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戏剧——由中国戏剧之现状引发的几点思考
展开全部
昨天在豆瓣上看到两部近期上演的话剧:一部是北京人艺的《喜剧的忧伤》,陈道明、何冰主演;另一部是林奕华的《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刘若英主演。而且两部剧在豆瓣上的关注度可称为“较高”。看到这样的消息让我十分欣喜和欣慰。不仅因为我对所有优质话剧充满了不可抵挡的热情,也因为看到越来越多的影视演员投身于话剧演出之中,我想,这是一个好现象。
众所周知,现今中国的戏剧市场不景气,前几年甚至可以用“低迷”二字来形容。在百度百科里打入“戏剧”二字,你会看到这样一句话:“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且不说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这四种形式的表演在中国的受众面有多少,但说这五种表演形式之中最通俗,换言之最应该受大众喜爱的话剧吧,也是门庭冷落车马稀。面对这样惨淡的现状,越来越少的人敢于大步向前跨入戏剧行业,于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眼看着就要滚动起来。就让我来梳理一下这个恶性循环的前因后果。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中国戏剧较为进步和繁荣的时期。在接受文革洗礼后进入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走进剧院,拾起他们的文化生活。但是当时的人们对于革命题材的话剧已生厌倦,因此刚刚进入八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戏剧陷入了低迷和徘徊时期。然而,这正激发了戏剧工作者们的探索热情,迫使他们革新出一条新的戏剧路。终于,在1982年,由林兆华导演的话剧《绝对信号》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场名为“小剧场运动”的飓风。就是从这部话剧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先锋派”、“实验派”戏剧。也就是今天我们经常能听到的“孟(京辉)派戏剧(《琥珀》、《恋爱的犀牛》等)”的前身。从那以后,大量优秀的戏剧作品——《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红房间 白房间 黑房间》、《魔方》等等涌现出来,每一部几乎场场爆满,当时人们对戏剧的热情甚至超过了今天的人们追捧好莱坞电影。
但,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的冲击,戏剧的观众数量大大下降,大型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数量也急剧减少,戏剧陷入了严重的萧条时期。
这样的萧条时期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电视便是戏剧最大的天敌。
表面上看,与戏剧相比,这个四四方方的黑盒子的优势似乎十分明显。最吸引人的一点应该是 “足不出户便能尽知天下事”。当然,能不能“尽知天下事”另当别论,重点是“足不出户”四个字。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出门,我只知道,如果刘德华要开演唱会,很多人都是会愿意出门的。或者说,如果刘德华主演了某部话剧,很多人也都会出门的。可惜,刘德华不可能演话剧,原因很简单:1.话剧需要巡演,有时候需要巡演一年,华仔档期太满了。2.演话剧挣的钱太少,有那么多时间排话剧,倒不如多开几场演唱会。3.他的表演功底演不了话剧。以上言论并非针对刘德华先生个人,而是针对现如今大多数演艺圈里所谓的“大腕儿”们。
这里就出现了第一个的恶性循环。因为人们不爱出门,只爱窝在自家沙发上抱着黑盒子看明星,走进剧场看话剧的人便寥寥无几,剧场没了应有的收入,自然就没钱排戏,更没钱请“腕儿”,请不到“腕儿”自然就没人要看,所以大家更愿意回家抱黑盒儿,因为黑盒里面有看不完的“腕儿”。那为什么“腕儿”们都爱进黑盒儿呢?因为挣的钱多呀。为什么钱多?因为大伙儿都看,收视率上去了,广告商们就都爱往里投钱,电视台富裕了,自然就有钱请“腕儿”了。在这个问题上,电影也是一样的。相反,在戏剧这边,因为没有人看话剧,剧场没有收入,久而久之,剧场就倒闭了,于是,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投身这项事业了。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也会因为解决不了三餐温饱望而却步。这就是那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再顺便说说刚才提到的表演功力的问题。只消说一句话——不会演话剧的演员不是好演员。现如今,要成为一个演员很容易,只要你有张过得去的脸蛋,会嚼几句台词都能上镜。有的人甚至只读了一个月的什么“影视演员速成班”就可以开工了。这也是现今中国影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的一大原因。但话剧演员不一样,他所要具备的是专业且深厚的表演功底、极其丰富的舞台感染力和对剧本超强的领悟力。这些是绝对不能也不可能速成的,而是要靠许多年的积累、训练才能达到的,正所谓厚积薄发便是这样。但现在的人们只想着怎么成名怎么挣钱,又有谁还会愿意将自己大好的青春浪费在所谓的表演功力上呢。
