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司马懿是怎样一个人?

 我来答
345346947
2018-01-28 · 超过6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5.7万
展开全部

三国时代,狼烟四起,军师谋臣不在少数。而至今,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各种文章小说,追捧最多的当属诸葛孔明。但是,三国战争最后的赢家司马懿,却很少听起有人谈论。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他的描述并不是很多,不像对诸葛孔明那般追捧。当然,要想尽量真实地了解司马懿,不可单独视之,而是要将其放入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他的对手诸葛亮,也是不可或缺的参照人物之一。

曹操早就对司马懿有着戒备之心,看出其野心与谋算所在,再三嘱咐不可交付其于兵权,久之必成国家大患。而在刘备辞世之前,曾经嘱咐儿子要对诸葛亮“以父事之”,之后诸葛亮在西蜀可谓是“说一不二”者,他被刘禅称为“相父”。二者相比,诸葛亮想要在西蜀之地推行自己布局的政策,相较于司马懿要容易得多。的确,司马懿与诸葛亮实在有太多不同之处,而这些不同的根源,在于他们谋略之初的出发点。

诸葛亮的对手是曹魏与孙吴,但是司马懿早就志在天下,他不仅要处处留心诸葛亮,战胜西蜀,更要大败吴国,夺取魏国。司马懿不是守,而是攻,他的目标是司马天下。也正是因为二人所需要的结果不同,那么二者为了实现各自的结果而采取的措施也是有着千差万别。

诸葛亮主张速战速决,六出祁山,每次只带一个月左右的粮草,于是仗打完了,军中粮草也所剩无几,必须加紧撤回。司马懿深知此点,在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彼时魏强蜀弱,如果魏坚持“以逸待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战略,那么时间一久,蜀必撑不下去,败之。他在军事上主张“忍”者为主,主张“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不着急与诸葛亮决战。

不仅是在军事布局上,在朝野政治上更是如此,他深明功高震主的道理,尤其是当他的主公又是极擅猜忌之人,不仅如此,要是过分追求功绩,也会引得同僚的嫉妒,但是又不能过于平庸,否则会被弃之。故而,他必须要做的:赢,但不能大赢;输,却不能大输。很多人看《三国演义》,印象中司马懿的出场,不论是“空城计”也好,还是“祁山对战”也好,都是为了衬托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于是便忽略了这位论才智不输诸葛孔明的司马军师。

历史上对司马懿的评价总体上是正面的,房玄龄谓其:“少有奇节”,毛泽东也谈到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是我们最应该记得、最应该学习的是其“忍术”,是对局势进行合理的分析之后,不贸然求进,善于忍耐,并且在漫长的忍耐之后仍不忘初心之功力。

、什么是迷茫,就是不想做小事,只想做大事!不想做手边的事,只想做天边的事!不想做烦琐的事,只想做繁荣的事。脚踏实地!迷茫这病就好了??

2、疏远,总爱穿着热情的衣服。所以,有一种亲热如此疏远,比如:改天有空聚、下次一定来。

3、有事做时我们把忙碌当做累,没事做时我们却把放松当做无聊。

4、文化低了不会写稿,文化高了又刺激领导,我的生存法则是:哪怕不会写稿也不能刺激领导。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