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研究生或大学生应该如何记笔记呢?求解答

 我来答
杯子攘纯0
推荐于2016-12-01 · 超过5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2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40.7万
展开全部
记笔记对于我们上了十几年学的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吧,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我们秉承着记笔记的“优良传统”,做着做了很多年的工作“记笔记”。
一、反思现状:
让我们回顾一下自己记的笔记,看一下自己属于哪几种类型。
1、滴水不漏型
这样的学生总是想把黑板上或者ppt上每字每句都抄下来,当下课时看到自己记的满满的笔记本,心中很有成就感。
可是,这样记笔记你不会感到很累吗?光记着记了,那还有时间去听去思考吗?这样的笔记它的价值又何在呢?这样的笔记你课下愿意再看吗?又有多少笔记是自从写了之后就再也没有看过的呢!
2、注重框架型
有一类学生喜欢记框架,知框架而得全貌,可以把握全局,这对于整体把握很有帮助。这也是老师在写板书或者制作ppt时常考虑到的一个问题。
3、重点考点性
如果问,你记笔记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会有人说,方便期末的复习。于是课堂上竖起耳朵听老师说道的哪里哪里是重点,然后记下来打一个大大的五角星或其他符号做标记。偶尔会有老师说哪里是重点,大家记一下,这样的方式也许是学生喜欢的,哇,老师相当于告诉我们考什么了呀!这种方式在大学比较常见,因为大学的期末考试是任课老师自己出题,老师讲课时不完全按照课本,可能会添加其他书目或者他自己的研究成果,那么对于期末考试这个笔记可真的是很有帮助啊。但是研究生,考试性质变了,课程作业都是以论文的形式呈现,这种方式彻底不行了。
5、顺手型有些同学只带着书和脑袋来上课了,看到别人都记笔记貌似自己不记有点不太好,于是借支笔借张纸开始记了起来,有的拿着小小的本子来记,有的顺便记在书上,可是这样的笔记,你以后再去翻阅的机会有多大呢?存留的时间有多久呢?以后用到时能方便找到吗?难说!6、语录型在有的课上老师很幽默,总说一些“经典”的话,我们总是习惯把这些语录记下来,等课程上完时,发现自己整理了不少语录。
二、找出症结:
1、记笔记的目的不明确
刚开始没有ppt的时候,我记笔记抄板书,是怕忘了这节课老师讲过什么,看到笔记(一般都是框架,也有具体内容,更多的时候是想抄下所有的)就能想起老师讲过什么,可是课后再重新翻阅看的机会很少。可是现在有了ppt,老师也会把ppt等授课资料给我们,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做那些工作吗? 因此要根据听课的环境来选择要怎样记。如果是听演讲或者听会,那么可以采用尽量多记捕捉关键词的方法,如果是信息化环境则又是一种情况。
2、内容缺乏针对性
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又要听又要思考又要记,因此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
3、记后缺乏反思
我们费了很大的劲记了很多笔记,可是课后会再看吗?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是有一定道理的,重温笔记收获更是不小。如果笔记中有记下了当时的灵感和疑问,那么课下更应该及时整理,进而深入思考。
三、寻求改变
1、明确目的,记自己需要的
根据课程性质和自己的需要来记笔记,现在是信息化时代,ppt上的内容完全可以不记,但是灵感我们需要记录,我们需要创新,其实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力,这些创新的想法在每个人的脑中是不是就会出现,但是有的人记下了,有的人记下了并且去做了
2、与外界交流,学会共享
“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还是一人以及苹果;我一钟思想,你一种思想,我们交换就是两种思想,如果更多的人交换则会使思想更加开阔。因此可以尝试共同记笔记的方法,课堂上大家记的笔记是不同的,交流会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也许可以解决自己的某个问题,这是小共享,如果使用一下微博则可以达到大共享。我曾使用微博在暑期学校中做笔记,达到了交流的目的。
3、及时的反思和整理
大学课堂老师更多的是点播,他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留时间让大家思考,有的是不留的,有的时候你有机会表述自己的观点,而有的时候你是没有时间表述的。自己的表述对不会呢,记下来,课后整理可以再和老师或同学交流。
有一些问题老师可能只是稍微一提,但是对于你自己可能有感触,可以记下来,课后深入思考。
写博客是一种不错的整理和反思的途径,并且可以达到共享和交流的目的。
有些人可能会在抱怨没时间,其实是否也有懒于思考的成为在里面呢。用微博记录使得我们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随手的小小灵感本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关键是之后要整理要深入思考。这是我们最最欠缺的,也是最最能取得收获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