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oiGX9Pjc-c/
文字:
钟婳婳:洪荒久远的50万年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过去,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火的运用是跨时代的大发现。然而直到一百多年前,科学家才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规律,从而科学地说明了钻木取火的真正奥秘。这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我方立场:知难行易。所谓“行”,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的过程,包括对“知”的运用;所谓“知”是指对“行”的认识,解决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样做的问题。知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所谓“知难行易”,是说求知得知难,行动使用易。“知难行易”与“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言行观风马牛不相及,切不可混为一谈。我方主张知难行易,理由如下:首先,认识发生学告诉我们,行先知后,知难行易。人一生下来便会行,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要成为像对方辩友那样才学渊博的翩翩君子,寒窗十年苦,谈何容易。个人求知无穷尽,人类探索亦无止境。“钻之弥深,仰之弥坚。”孔子他老人家到了晚年还坚持学习《易传》,纬编三绝,可见求知难哪!其次,辩证法告诉我们知行密切相关。人类的行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知是关键。无知之行只是简单重复。有了知,才有自觉行为;有了知,才有开拓演进。知作为(时间警示)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行路明灯,是行动指南;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才会有成就。知,经过长期艰苦探索才会小有所成,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再次,日常经验告诉我们,行之不易,归根到底是不知或知之不足。俗语说得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总而言之,知行相比,知难行易。谢谢各位
顾振豪: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题目把知跟行两个东西分开来,就是要我们讨论其中的难易程度。如果把纯粹的认知与行动弄得混淆不清,那么难易从何产生?对方辩友所犯的第一个矛盾也就是说把知包含了行的过程。那么就想请问对方辩友,这时候行还有讨论的必要吗?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知行的配合,但不同的时代则需要不同的知行学说。大体而言,知有两种,一方面是道德伦理的良知,一方面是科学经验的所谓的知识。接下来让我方从这两方面分别来论述“知”跟“行”之间的关系。第一,环顾当今社会,教育、科技日渐普及的情况之下,但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却是日益堕落。这时候,所谓的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社会的不安与秩序才是我们当今人类所应该面对的问题。这时候我们不禁怀疑,真的是知难行易吗?难道是知识教育文化不够?难道问题不是出在具体的落实与实践方面吗?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的仁义礼智?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一般的公民道德吗?传统儒家告诉我们什么,所谓:“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不也说“仁、义、礼、智”是人之四端吗?王阳明先生更告诉了我们,今天所谓的良知是本心所固有的,是生而有之的。因此对于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道理,对于所谓一般的伦理道德,这些都是我们本来就知道的,良知更是我们本心所拥有的。这不都是很清楚,很简单的吗?难在哪里呢?难在“行”啊!难在具体的实践方面。由于人心的懈怠,由于外在环境种种的限制以及变数,所以行难更甚于知难啊!这时候就让我们从第二个方面,就科学经验这方面,(时间警示)这时候也是知易行难。顶夸克在物理学上早就能够论证出所谓顶夸克粒子的存在,但是还必须要等到加速器的产生,我们才能确切真实地掌握住这样的概念。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以后,人们却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艰辛过程才能创造出原子弹的产生。综上所述,我们都可以发现,一般的通病是什么?一般的通病就是: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方才要在这里解构分析什么是知难行易,什么是知易行难。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状况之下,唯有在认清什么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你只是不愿意去做而已。所以,知不单只是知,行也不单只是行,知行必须相互配合。所以明白了知易行难的道理之后,我们就要对症下药,希望能够药到病除!谢谢大家
