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古籍善本中的刻本、石印本和影印本

 我来答
生活类答题小能手
高能答主

2020-05-11 · 专注生活类答题,解决生活问题
生活类答题小能手
采纳数:1645 获赞数:29556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刻本也就是版本类型。亦称刊本、椠本、镌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很早。唐代已经有雕版印刷的书籍流行。五代已由政府指令国子监校刻“九经”。至宋代,雕版印刷的书籍大盛。旁及辽、金、西夏,直至元、明、清,前后盛行1000余年。

石印本指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我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 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体字,易于辨认。

影印本:分线装和平、精装两种形式。过去的影印本,大都采用线装,保持中国古书古雅的特色;但当代的趋势,要求影印的古书采用平装、精装的形式,这样价格可以低廉,又便于插架。影印的古籍也可以加以断句或校勘,有部分影印的古籍已是断句本或校勘本。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的石印文献,内容以古籍为多,遍及经史子集四部以及丛书、通俗小说、唱本等,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商务印书馆石印的《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石印的《古今图书集成》等。此外,地图、画刊、报刊和时人新作等也大量地以石印的方式出版。

影印图书大约有3种方式:珂罗版影印,石印,胶印。工序基本上都是先照相,而且是依原本照相。影印本在古籍中很普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刻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印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印本

carolyn6358
推荐于2017-11-28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8万
展开全部
善本这个名称大约北宋时才开始使用,本是指校勘得好的本子。由于自然损耗,加上天灾人祸,宋元旧本日渐稍少,到清人就把宋元本以至其他稀有的旧本书也称之为善本了,这样就混淆了善本的概念。因此,我认为实际上是有两种性质的善本,一种是校勘性的善本,一种是文物性的善本。前者和时代、和稀有与否没有关系,譬如南宋的建阳坊刻错字多就不是善本,今天中华书局高质量的点校本就是善本。后者则掌握一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譬如南宋时小学生书包里也尽是建阳坊本,有什么文物性,到明清时南宋建阳坊本稀罕了,就为文物性善本了,所以这文物性善本的范围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而逐渐扩大。宋元刻本、明嘉靖以前刻本、明活字本、明抄本、清前期旧抄本和有价值的稿本、批校本,清人视为善本,今天则扩大到凡是明刻本、清代以至民国时少见的或特别精美的刻本、活字本、有价值的抄本、稿本、批校本,也都算是善本了。当然这些文物性善本中有好些在校勘上也做得好、有价值,则可说是兼具校勘文物两性的善本。

石印是平版印刷的一种技术,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是德国A.逊纳菲尔德(1771~1834)于1798年发明的。它是根据石材吸墨及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创制的,其基本程序是:先将文稿平铺在石版上,上面涂上脂肪性的药墨,使原稿在石版上显印出来,然后涂上含酸性的胶液,使字画以外的石质略为酸化再开始印刷。因酸化的石材受水拒墨而无色,未酸化的部分拒水着墨而显色,这样便将字画按原样印在空白纸页上。 19世纪初,石印技术已在欧洲普及。1834年 (清道光十四年), 中国广州出现了外国人张贴的用石版印刷的布告1874年(同治十三年),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附设的土山湾印书馆始设石印印刷部,印制教会宣传品1876年,创设申报馆的英国人E.美查在上海开设了点石斋石印局,开始石印图书和期刊,出版了《考正字汇》、《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等。随后中国人徐裕子、徐润等于1881年先后开设了同文书局和拜石山房,专印古书,如《二十四史》、《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佩文斋书画谱》等。李盛铎创办的蜚英馆、凌陛卿开设的鸿文书局等许多石印书局也相继出现。

影印本:是自从影印工艺流传到中国始起,出版者多根据原书用照相制版的方法印成的书。古籍影印版本的选择要求甚高,至少定有四个影印标准:一、按注简明、扼要而能解决疑难者;二、历来读者都认为校注精确者;三、校注广征博引而有研究参考价值,有多种注本的重要古籍;四、宋、元、明、清善本及名抄本。达到上述四个标准的版本(以孤本、珍本、善本为限),均以旧纸型及书版格式尽可能保持原古籍的风格宣纸影印线装。改革开放以前,专供图书馆和专家学者研究参考使用,均不广泛发行,故出版册(套)数极为有限,多则数千册(套),少则仅数十册(套)。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的古籍影印本,应以1966年以前各大书局的为限,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古籍刊行社等。这些大书局社的初版古籍影印线装本,无论是母本的选择、纸张的高要求、精湛的影印工艺、古籍版式的复制风格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堪称是下真迹一等的古籍复制本,极具版本、史料研究参考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涵芬楼宣纸影印《四部丛刊》本,最具收藏、投资价值。据余所知,涵芬楼影印《四部丛刊》本,在编印之前,馆内人员分为“善本派”和“实用派”。前者主张以宋、元、明、清善本及名抄本和日本、高丽古籍刊本为母本,用宣纸精工影印线装;后者主张以经济实惠方便读者,为读者所用的铅印平装。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