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时值的五线谱

 我来答
悠悠nKgf犾
2016-05-13 · 超过7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8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55.9万
展开全部

五线谱传入中国的时间也比较早,大概在明朝中后期就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教进入中国。最早的关于五线谱的详细记载则是清代的《律吕正义》续编,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律吕正义》以我国清代时编撰的以乐律学为主要内容的音乐百科全书著作。此书在康熙至乾隆时期由宫廷敕撰,分上、下、续编,后又增加了后编。五线谱的相关内容能出现在这样一部由皇家主持编撰的典籍中,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五线谱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后来随着西方音乐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五线谱在中国的普及面也越来越广。
目前,五线谱已经成为音乐界通用的记谱法。无论是中国还是法国,无论是巴西还是俄罗斯,大量音乐文献都是用五线谱记录、出版、传播。所以即使是业余爱好者,也应该适当学习一些五线谱的使用知识。
音符时值并不是表示一个音符的绝对时间长度,而是用来使人了解它与其他音符之间的相对时间长度。在下表中每个音符的持续时间,都是下一个音符的两倍长度。 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 假使音乐作品是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这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 在五线谱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却无法确定。在五线谱上要确定音的高低,必须用谱号来标明。
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条线上,便使这条线具有了固定的音级名称和高度,同时也确定了其他各线上或间内的音级名称和高度。 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G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又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 F谱号 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也叫低音谱号;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 C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 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C三线谱号(又名中音谱号)为中音提琴所用,有时也长号所用。C四线谱号(又名次中音谱号)为大提琴、大管和长号所用。其他C谱号一般较少应用。 使用许多谱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加线,以使写谱和读谱更加方便。 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如高、低音谱号所组成的大谱表便是。
「变音记号 调号 临时记号」 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 变音记号有五种: 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还原记号(ヰ)表示将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变音记号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和间内;可以记在音符的前面和谱号的后面。 记在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叫做调号。 在未改变新调之前,它对音列中所有同音名的音都生效。 如果在乐曲中间要更换调号时,可能有三种情况。更换调号如果发生在一行乐谱的开始处,这时应该在前一行乐谱的末尾处将所要更换的调号预先记写清楚,并将最后一条小节线向前移,以便记写新调的调号。增加原有升号或降号的数目时只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右边写出新调的调号便可以了。减少原有升号或降号的数目时需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左边将多余的变音记号还原。在小节线的右边写出新调的调号。升号变降号或降号变升号时需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左边将原来的变音记号还原,在小节线的右边写出新调的调号。直接放在音符前的变音记号叫做临时记号。临时记号只限于同音高的音有效,而且只到最近的小节线为止,在多声部乐曲中临时记号往往只对一个声部有效。为了提醒废除前面所用的临时记号,有时在小节线后面加上另外的临时记号。 [等音] 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等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而来的,因为只有在半音相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等音。 除去#G和bA两个音级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可能有两上等音,连它本来的共有三个。而bA和#G只 有一个等音,连它本身共有两个。 [连谱号] 包括起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垂直线)和括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括弧)两个组成部分。 括线分花的和直的两种。 [花括线] 为钢琴、风琴、手风琴、竖琴、扬琴、琵琶等乐器记谱使用。[直括线]为合奏、合唱、乐队记谱用。在总谱中用直括线来连接同为乐器,把它们分成完全的或不完全的乐器组。有时在直括线之外还加上辅助括线(花的或直的)来连接同种乐器。在总谱中,独唱独奏声部如果只包括一两行五线谱的话,左边只画一条起线,而不加括线。 [加线] 为了标记过高或过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叫做加线,在五线谱上面的叫上加线,下面的叫下加线。[加间]由于加线而产生的间,叫做加间,在五线谱上面的加间叫上加间,下面的叫下加间。加线和加间的计算方法是:上加线和上加间,由下向上计算,下加线和下加间由上向下计算。 将和弦中各音由下而上很快地分散弹奏叫做琶音奏法,用垂直的曲线放在和弦之前来标记,有时也用小音符来标记。[附点]记在符头右边的小圆点,增长音符时值的符号。带有一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带有两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符点也同样适用于休止符。附点音符的符头若在五线谱的间内,附点写在符头的旁边,若在线上,附点则写在线的上面或下面。[延音线]用在音高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符上时,表示它们要唱成一个音,它的长度等于这些音符的总和。
节奏: 没有符干的空心蝌蚪(不相识蝌蚪了,像是个蛋)是全音符,在四分拍系中(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等)唱四拍。 有符干没有横杠(横杠即符尾)的空心蝌蚪是二分音符,在四分拍系中唱两拍。 有符干没有符尾的实心音符是四分音符,在四分拍系中唱一拍。 四分音符加一条符尾(即横杠)是八分音符,在四分拍系中唱半拍。 四分音符加两条符尾是十六分音符,在四分拍系中唱四分之一拍(即半拍的半拍)。 余类推... 当有符尾的音符(包括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出现在同一拍或同一节拍组中,他们符尾就连成了横杠,这和简谱下面的横杠是一个道理。 与简谱对照 简谱 五线谱图形描述 名称 1--- 空符头 全音符 1- 带符干的空符头 二分音符 1 带符干的实符头 四分音符 1 - 带一条符尾的实符头 八分音符 1 = 带两条符尾的实符头 十六分音符 音高: 在高音谱表中: 下加一线以上的线上的音分别是1357 间上的音是246,下一个八度则相反。 相邻的线或间,前后音的关系是3度,比如一线是3,二线就是5 相隔的线与线或间与间的关系是5度,比如第一间是4,第三间就是高音1 低音谱表中,第二间是1,其他规律同上。
2分音符是全音符的1/2,4分音符的两倍,8分音符的四倍,16分音符的八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