邬健敏: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提出了一个观点说,“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显然,他们把今天的“知行关系”偷换成了“言行关系”。嘴上说一说就代表你心里真的知道吗?鹦鹉经过训练还能说人话呢,但是我们能够说这些鹦鹉像对方辩友一样学识渊博吗?显然不能啊!今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高科技,开拓新领域,已成为世界潮流。人类已深深懂得知难行易,唯有迎难而上,方能健步而行。我方之所以认为知难于行,更基于以下原因。第一,创造知识比运用知识更难。今天,人们对电灯已熟视无睹,可当年爱迪生历经磨难,痴心不改,试过1600多种材料,做了一万多次试验,写下了两万页笔记。可见知有多难。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周游列国,潜心于革命之学,险些命丧伦敦,终于积心血而成《建国方略》。面对这样的事实,对方辩友难道还要告诉大家说知很容易吗?叔本华说得好:“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是人类的灯塔,如果没有他们,人类将在迷茫的大海中飘零”啊!第二,探索方法比运用方法更难。求知不仅包括一般原理,更要掌握具体的方法。传说远古时,鲧盲目采用水来土掩的方法,结果反而使洪水泛滥成灾;而禹以父为鉴,摸索出疏导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第三,认识规律比按规律办事更难。认识规律是一个撇沙捡金的过程。规律不是推销员,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它有待于人们不懈地探求。改造利用沙漠资源就是一个认识规律的难题,一旦人类攻克了这一难题,沙漠变绿洲就不再是海市蜃楼。综上所述,知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他需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责任感,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更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因此,我方认为知难行易。谢谢大家。
林立书:大家好。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命题呢?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啊!对方辩友,在这样的命题之下,我们看看今天的立论点应该站在哪里。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所有的知识、所有知道的事情都是假的,除非你去一一地实现。我们举个例子来说,今天我知道丢垃圾是不道德的,我也知道不丢垃圾是道德的。那么当我在丢垃圾的时候,你能告诉我说:我这个时候已经忘记道德了,我不知道道德噢。等到丢完之后才恍然大悟地说:我的道德又重新出现了。换句话说,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什么?对方辩友在这样的架构之下,只是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那到底什么是知?什么是不知?不要忘记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方辩友不要混淆了。好的,再来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告诉大家,知虽然可能是很难的,但是行是更难的。首先,在天时方面来讲,孟子说过:“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啊!若不是三国的时代趋势,刘备的三顾茅庐,以及赤壁的东风巧现,孔明纵然有运筹帷幄之智,但是也无法大展雄才,大行其道,也就是他最后终将落入“英雄无用武之地”呀!再来我们看看地理环境的限制。所谓的今日建筑科技的发达轻易地可以知道,建筑长江三峡大坝要用什么办法,要用什么材料,但是从动工到完成也必须花上15年的光景。这工程浩大艰辛,全然都是环境所导致的啊!再来看看,知易行难其实是我们人类生活中的逻辑。人人都知道(时间警示)男性女性要互相地关怀,男性要平等地对待女性,但是在20年漫长的妇女运动,妇女的地位仍然没有平反,所以我们才要在北京举行妇女大会继续努力呀!再来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现今社会的客体,不论是环保、女权、民主、法制、教育、和平、文化、道德,都体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而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真正含义,才能使人人去了解,去透彻。坐而言,不起而行是国人的通病。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而使人人勇于力行,耻于空谈,才能够发挥真正中国传统愚公移山的力行精神。
韩 璐:对方一辩跟我们谈到道德伦理,又说嘴上一套做又一套,那么我请问,这是真正地知道道德吗?那么请对方辩友给我们解释,什么叫作“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呢?对方辩友又说,有些人不是不知道,而是说不愿意去做,那么,这是不是要给小偷去找借口呢?因为小偷说“我真的不是不知道偷东西不好,可是我就是忍不住要伸出第三只手”啊!对方二辩又说到了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那么既然对方辨友认为知易,我们想请教对方辩友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打开男性封闭的心灵?怎样才能让男性成为一个开放的人呢?好,今天我方认为知难行易。翻开历史史册,人类求知探索的伟业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生命诚可贵”,但是李林塔尔为了科学却献出了生命;“爱情价更高”,但是诺贝尔为了事业却终生孤独。对方辩友您一定也知道,李时珍遍尝百草才获“回春之术”;司马迁励精图治终成“一家之言”。对方辩友一定还知道,达尔文呕心沥血几十年才孕育了《进化论》;布鲁诺用生命凝成真理,“魂归去来兮”。“艰难困苦,玉汝予成。”古往今来,正是这些用热血和生命叩响知识之门的求知者铸成了人类文明的脊梁。正视现实人生,行也正如辩友所说的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对于知的深刻认识告诉我们,知比行更难。求知之路漫漫兮,人类上下而求索。和平难,难就难在尚未达成各国的共识;反腐败也难,难就难在还不知道真正制止腐败的办法;治艾滋病更难,难就难在医学知识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而有知,行就会化难为易。博大精深的知识,入木三分的思想,的确来之不易,可是换来的却是行动中的大刀阔斧,工作上的从容自如。越洋电话让天涯若比邻,电波诉衷情;信用卡让我们“一卡在手,走遍天下”。今天我们认为知难行易,但是我们更要知难而上。正如伟大的德国科学家希尔伯特所说:“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将会知道。”
