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1点到1点是子时,中午11点至下午 1 点是午时。
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因此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子时”,中午11点至下午 1 点是“午时”。
扩展资料:
其他时辰及具体时间如下: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时辰-百度百科
子:晚上 11 时正至凌晨 1 时正(一说为0:00~2:00,以此类推)
丑:凌晨 1 时正至凌晨 3 时正
寅:凌晨 3 时正至早上 5 时正
卯:早上 5 时正至早上 7 时正
辰:早上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
巳: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
午: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未: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
申: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
酉:下午 5 时正至晚上 7 时正
戌:晚上 7 时正至晚上 9 时正
亥:晚上 9 时正至晚上 11 时正
每个时辰的名字是:子、阴、毛、陈、斯、吴、申。
十二小时解释:
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一日之内的自然规律,天空的变化,以及他们的日常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总结出来的,最初是在世界上创造出来的。生活的美好,被古人化为十二小时的点点滴滴。
吃饭十二小时,北京十二小时,杭州十二小时,晋江十二小时,珠海十二小时,大理十二小时,高校十二小时。米托:我在24小时内钓了12个小时的鱼。
十二时辰分别对应什么时间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