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吴国的四任大都督都是谁?
周瑜、鲁肃 、吕蒙和陆逊。
1、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年仅36岁。
2、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早年鲁肃在袁术手下当东城长,后经周瑜的推荐,成为孙权的参谋。赤壁战前,鲁肃在联合刘备、劝说孙权抗曹等方面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在之后协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赤壁战后,鲁肃从大局考虑,又劝说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继续巩固孙刘联盟。周瑜去世后,鲁肃接任他的位置,负责处理荆州事务。
3、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并于濡须数御曹军,屡献奇计,累功拜庐江太守。后
上代鲁肃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然而“蒙疾发”,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岁。
4、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孙权之兄孙策的女婿。公元222年,刘备兵讨东吴。陆逊则诱敌深入,采用火攻,大破刘备,一战成名,夷陵之战也成为战争史上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有名的“攻心战”。
此后陆逊在东吴出将入相,之后,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葬于苏州,至今苏州有地名陆墓。
扩展资料:
一、周瑜的功绩:
1、辅佐孙策平定江东六郡。
2、赤壁之战之前力主抗曹,于赤壁之战大破曹操。
3、南郡带伤上阵,大败曹仁。
二、鲁肃的功绩:
1、为孙权制定东吴发展的战略规划。
2、赤壁之战联刘抗曹,斡旋于孙刘之间,使得联盟的关系得以维持与巩固。
三、吕蒙的功绩:
1、攻占曹操的皖城。
2、智取荆州三郡。
3、濡须会战击退曹军。
4、白衣渡江斩杀关羽。
第二位鲁肃 (172—217)三国吴国名将。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南)人。出身世家大族。初率百余人随周瑜至江南,得孙权敬重。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大举南下,他坚决主张联合刘备抗曹。任赞校尉,助周瑜于赤壁大败曹。瑜临危,荐其代己领兵,任奋武校尉。继续坚持与刘备的和好政策。
第三位吕蒙 (178—219)三国吴国名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从孙权转战各地,任横野中郎将。后随周瑜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受孙权之劝,多读史书、兵书,学识英博。鲁肃死后,代领其,袭破蜀将关羽,占领荆州。不久病逝。
第四位陆逊 (183—245)三国吴名将。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大族。孙权侄婿。精于谋略,曾与吕蒙定袭取关羽之计。黄武元年(222年),刘备率数十万伐吴,锐不可当,他领兵抗击,在兵力悬殊情况下,坚守七八月不战,待蜀疲惫,实行火攻,取得彝陵之战的胜利。吴黄武七年(228年),破魏扬州牧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怀宁、桐城间)。加拜辅国将,领荆州牧。后佐太子孙登镇守武昌,官至丞相。
鲁肃(鲁子敬)
吕蒙(吕子明)
陆逊(陆伯言)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