刘伯彦:谢谢主席。大家好。我们发现对方辩友从立论开始就出现了两大谬误。第一个谬误是,对方辩友口中的“知”其实是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真知”,这个真知其实是“知行合一”呀!对方辩友请不要混淆了。在这种知行合一的情况下,知包含了行,那么作为反方的我们讨论行有什么必要呢?对方辩友犯的第二点的谬误是,对方辩友如果认为在行动中不断地检验所获得的知才叫作“知”的话,请教对方辩友的是,在现在这个阶段,您如何去判别你现在这个知已经没有谬误了,它已经可以成为一个“知”了。那么这样的真知又从何而生呢?换句话说,对方辩友犯的谬误可以说是将知视为知行合一。这样的知行合一在这个题目中是不合的。因此我们发现,就这一次大专辩论会所讨论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从金钱和道德的统一到愚公精神,从社会秩序的维持以及到男女的平权,都是讨论现今人类的精神层面出了问题,人的道德良知已经逐渐地暗淡。因此我们这边讨论的知,焦点应该放于人的道德良知。我方认为今天知易行难的理由有三。第一,孟子曾经说过:“人之异于禽兽也,几希。”这一点最细微也是最巨大的东西,那就是人的道德良知。所以说:“人之不学而能者,良知也;所不出而知者,良知也。”王阳明也告诉我们,良知之于人心,无须分圣贤和愚昧啊!我们可以发现,良知是越逾万川,不假外求的。知怎么会难呢?知是很容易的啊!第二,不可否认,良知会受私欲的蒙蔽,但是绝对不可以说良知被蒙蔽,人就没有良知。就好像是月亮被乌云遮住了,我们可以说这个世上没有月亮吗?一旦被蒙蔽就必须扫除蒙蔽。所以今天我方在此立论,告诉大家知之难。知有何难?有天时地利人和之难。我们有生不逢时,(时间警示)时不我与的天时之难,有形势险恶,遍地荆棘的地利之难,也有短视近利,因循怠惰,朝三暮四,意志不坚的人和之难啊!在这样的难上加难的话,怎么能够说是知难行易呢?第三点,不同的时代需要有不同的知行观。现代的人说一套做一套,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知法犯法的例子更是数见不鲜。从台湾的国际票券公司和第四信用合作社的挪用公款到北京市政府贪污弊案的害群之马,我们发现的都是知法犯法,对方辩友你能说他不知吗?(掌声)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说知易行难,就是让现在的人们真正地发觉他的错误在于:你知了可是你不去行。所以告诉大家知易行难,才是痛下针砭,对症下药,才能真正的急知急行,知行合一。
邬健敏:说一说就等于知得深,悟得透吗?那知了在树上成天还叫“知了”,“知了”。对方辩友,你认为这知了“知了”什么呢 林正疆: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今天基本上任何一个中国人或者是任何一个人类都知道杀人者死,或者是都知道杀人是不对的概念。今天知是如此的容易,那么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无法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而去杀人呢?所以说(掌声)“行难”嘛。 韩 璐:对啊,那些人正是因为他死到临头,上了刑场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严,可谓“知难”哪, 刘伯彦:早就告诉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模糊了知的义涵。照您这么说的话,台下有来自六个地方的朋友们,他们不能打进决赛,如果我们拿不到冠军,您岂不说他们不懂辩论吗? 杨 蔚:对方同学刚才跟我们说“知就是道德良知”。那么孔子说得好,圣人是“生而知之”的,我们可都是凡人,我们要“学而知之”,这难不难呢 顾振豪:对方辩友不要再逃避问题了。回到前面哪个问题,难道知法犯法——知道法律却还去犯罪,难道这不就凸显了所谓知易行难吗 钟婳婳:那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了,从法律诞生一直到现在为止,对方同学你知道真正杜绝知法犯法的办法是什么呢?对方同学刚才就说,我方是知行合一,知的过程中也会有某些行的方式,但这本质还是知啊!我在看书的时候也会翻书,那对方同学说我是在翻书而不是在看书吗? 林立书:对方辩友,这里我举个例子来告诉大家,如果今天法官贪污,今天律师枉法的话,那么谁能够比律师、法官更知道法律呢?这不就是知法犯法最好的例子吗? 邬健敏:对方辩友搞错了,那恰恰反映的是这些律师和法官不知道我们法律的威严,不知道我们法的真谛呀!“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古训他们不知啊!我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说知很容易,那么我要请对方辩友轻轻松松解释给大家听,到底是“鸡生蛋”呢,还是“蛋生鸡”呢?为什么人类探讨了这么久,还是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呢 林正疆:,按照您方的说法,一定要错误出现了之后才会去知道。那么每一个抽烟的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因为他光看烟盒就知道了。按对方辩友的说法的话,一定要有人抽烟抽到死之后,他才知道,他才真的是知道,不然的话,还没死之前他都不知道。 韩 璐:对方辩友,看来您对吸烟的人还是知之不深哪!他们是更知道“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哪 刘伯彦:那么就对方辩友而言,求得真知是一连串的艰苦奋斗的历程,那么这个历程难道不是“行”吗 杨 蔚:这求知的过程当然也是知了。我们说知就是求知、得知嘛!行才是行动之义。对方同学说知很容易,那么请您告诉扎伊尔的人民,如何去防治那个可怕的埃博拉病毒呢,那可是比艾滋病还要可怕啊 林正疆:对方辩友说得好。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把知的过程也界定成知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今天基本上知是无所不在。然而不是。今天,我去求知是一个行为,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有任何困难的话,那是求知的行为难,而不是知识本身难哪, 钟婳婳:我们讲知行相比,当然是知、行两个过程相比了。对方同学把知压缩成一个结果,而把行扩展为一个过程,那么一个结果一个过程如何比较难易呢 顾振豪:如果按照对方所说的知难行易,原则出现后那接下来步骤应该就是很简单的。那么两千年前柏拉图告诉我们一个“理想国”的境界,为什么到今天还是没有出现理想国?<br> 邬健敏:对方辩友,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达到理想国的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还是知之不深啊!对方辩友刚刚又说,说知是很容易的话,那么我们要请问对方辩友了,这世上有没有外星人呢?我们怎么样去和外星人做交流,去作朋友呢 刘伯彦:对方辩友说“理想国”是因为没有方法。