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和元宵的区别是什么呢?
做法不同、吃法不同、馅料不同和储存方式不同,按照传统做法来讲,汤圆是包出来的,表面比较光滑黏糯;而元宵则是滚出来的,表面干燥松软。
汤圆的馅料花样较多,除了有传统的五仁、豆沙、花生之外,还有一些鲜花、粗粮口味的,甚至有咸口的梅干菜烧肉、香菇鲜肉味的;与之相反,元宵的口味就比较统一,以甜口为主,比较常见的是黑芝麻、豆沙、花生味的。
汤圆的吃法多是以煮为主,也有一些人喜欢炒着吃;而元宵虽然也是以煮为主要料理方式,也有一些地区的是炸着吃,而且,煮的汤圆和元宵也不太一样。汤圆出锅后,多是清汤,元宵则恰恰相反,出锅后往往是浑汤。
汤圆可以冷冻在冰箱的冷冻层,保质期较长;可是元宵不行,元宵冷冻后,极易裂开,保质期相对就较短,所以纯手工制作的元宵,往往都是当天做,当天卖。
但是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南北方文化的相互融合,汤圆和元宵的区别变得不再那么明显。
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然而,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阖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而在南方某些地区,人们在春节的时候也会习惯吃汤圆,而不是饺子。
从名字上来说,“元宵”这一称谓当然是来源于元宵节这一节日。在过去,北方由于糯米产量少,元宵只能作为是正月十五佳节的特定食品,而将这一食物取名为“元宵”,也体现了“不时不食”的传统。而在糯米产量更丰富的南方地区,这种用糯米夹馅制成的食物就相当普遍了,“汤圆”的意思也就是很直接的“热水中的圆子”。只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材不再受到地区的限制,这一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已经逐步消失。如今,不论在南方还是北方,不论是不是在元宵节前后,只要想吃,我们都能随时吃到这两种食物了。
从制作方法上来说,汤圆的核心是“包”,也就是先将糯米粉加水混合成面团后,再将馅料包入。而元宵的核心是“摇”,将切好的馅料放入装有干糯米粉的笸箩中滚上一层后,再用加入了糯米粉的水润湿,使其表面再次获得黏性,接着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大小、形状合适。所以,从原料来说,元宵的馅料一般会被加工成固体的状态,质地较硬,而汤圆则没有这个要求,馅料更为湿润,也更丰富,除了南北方均有的黑芝麻、花生以外,也会有肉馅等咸味的汤圆。
从外观来说,由于使用的是和好的面团,汤圆的表面比较光滑,而元宵因为直接使用了干粉,表面相对比较粗糙;也是由于使用干粉的原因,一般来说煮元宵的汤更加浑浊,而煮汤圆的汤则更为清澈。二者除了都可以用水煮着吃之外,北方还有炸元宵的吃法,而南方的汤圆也可以炒着吃。
另外,南方还有一类没有馅的“汤圆”,是直接用和好的糯米粉团滚成较小的圆球状。这种小圆子虽然没有“包”这一步骤,但是由于它的制作过程也需要经历和面成团的步骤,也可以被认为是汤圆的一种。
元宵是把上述馅料,淋上一点清水,在干的糯米粉上面 滚动。再加清水,再滚动,一层一层地越滚越大,最后就是元宵。
汤圆只能煮着吃;元宵也可以煮,也可以油炸。
煮汤圆的汤比较清澈。
煮元宵的汤比较浑浓。
油炸元宵应该用小火慢慢地炸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