胀,盲目自信,处于人上人状态,后来周弘关注女儿的幸福感,快乐感,关注人格塑造,使得她心灵舒展,关系和谐,人格健全,又回到人中人状态。
有了这些人生经历后,周婷婷人生的座右铭:平平淡淡才是真,她在荣膺《中国妇女》时代人物后,平静地对记者说:成功是附带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我要做一个自己快乐并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孩子的不和谐源于家长的不和谐,因此,赏识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心态教育,首先家长自身的生命要和谐,不仅喜欢自己的优点,而且正视自己的弱点,善待自己的弱点,把弱点看成未来的优点,生命才能成熟。
和谐的最高境界是自嘲。
周弘年轻的时候谢顶,不够自信,只要别人向他的头发多看几眼,他的眼睛马上失去光亮。后来,戴上假发效果奇好,看上去年轻十几岁。可麻烦也接踵而至,熟人相见,周弘还要作自我介绍,因为他们不认识他。还有一次上台发言不小心摔了一跤,假发摔在地上,尴尬地露出缺陷。
越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痛苦越多。现在扔掉假发,回归自然,自我感觉很好,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谢顶是智慧的象征。每次去婷婷聋童幼儿园,孩子们都争着摸周弘的头顶,旁人笑说孩子想沾沾灵气。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我很黑,但我很健康。生命只有这样,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周弘有一组三字经,由得升,到感恩。
祖先创造了一个不好的词:“失落”,在失去中坠落。
周弘创造了另一个词,“得升”,在得到中升华。
正如哲人所说,我们很少去想我们所有的,但我们常常想我们所没有的,这必然导致心灵的失落——眼朝上看,心境暗淡,脚往下行,不能自拔。
人生要眼朝下看,汲取能量,脚往上行,人生光明,周弘觉得处在这个时代,应该感谢生命,感谢这个时代宽松和谐的环境,让一个普通的家长得出一种教育思路,感谢女儿使他的精神生命得到升华。
因此,周弘牢记得升,心存感恩,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
许多接触过赏识教育的家长告诉周弘,他们由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到学会赏识别人的孩子,由学会赏识孩子到学会自我赏识,由学会自我赏识到学会夫妻赏识,他们拥有亲子关系和谐,拥有了内在心灵的和谐,心境一片明朗。
结束语
一个孩子向周弘哭诉了他三次被抛弃的心理感受:当他接到一个三类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父母脸上从此再没有笑容,他感到被父母抛弃了;到学校后,在老师一句又一句:“你们也不想想你们是什么东西!”的训斥声中,他感到自己又被老师抛弃了;当他好不容易考了一次好成绩,却被老师、家长怀疑为作弊时,他终于感到生活中的最后一点希望也没有了。他躲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嚎陶大哭,哭得撕心裂肺,苍天都为之动容,世间却无人理会。他终于自己也把自己抛弃了,堕落从此开始……
当孩子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赏识时我们却给了无尽的赏识,而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最渴望赏识的时候,却发现赏识离他们越来越远,所以我们搞赏识教育的全体同事,用生命发出一种呼唤,归来吧,赏识!做家长的是不是应该反省,我们是否应该让赏识重新回到每个孩子的身边。
教你如何赏识孩子
教学目标:帮助听课者理解赏识教育的基本原理,掌握赏识教育的六条原则,学会灵活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技巧,并有针对性地解答听课者提出的各种实际问题,促进大家成为更加出色的教师、更优秀的家长。
1.赏识教育是什么?
赏识教育诞生在充满爱心的生命体验之中,成长在几千年中外教育文化的积淀之上。赏识教育是努力把爱化作具体有效的言行,让孩子切切实实感受到爱,充分地唤起自信,激发潜能,主动发展,快乐成长的教育。
2.赏识教育的6条原则和12个学会
①尊重——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②信任——学会自豪,学会崇拜
③理解——学会感激,学会陪伴
④激励——学会发掘,学会分享
⑤宽容——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⑥提醒——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3.用赏识教育的心态和方法剖析10个教师和家长关注最多的问题
①赏识是不是一味地表扬?赏识教育下的孩子还能不能批评?
②赏识教育要增强儿童自信,会不会导致儿童自负、“翘尾巴”?
③孩子厌学怎么办?
④孩子胆小、内向、自卑怎么办?
⑤孩子迷电脑游戏怎么办?
⑥赏识教育下的孩子能经得起挫折和失败的打击吗?
⑦单亲家庭如何实施赏识教育?
⑧“软硬不吃”的儿童如何赏识?
⑨对孩子已是百依百顺的家长还需要赏识孩子吗?
⑩如何剖析克服孩子的坏习惯?
附: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不行时,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
赏识教育的本质:
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赏识教育的奥秘:
是让家长和孩子觉醒,让孩子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每一位孩子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成为教育家、使孩子舒展心灵、发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
赏识教育的方法:
赏识教育归纳出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和简单易学的三字经操作方法,从而对教育规律把握达到了理论化、系统化、操作性、特色性的高度。
赏识教育的特色:
赏识教育从诞生来源方面看,是生命的体验;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集成;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态的回归;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从思维方式看,是观念的更新;从表达方式看,是语言的突破。
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家庭素质教育好理念,赏识教育的推广有益于保护孩子成长的天赋,激发孩子内心的潜力,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是让天下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思想和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管他成绩怎么样,让他知道你们爱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建议:和孩子一起看一下《三傻大闹宝莱坞》,绝对有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0-12-03
展开全部
孩子可能是方法不当,找个老师给孩子辅导一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