那马克思早就建构出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和实行步骤,那么为什么仍然需要毛泽东、邓小平先生的致力改革?中国为什么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行”难道不比“知”还要难吗 璐:对方辩友,难道您没有看到吗?在我们提出了改革的正确策略和方法后,中国17年的改革可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啊!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大观园里的林妹妹喝了那么多参汤补药也治不好她的肺病,可是今天痨病能治,绝症不绝,请问这不是“知”的功劳,难道还是“行”的功劳吗? 林正疆:对方辩友不要跳出了讨论的问题之外。今天知是一种静态的认同跟了解。任何一个具有中学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爱因斯坦的伟大公式——“物质所能散发的能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也都知道原子弹是根据这个公式产生出来的。那么想请问在座各位,你们有看过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生做出原子弹吗 杨 蔚:对方同学记不记得这句名言呢?法国的蒙田说:“背得烂熟还不等于掌握知识。”对方同学说死记硬背就等于完全地掌握知识了吗 林立书:那么换句话说,对方辩友,今天如果有一个专治胃溃疡的医生,而他自己又得了胃溃疡,难道你要说他不懂如何去治疗,不懂如何去保养吗 钟婳婳:这个医生就要去找一个更能精通治疗胃溃疡的医生来治疗他的病啊!对方同学刚才说来说去无非是说,学习也不是求知,苦读也不是求知,只有那一张张文凭的结果才是“知”了,那我们干嘛还从小学读起,干脆直接读大四拿文凭好了。 林正疆:对方辩友,我们都知道人就会犯错。而按照您的说法,只要会犯错就是不知,那么我们有两个问题请您正面回答。第一,如果只要会犯错就是不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上有谁知道道理?第二,如果按照您所说,一直保持正确的观念才是知的话,那么真知,您的知,要在哪一个世纪,是不是人类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 钟婳婳:对方同学说得好。宋朝的陆九渊就说过:“真知非则必能去,真知过则必能改。”如果他真知道道理的话,怎么能够不改正错误呢 林立书:那么也就是说,在对方辩友的架构之下,真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可能要等到地球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应该改成“吾爱吾师,吾更爱不知”啊! 邬健敏:我们说知是一个过程,知是一个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对方辩友,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积累一下真知,怎么会说真知要到地球灭亡的时候才有呢?那么对方辩友的意思是说,你们四位辩友坐在这儿都是“无知”的人吗? 林正疆:对方辩友说得好。对方辩友您也承认了真知是经由行动的不断检验而发生的,那么难的应当是行动的过程,困难重重。当行动的过程克服了困难之后,真知就自然产生的,这也就是今天“格物致知”的真义呀,对方辩友 韩 璐:对方辩友说知从行中来,所以知易行难。那么我们知道,人也是从猿猴进化来的,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是不是说作猴子是苦不堪言,难上加难,而作人倒是轻轻松松过一生呢 顾振豪:对方辩友,请你不要再套用王阳明先生所谓的知行合一那样“知”的定义了。那对方辩友你是不是也是告诉我们说,木炭必须经过压缩的过程,压力的过程才会变成钻石,那么其实木炭就是钻石,对方辩友,可以这样子解释吗 邬健敏:对方辩友搞错了,把知行弄成合一的恰恰是对方辩友。我们一再说求知的过程就是知,我们的行就是运用实践这个知,怎么能说我们是知行合一呢 刘伯彦: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告诉我们说不断地检验出错误的时候,得出来的才是知。按照对方辩友这样的逻辑的话,那么我不断知行,知行,这个难道不叫“知行合一”吗 邬健敏:难道这一个人在不断地由知然后指导行,然后再由行再得出知,这就是说,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吗?那么对方辩友,你们今天坐在这儿到底是在知呢,还是在行呢?你们是知行一体吗 林正疆:对方辩友,这也就是所谓的“致良知”嘛。您所说今天要用一切的努力去把“知”发现出来,这一切的努力就是行为。今天“行”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探求真理,一种是实践真理。您怎么能够说实践真理才是行,探求真理就不是行呢?对方辩友,请正面回答。 邬健敏:我们说探求真理当然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了。我要请问对方辩友的是你们说行难,那么你们想不想要把行难变成行易呢 林正疆: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辩证的是一种理论的现象,一种真理的所在。今天“行难”跟我们要不要去勉励人们去做是两回事。今天就算辩证出行难,我们还可以去勉励人做。怕的怕是,今天您主张知难,是不是在告诉人民说,难的东西你先暂时不要去管呢 韩 璐:不是说要不去管,而是要化行难为行易。怎么办呢? 就要解决知的问题呀!对方辩友,辅仁大学社会学系王书礼副教授也说:“近年来台湾地区犯罪问题日趋严重,而要寻找到有效的策略则是难上加难。”请问,对方辩友,您是不是也深有同感呢 林立书:所以大家都知道不应该要有犯罪,不应该要有暴力,不应该要有坏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层出不断,难道这不是他不去做吗 邬健敏:对方辩友说得好,正是因为有对方辩友那样知道不应该去犯罪,知道不应该去犯错,所以我们看到四位同学是翩翩君子啊 韩 璐:对方辩友说,现在向好人学习都很难,要谈道德也很难。那么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进行道德反思,知其所以然,请问是不是更难呢 杨 蔚:“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孔子说:“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又说:“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请问对方向学,这是知易吗 钟婳婳:对方同学刚刚举了很多辛苦的例子,但是辛苦,流汗就是艰难吗?对方同学是认为,在操场上跑两圈难呢,
