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虐入骨三分。的作家是谁
这句话写的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人物生平:
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年),应乡试未中。
康熙二年(1663年),应乡试未中。
康熙三年(1664年),应邀就读李尧臣家。张笃庆有《和留仙韵》二首,讽蒲松龄记叙神怪故事无益。
康熙九年(1670年),八月,应任江苏宝应知县的同邑友人孙蕙之聘,南游做幕。
康熙十年(1671年),春、夏在宝应、高邮。秋辞幕返里。
康熙十一年(1672年),四月,随本邑缙绅高珩、唐梦赉游崂山。秋应乡试 未中。
康熙十八年(1679年),作成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高珩为之作序。《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应乡试未中。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暮春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
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1715年2月25日)酉时,蒲松龄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6岁。
扩展资料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
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此后屡有增补。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该书还有少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蒲松龄
郭沫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评价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话。
蒲松龄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扩展资料:
《聊斋志异》自(乾隆三十年)1765年初刻,其后200年间,所刊版本极多。因此人称:“流播海内,几于家有其书。”《聊斋志异》不仅在国内深远,而且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
19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英、德等六十几种外文译本。它已被写进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大百科全书,从而成为享有很高声誉的世界名著。
张爱玲早期以婚姻家庭为题材的作品也明显受《聊斋志异》的影响。她在散文《天才梦》中说:“直到现 在,我仍然爱着《聊斋志异》与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便是为了这种有吸引力的字眼。”
莫言曾说他的文学创作受《聊斋志异》影响很大,“我写的《红高粱》一书中,‘我奶奶’这个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因为看了《聊斋志异》才有了灵感。”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其实,不独莫言,许多文学大师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聊斋志异》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蒲松龄
他的主要作品是什么
他的主要作品是什么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人物生平:
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年),应乡试未中。
康熙二年(1663年),应乡试未中。
康熙三年(1664年),应邀就读李尧臣家。张笃庆有《和留仙韵》二首,讽蒲松龄记叙神怪故事无益。
康熙九年(1670年),八月,应任江苏宝应知县的同邑友人孙蕙之聘,南游做幕。
康熙十年(1671年),春、夏在宝应、高邮。秋辞幕返里。
康熙十一年(1672年),四月,随本邑缙绅高珩、唐梦赉游崂山。秋应乡试 未中。
康熙十八年(1679年),作成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高珩为之作序。《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应乡试未中。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暮春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
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1715年2月25日)酉时,蒲松龄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6岁。

扩展资料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
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此后屡有增补。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该书还有少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