批评了这么多,还是说回到戏剧本身吧。与电影电视相比,戏剧最大的特点便是——它是一门现场的艺术。观众所有的感官都只有在现场才能被调动起来。虽然我们也可以将现场的实况拍下来,刻成碟,但这样做的意义微乎其微。如果要看碟,倒不如看电影。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只有走进剧场,亲身去感受现场的气氛,去感觉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试着去理解导演想要传达的意思,才能真正体会戏剧艺术的魅力。且戏剧艺术比电影电视更加考验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优秀的舞美师必须要在有限的舞台上展现给观众以无限的空间,这便需要极大的创造力和执行力。难怪有人会戏言道:“戏剧工作者才是真正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于一身的人。”这话虽说是戏言,但也不无道理。
说到这里,我却突然开始忧虑起中国话剧的未来。不知会不会是庸人自扰。
林兆华导演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位戏剧导演。我记得他在一次访问中谈起他开始筹备话剧《回家》时定主要演员的过程。他当时找了很多“腕儿”,但腕儿们都推说没空,来不了。到最后,没办法,他心一横,决定起用一批八零后毫无舞台经验的年轻演员。在外界看来,这是老爷子的勇气,或者说是赌气,但实际上,是他的无奈之举。林兆华导演是一个十分有个性的老头儿。当被问到由他执导的09年北京人艺的大戏《窝头会馆》对他的导演生涯有何意义时,他表现得十分不以为然。他说,这个戏对他没什么意义,场场爆满那都是冲着那些个腕儿(濮存昕、宋丹丹、徐帆等)去的,不是戏本身。看到这儿,你也许会觉得他自相矛盾——一边儿为了请不到腕儿而无奈,一边儿又因为有了腕儿的火爆而嗤之以鼻。其实,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矛盾,是所有戏剧工作者的矛盾。现在中国的话剧市场还没有像电影市场那样完全发展起来,但说不定十年以后,由于电影市场的逐渐饱和,戏剧界也会出现类似于“商业剧”这样的名词。那样的景象,不知是不是我愿意看到的。商业化固然会让戏剧的受众面更广,但我害怕看到的是有一天戏剧也会走今天国产电影和中国电视的老路。
对于戏剧,我还只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圈外人,写这些文字也只是源于我对戏剧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对中国戏剧今后的发展深深的忧虑。
众所周知,现今中国的戏剧市场不景气,前几年甚至可以用“低迷”二字来形容。在百度百科里打入“戏剧”二字,你会看到这样一句话:“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且不说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这四种形式的表演在中国的受众面有多少,但说这五种表演形式之中最通俗,换言之最应该受大众喜爱的话剧吧,也是门庭冷落车马稀。面对这样惨淡的现状,越来越少的人敢于大步向前跨入戏剧行业,于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眼看着就要滚动起来。就让我来梳理一下这个恶性循环的前因后果。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中国戏剧较为进步和繁荣的时期。在接受文革洗礼后进入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走进剧院,拾起他们的文化生活。但是当时的人们对于革命题材的话剧已生厌倦,因此刚刚进入八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戏剧陷入了低迷和徘徊时期。然而,这正激发了戏剧工作者们的探索热情,迫使他们革新出一条新的戏剧路。终于,在1982年,由林兆华导演的话剧《绝对信号》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场名为“小剧场运动”的飓风。就是从这部话剧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先锋派”、“实验派”戏剧。也就是今天我们经常能听到的“孟(京辉)派戏剧(《琥珀》、《恋爱的犀牛》等)”的前身。从那以后,大量优秀的戏剧作品——《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红房间 白房间 黑房间》、《魔方》等等涌现出来,每一部几乎场场爆满,当时人们对戏剧的热情甚至超过了今天的人们追捧好莱坞电影。
但,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的冲击,戏剧的观众数量大大下降,大型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数量也急剧减少,戏剧陷入了严重的萧条时期。