这是一部分文字,还有一些是受到文字限制,你就看视频吧,谢谢,另外祝你成功啊
文字:
钟婳婳:洪荒久远的50万年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过去,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火的运用是跨时代的大发现。然而直到一百多年前,科学家才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规律,从而科学地说明了钻木取火的真正奥秘。这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我方立场:知难行易。所谓“行”,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的过程,包括对“知”的运用;所谓“知”是指对“行”的认识,解决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样做的问题。知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所谓“知难行易”,是说求知得知难,行动使用易。“知难行易”与“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言行观风马牛不相及,切不可混为一谈。我方主张知难行易,理由如下:首先,认识发生学告诉我们,行先知后,知难行易。人一生下来便会行,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要成为像对方辩友那样才学渊博的翩翩君子,寒窗十年苦,谈何容易。个人求知无穷尽,人类探索亦无止境。“钻之弥深,仰之弥坚。”孔子他老人家到了晚年还坚持学习《易传》,纬编三绝,可见求知难哪!其次,辩证法告诉我们知行密切相关。人类的行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知是关键。无知之行只是简单重复。有了知,才有自觉行为;有了知,才有开拓演进。知作为(时间警示)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行路明灯,是行动指南;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才会有成就。知,经过长期艰苦探索才会小有所成,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再次,日常经验告诉我们,行之不易,归根到底是不知或知之不足。俗语说得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总而言之,知行相比,知难行易。谢谢各位
顾振豪: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题目把知跟行两个东西分开来,就是要我们讨论其中的难易程度。如果把纯粹的认知与行动弄得混淆不清,那么难易从何产生?对方辩友所犯的第一个矛盾也就是说把知包含了行的过程。那么就想请问对方辩友,这时候行还有讨论的必要吗?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知行的配合,但不同的时代则需要不同的知行学说。大体而言,知有两种,一方面是道德伦理的良知,一方面是科学经验的所谓的知识。接下来让我方从这两方面分别来论述“知”跟“行”之间的关系。第一,环顾当今社会,教育、科技日渐普及的情况之下,但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却是日益堕落。这时候,所谓的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社会的不安与秩序才是我们当今人类所应该面对的问题。这时候我们不禁怀疑,真的是知难行易吗?难道是知识教育文化不够?难道问题不是出在具体的落实与实践方面吗?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的仁义礼智?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一般的公民道德吗?传统儒家告诉我们什么,所谓:“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不也说“仁、义、礼、智”是人之四端吗?王阳明先生更告诉了我们,今天所谓的良知是本心所固有的,是生而有之的。因此对于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道理,对于所谓一般的伦理道德,这些都是我们本来就知道的,良知更是我们本心所拥有的。这不都是很清楚,很简单的吗?难在哪里呢?难在“行”啊!难在具体的实践方面。由于人心的懈怠,由于外在环境种种的限制以及变数,所以行难更甚于知难啊!这时候就让我们从第二个方面,就科学经验这方面,(时间警示)这时候也是知易行难。顶夸克在物理学上早就能够论证出所谓顶夸克粒子的存在,但是还必须要等到加速器的产生,我们才能确切真实地掌握住这样的概念。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以后,人们却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艰辛过程才能创造出原子弹的产生。综上所述,我们都可以发现,一般的通病是什么?一般的通病就是: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方才要在这里解构分析什么是知难行易,什么是知易行难。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状况之下,唯有在认清什么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你只是不愿意去做而已。所以,知不单只是知,行也不单只是行,知行必须相互配合。所以明白了知易行难的道理之后,我们就要对症下药,希望能够药到病除!谢谢大家
