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和斯大林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我来答
小兔子的文集
高粉答主

2017-06-14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82%
帮助的人:5176万
展开全部
列宁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俄国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主要内容是:实行余粮征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后来战争基本结束,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
.国内战争后,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这项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共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列宁逝世后,1924年,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主要表现为: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这种体制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突出成就,但其弊病和问题也越来越暴露出来.导致了一些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生活提高缓慢;农民积极性受到影响;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斯大林体制确立后,逐渐僵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体制,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泰硕安诚
2024-09-05 广告
第二种是环境影响报告表,指的是对建设项目本身可能产生或是能周围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和影响的; 第三种是环境影响登记表,指的是造成的污染或影响较轻。 国家对这三种形式的认定有个专门的目录,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目录》,对所有类别的项目进行分...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泰硕安诚提供
达尔容项莲
2019-11-14 ·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28%
帮助的人:746万
展开全部
列宁先后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想要一次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但是不行,于是他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新经济政策,但事实不久后他就死了,这个政策也被后来上台的斯大林换成了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落花飄零簫聲咽
2017-06-14 · TA获得超过913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2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23万
展开全部
分别采取了很厉害很好的措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