这样的萧条时期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电视便是戏剧最大的天敌。
表面上看,与戏剧相比,这个四四方方的黑盒子的优势似乎十分明显。最吸引人的一点应该是 “足不出户便能尽知天下事”。当然,能不能“尽知天下事”另当别论,重点是“足不出户”四个字。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出门,我只知道,如果刘德华要开演唱会,很多人都是会愿意出门的。或者说,如果刘德华主演了某部话剧,很多人也都会出门的。可惜,刘德华不可能演话剧,原因很简单:1.话剧需要巡演,有时候需要巡演一年,华仔档期太满了。2.演话剧挣的钱太少,有那么多时间排话剧,倒不如多开几场演唱会。3.他的表演功底演不了话剧。以上言论并非针对刘德华先生个人,而是针对现如今大多数演艺圈里所谓的“大腕儿”们。
这里就出现了第一个的恶性循环。因为人们不爱出门,只爱窝在自家沙发上抱着黑盒子看明星,走进剧场看话剧的人便寥寥无几,剧场没了应有的收入,自然就没钱排戏,更没钱请“腕儿”,请不到“腕儿”自然就没人要看,所以大家更愿意回家抱黑盒儿,因为黑盒里面有看不完的“腕儿”。那为什么“腕儿”们都爱进黑盒儿呢?因为挣的钱多呀。为什么钱多?因为大伙儿都看,收视率上去了,广告商们就都爱往里投钱,电视台富裕了,自然就有钱请“腕儿”了。在这个问题上,电影也是一样的。相反,在戏剧这边,因为没有人看话剧,剧场没有收入,久而久之,剧场就倒闭了,于是,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投身这项事业了。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也会因为解决不了三餐温饱望而却步。这就是那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再顺便说说刚才提到的表演功力的问题。只消说一句话——不会演话剧的演员不是好演员。现如今,要成为一个演员很容易,只要你有张过得去的脸蛋,会嚼几句台词都能上镜。有的人甚至只读了一个月的什么“影视演员速成班”就可以开工了。这也是现今中国影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的一大原因。但话剧演员不一样,他所要具备的是专业且深厚的表演功底、极其丰富的舞台感染力和对剧本超强的领悟力。这些是绝对不能也不可能速成的,而是要靠许多年的积累、训练才能达到的,正所谓厚积薄发便是这样。但现在的人们只想着怎么成名怎么挣钱,又有谁还会愿意将自己大好的青春浪费在所谓的表演功力上呢。
批评了这么多,还是说回到戏剧本身吧。与电影电视相比,戏剧最大的特点便是——它是一门现场的艺术。观众所有的感官都只有在现场才能被调动起来。虽然我们也可以将现场的实况拍下来,刻成碟,但这样做的意义微乎其微。如果要看碟,倒不如看电影。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只有走进剧场,亲身去感受现场的气氛,去感觉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试着去理解导演想要传达的意思,才能真正体会戏剧艺术的魅力。且戏剧艺术比电影电视更加考验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优秀的舞美师必须要在有限的舞台上展现给观众以无限的空间,这便需要极大的创造力和执行力。难怪有人会戏言道:“戏剧工作者才是真正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于一身的人。”这话虽说是戏言,但也不无道理。
说到这里,我却突然开始忧虑起中国话剧的未来。不知会不会是庸人自扰。
林兆华导演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位戏剧导演。我记得他在一次访问中谈起他开始筹备话剧《回家》时定主要演员的过程。他当时找了很多“腕儿”,但腕儿们都推说没空,来不了。到最后,没办法,他心一横,决定起用一批八零后毫无舞台经验的年轻演员。在外界看来,这是老爷子的勇气,或者说是赌气,但实际上,是他的无奈之举。林兆华导演是一个十分有个性的老头儿。当被问到由他执导的09年北京人艺的大戏《窝头会馆》对他的导演生涯有何意义时,他表现得十分不以为然。他说,这个戏对他没什么意义,场场爆满那都是冲着那些个腕儿(濮存昕、宋丹丹、徐帆等)去的,不是戏本身。看到这儿,你也许会觉得他自相矛盾——一边儿为了请不到腕儿而无奈,一边儿又因为有了腕儿的火爆而嗤之以鼻。其实,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矛盾,是所有戏剧工作者的矛盾。现在中国的话剧市场还没有像电影市场那样完全发展起来,但说不定十年以后,由于电影市场的逐渐饱和,戏剧界也会出现类似于“商业剧”这样的名词。那样的景象,不知是不是我愿意看到的。商业化固然会让戏剧的受众面更广,但我害怕看到的是有一天戏剧也会走今天国产电影和中国电视的老路。
对于戏剧,我还只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圈外人,写这些文字也只是源于我对戏剧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对中国戏剧今后的发展深深的忧虑。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