邬健敏: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提出了一个观点说,“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显然,他们把今天的“知行关系”偷换成了“言行关系”。嘴上说一说就代表你心里真的知道吗?鹦鹉经过训练还能说人话呢,但是我们能够说这些鹦鹉像对方辩友一样学识渊博吗?显然不能啊!今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高科技,开拓新领域,已成为世界潮流。人类已深深懂得知难行易,唯有迎难而上,方能健步而行。我方之所以认为知难于行,更基于以下原因。第一,创造知识比运用知识更难。今天,人们对电灯已熟视无睹,可当年爱迪生历经磨难,痴心不改,试过1600多种材料,做了一万多次试验,写下了两万页笔记。可见知有多难。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周游列国,潜心于革命之学,险些命丧伦敦,终于积心血而成《建国方略》。面对这样的事实,对方辩友难道还要告诉大家说知很容易吗?叔本华说得好:“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是人类的灯塔,如果没有他们,人类将在迷茫的大海中飘零”啊!第二,探索方法比运用方法更难。求知不仅包括一般原理,更要掌握具体的方法。传说远古时,鲧盲目采用水来土掩的方法,结果反而使洪水泛滥成灾;而禹以父为鉴,摸索出疏导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第三,认识规律比按规律办事更难。认识规律是一个撇沙捡金的过程。规律不是推销员,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它有待于人们不懈地探求。改造利用沙漠资源就是一个认识规律的难题,一旦人类攻克了这一难题,沙漠变绿洲就不再是海市蜃楼。综上所述,知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他需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责任感,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更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因此,我方认为知难行易。谢谢大家。
林立书:大家好。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命题呢?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啊!对方辩友,在这样的命题之下,我们看看今天的立论点应该站在哪里。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所有的知识、所有知道的事情都是假的,除非你去一一地实现。我们举个例子来说,今天我知道丢垃圾是不道德的,我也知道不丢垃圾是道德的。那么当我在丢垃圾的时候,你能告诉我说:我这个时候已经忘记道德了,我不知道道德噢。等到丢完之后才恍然大悟地说:我的道德又重新出现了。换句话说,对方辩友告诉了我们什么?对方辩友在这样的架构之下,只是告诉了我们: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那到底什么是知?什么是不知?不要忘记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方辩友不要混淆了。好的,再来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告诉大家,知虽然可能是很难的,但是行是更难的。首先,在天时方面来讲,孟子说过:“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啊!若不是三国的时代趋势,刘备的三顾茅庐,以及赤壁的东风巧现,孔明纵然有运筹帷幄之智,但是也无法大展雄才,大行其道,也就是他最后终将落入“英雄无用武之地”呀!再来我们看看地理环境的限制。所谓的今日建筑科技的发达轻易地可以知道,建筑长江三峡大坝要用什么办法,要用什么材料,但是从动工到完成也必须花上15年的光景。这工程浩大艰辛,全然都是环境所导致的啊!再来看看,知易行难其实是我们人类生活中的逻辑。人人都知道(时间警示)男性女性要互相地关怀,男性要平等地对待女性,但是在20年漫长的妇女运动,妇女的地位仍然没有平反,所以我们才要在北京举行妇女大会继续努力呀!再来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现今社会的客体,不论是环保、女权、民主、法制、教育、和平、文化、道德,都体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而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真正含义,才能使人人去了解,去透彻。坐而言,不起而行是国人的通病。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而使人人勇于力行,耻于空谈,才能够发挥真正中国传统愚公移山的力行精神。
韩 璐:对方一辩跟我们谈到道德伦理,又说嘴上一套做又一套,那么我请问,这是真正地知道道德吗?那么请对方辩友给我们解释,什么叫作“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呢?对方辩友又说,有些人不是不知道,而是说不愿意去做,那么,这是不是要给小偷去找借口呢?因为小偷说“我真的不是不知道偷东西不好,可是我就是忍不住要伸出第三只手”啊!对方二辩又说到了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那么既然对方辨友认为知易,我们想请教对方辩友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打开男性封闭的心灵?怎样才能让男性成为一个开放的人呢?好,今天我方认为知难行易。翻开历史史册,人类求知探索的伟业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生命诚可贵”,但是李林塔尔为了科学却献出了生命;“爱情价更高”,但是诺贝尔为了事业却终生孤独。对方辩友您一定也知道,李时珍遍尝百草才获“回春之术”;司马迁励精图治终成“一家之言”。对方辩友一定还知道,达尔文呕心沥血几十年才孕育了《进化论》;布鲁诺用生命凝成真理,“魂归去来兮”。“艰难困苦,玉汝予成。”古往今来,正是这些用热血和生命叩响知识之门的求知者铸成了人类文明的脊梁。正视现实人生,行也正如辩友所说的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对于知的深刻认识告诉我们,知比行更难。求知之路漫漫兮,人类上下而求索。和平难,难就难在尚未达成各国的共识;反腐败也难,难就难在还不知道真正制止腐败的办法;治艾滋病更难,难就难在医学知识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而有知,行就会化难为易。博大精深的知识,入木三分的思想,的确来之不易,可是换来的却是行动中的大刀阔斧,工作上的从容自如。越洋电话让天涯若比邻,电波诉衷情;信用卡让我们“一卡在手,走遍天下”。今天我们认为知难行易,但是我们更要知难而上。正如伟大的德国科学家希尔伯特所说:“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将会知道。”
刘伯彦:谢谢主席。大家好。我们发现对方辩友从立论开始就出现了两大谬误。第一个谬误是,对方辩友口中的“知”其实是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真知”,这个真知其实是“知行合一”呀!对方辩友请不要混淆了。在这种知行合一的情况下,知包含了行,那么作为反方的我们讨论行有什么必要呢?对方辩友犯的第二点的谬误是,对方辩友如果认为在行动中不断地检验所获得的知才叫作“知”的话,请教对方辩友的是,在现在这个阶段,您如何去判别你现在这个知已经没有谬误了,它已经可以成为一个“知”了。那么这样的真知又从何而生呢?换句话说,对方辩友犯的谬误可以说是将知视为知行合一。这样的知行合一在这个题目中是不合的。因此我们发现,就这一次大专辩论会所讨论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从金钱和道德的统一到愚公精神,从社会秩序的维持以及到男女的平权,都是讨论现今人类的精神层面出了问题,人的道德良知已经逐渐地暗淡。因此我们这边讨论的知,焦点应该放于人的道德良知。我方认为今天知易行难的理由有三。第一,孟子曾经说过:“人之异于禽兽也,几希。”这一点最细微也是最巨大的东西,那就是人的道德良知。所以说:“人之不学而能者,良知也;所不出而知者,良知也。”王阳明也告诉我们,良知之于人心,无须分圣贤和愚昧啊!我们可以发现,良知是越逾万川,不假外求的。知怎么会难呢?知是很容易的啊!第二,不可否认,良知会受私欲的蒙蔽,但是绝对不可以说良知被蒙蔽,人就没有良知。就好像是月亮被乌云遮住了,我们可以说这个世上没有月亮吗?一旦被蒙蔽就必须扫除蒙蔽。所以今天我方在此立论,告诉大家知之难。知有何难?有天时地利人和之难。我们有生不逢时,(时间警示)时不我与的天时之难,有形势险恶,遍地荆棘的地利之难,也有短视近利,因循怠惰,朝三暮四,意志不坚的人和之难啊!在这样的难上加难的话,怎么能够说是知难行易呢?第三点,不同的时代需要有不同的知行观。现代的人说一套做一套,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知法犯法的例子更是数见不鲜。从台湾的国际票券公司和第四信用合作社的挪用公款到北京市政府贪污弊案的害群之马,我们发现的都是知法犯法,对方辩友你能说他不知吗?(掌声)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说知易行难,就是让现在的人们真正地发觉他的错误在于:你知了可是你不去行。所以告诉大家知易行难,才是痛下针砭,对症下药,才能真正的急知急行,知行合一。
邬健敏:说一说就等于知得深,悟得透吗?那知了在树上成天还叫“知了”,“知了”。对方辩友,你认为这知了“知了”什么呢 林正疆: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今天基本上任何一个中国人或者是任何一个人类都知道杀人者死,或者是都知道杀人是不对的概念。今天知是如此的容易,那么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无法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而去杀人呢?所以说(掌声)“行难”嘛。 韩 璐:对啊,那些人正是因为他死到临头,上了刑场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严,可谓“知难”哪, 刘伯彦:早就告诉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模糊了知的义涵。照您这么说的话,台下有来自六个地方的朋友们,他们不能打进决赛,如果我们拿不到冠军,您岂不说他们不懂辩论吗? 杨 蔚:对方同学刚才跟我们说“知就是道德良知”。那么孔子说得好,圣人是“生而知之”的,我们可都是凡人,我们要“学而知之”,这难不难呢 顾振豪:对方辩友不要再逃避问题了。回到前面哪个问题,难道知法犯法——知道法律却还去犯罪,难道这不就凸显了所谓知易行难吗 钟婳婳:那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了,从法律诞生一直到现在为止,对方同学你知道真正杜绝知法犯法的办法是什么呢?对方同学刚才就说,我方是知行合一,知的过程中也会有某些行的方式,但这本质还是知啊!我在看书的时候也会翻书,那对方同学说我是在翻书而不是在看书吗? 林立书:对方辩友,这里我举个例子来告诉大家,如果今天法官贪污,今天律师枉法的话,那么谁能够比律师、法官更知道法律呢?这不就是知法犯法最好的例子吗? 邬健敏:对方辩友搞错了,那恰恰反映的是这些律师和法官不知道我们法律的威严,不知道我们法的真谛呀!“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古训他们不知啊!我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说知很容易,那么我要请对方辩友轻轻松松解释给大家听,到底是“鸡生蛋”呢,还是“蛋生鸡”呢?为什么人类探讨了这么久,还是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呢 林正疆:,按照您方的说法,一定要错误出现了之后才会去知道。那么每一个抽烟的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因为他光看烟盒就知道了。按对方辩友的说法的话,一定要有人抽烟抽到死之后,他才知道,他才真的是知道,不然的话,还没死之前他都不知道。 韩 璐:对方辩友,看来您对吸烟的人还是知之不深哪!他们是更知道“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哪 刘伯彦:那么就对方辩友而言,求得真知是一连串的艰苦奋斗的历程,那么这个历程难道不是“行”吗 杨 蔚:这求知的过程当然也是知了。我们说知就是求知、得知嘛!行才是行动之义。对方同学说知很容易,那么请您告诉扎伊尔的人民,如何去防治那个可怕的埃博拉病毒呢,那可是比艾滋病还要可怕啊 林正疆:对方辩友说得好。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把知的过程也界定成知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今天基本上知是无所不在。然而不是。今天,我去求知是一个行为,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有任何困难的话,那是求知的行为难,而不是知识本身难哪, 钟婳婳:我们讲知行相比,当然是知、行两个过程相比了。对方同学把知压缩成一个结果,而把行扩展为一个过程,那么一个结果一个过程如何比较难易呢 顾振豪:如果按照对方所说的知难行易,原则出现后那接下来步骤应该就是很简单的。那么两千年前柏拉图告诉我们一个“理想国”的境界,为什么到今天还是没有出现理想国?<br> 邬健敏:对方辩友,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达到理想国的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还是知之不深啊!对方辩友刚刚又说,说知是很容易的话,那么我们要请问对方辩友了,这世上有没有外星人呢?我们怎么样去和外星人做交流,去作朋友呢 刘伯彦:对方辩友说“理想国”是因为没有方法。那马克思早就建构出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和实行步骤,那么为什么仍然需要毛泽东、邓小平先生的致力改革?中国为什么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行”难道不比“知”还要难吗 璐:对方辩友,难道您没有看到吗?在我们提出了改革的正确策略和方法后,中国17年的改革可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啊!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大观园里的林妹妹喝了那么多参汤补药也治不好她的肺病,可是今天痨病能治,绝症不绝,请问这不是“知”的功劳,难道还是“行”的功劳吗? 林正疆:对方辩友不要跳出了讨论的问题之外。今天知是一种静态的认同跟了解。任何一个具有中学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爱因斯坦的伟大公式——“物质所能散发的能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也都知道原子弹是根据这个公式产生出来的。那么想请问在座各位,你们有看过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生做出原子弹吗 杨 蔚:对方同学记不记得这句名言呢?法国的蒙田说:“背得烂熟还不等于掌握知识。”对方同学说死记硬背就等于完全地掌握知识了吗 林立书:那么换句话说,对方辩友,今天如果有一个专治胃溃疡的医生,而他自己又得了胃溃疡,难道你要说他不懂如何去治疗,不懂如何去保养吗 钟婳婳:这个医生就要去找一个更能精通治疗胃溃疡的医生来治疗他的病啊!对方同学刚才说来说去无非是说,学习也不是求知,苦读也不是求知,只有那一张张文凭的结果才是“知”了,那我们干嘛还从小学读起,干脆直接读大四拿文凭好了。 林正疆:对方辩友,我们都知道人就会犯错。而按照您的说法,只要会犯错就是不知,那么我们有两个问题请您正面回答。第一,如果只要会犯错就是不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上有谁知道道理?第二,如果按照您所说,一直保持正确的观念才是知的话,那么真知,您的知,要在哪一个世纪,是不是人类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 钟婳婳:对方同学说得好。宋朝的陆九渊就说过:“真知非则必能去,真知过则必能改。”如果他真知道道理的话,怎么能够不改正错误呢 林立书:那么也就是说,在对方辩友的架构之下,真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可能要等到地球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应该改成“吾爱吾师,吾更爱不知”啊! 邬健敏:我们说知是一个过程,知是一个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对方辩友,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积累一下真知,怎么会说真知要到地球灭亡的时候才有呢?那么对方辩友的意思是说,你们四位辩友坐在这儿都是“无知”的人吗? 林正疆:对方辩友说得好。对方辩友您也承认了真知是经由行动的不断检验而发生的,那么难的应当是行动的过程,困难重重。当行动的过程克服了困难之后,真知就自然产生的,这也就是今天“格物致知”的真义呀,对方辩友 韩 璐:对方辩友说知从行中来,所以知易行难。那么我们知道,人也是从猿猴进化来的,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是不是说作猴子是苦不堪言,难上加难,而作人倒是轻轻松松过一生呢 顾振豪:对方辩友,请你不要再套用王阳明先生所谓的知行合一那样“知”的定义了。那对方辩友你是不是也是告诉我们说,木炭必须经过压缩的过程,压力的过程才会变成钻石,那么其实木炭就是钻石,对方辩友,可以这样子解释吗 邬健敏:对方辩友搞错了,把知行弄成合一的恰恰是对方辩友。我们一再说求知的过程就是知,我们的行就是运用实践这个知,怎么能说我们是知行合一呢 刘伯彦: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告诉我们说不断地检验出错误的时候,得出来的才是知。按照对方辩友这样的逻辑的话,那么我不断知行,知行,这个难道不叫“知行合一”吗 邬健敏:难道这一个人在不断地由知然后指导行,然后再由行再得出知,这就是说,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吗?那么对方辩友,你们今天坐在这儿到底是在知呢,还是在行呢?你们是知行一体吗 林正疆:对方辩友,这也就是所谓的“致良知”嘛。您所说今天要用一切的努力去把“知”发现出来,这一切的努力就是行为。今天“行”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探求真理,一种是实践真理。您怎么能够说实践真理才是行,探求真理就不是行呢?对方辩友,请正面回答。 邬健敏:我们说探求真理当然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了。我要请问对方辩友的是你们说行难,那么你们想不想要把行难变成行易呢 林正疆: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辩证的是一种理论的现象,一种真理的所在。今天“行难”跟我们要不要去勉励人们去做是两回事。今天就算辩证出行难,我们还可以去勉励人做。怕的怕是,今天您主张知难,是不是在告诉人民说,难的东西你先暂时不要去管呢 韩 璐:不是说要不去管,而是要化行难为行易。怎么办呢? 就要解决知的问题呀!对方辩友,辅仁大学社会学系王书礼副教授也说:“近年来台湾地区犯罪问题日趋严重,而要寻找到有效的策略则是难上加难。”请问,对方辩友,您是不是也深有同感呢 林立书:所以大家都知道不应该要有犯罪,不应该要有暴力,不应该要有坏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层出不断,难道这不是他不去做吗 邬健敏:对方辩友说得好,正是因为有对方辩友那样知道不应该去犯罪,知道不应该去犯错,所以我们看到四位同学是翩翩君子啊 韩 璐:对方辩友说,现在向好人学习都很难,要谈道德也很难。那么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进行道德反思,知其所以然,请问是不是更难呢 杨 蔚:“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孔子说:“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又说:“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请问对方向学,这是知易吗 钟婳婳:对方同学刚刚举了很多辛苦的例子,但是辛苦,流汗就是艰难吗?对方同学是认为,在操场上跑两圈难呢,
这是一部分文字,还有一些是受到文字限制,你就看视频吧,谢谢,另外祝你成功啊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