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提出了哪些救国新思想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官僚地主阶级:
1、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是拥有当时第一流西方知识的大学者,他编成《海国图志》100卷,广泛介绍西方知识,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试图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
林则徐是最先放眼世界的人,他搜罗人才翻译外国书刊。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著名思想家魏源(1794-1857)所著的中国认知海外第一书《海国图志》中的至理哲言。魏源是林则徐的好友,曾先后任江苏布政使和巡抚的幕僚,也是当时坚决主张“睁眼看世界”的著名文人。 魏源在书中写道,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后来严复先后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官》、《群已权界论》、《社会通诠》、《法意》等西方学术著作,较为系统地将西方的进化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介绍到中国来。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他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所谓“师夷” 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表现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
2、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救国
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严重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下,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将西方的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和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维新思想,力图以此来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并将这一思想发展成为维新运动,进而进行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由于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维新运动很快失败。
三、农民阶级——扶清救国
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群众,从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妄图用“扶清”的方式达到“灭洋”的目的,以挽救民族危亡。但由于处于自发状态,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又有笼统排外的性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以失败告终。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救国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及维新改良和“扶清”救国的义和团运动的相继失败,革命派逐渐认清了清政府的本质。为了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他们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提出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主张。由于形势的发展,革命派经过一系列准备,最终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没有坚强的领导组织,也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进攻下,最后将革命果实让给了袁世凯,救国愿望没有实现。
五、资产阶级实业派——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获得了一次发展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使一些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以实业救国的思想,力图通过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国家强大。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走下坡路,实业救国道路行不通。
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激进民主派——思想救国
辛亥革命失败后,由于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纷纷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在这种条件下,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但由于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也就不可能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能真正实现救国的目的。
1、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是拥有当时第一流西方知识的大学者,他编成《海国图志》100卷,广泛介绍西方知识,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试图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
林则徐是最先放眼世界的人,他搜罗人才翻译外国书刊。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著名思想家魏源(1794-1857)所著的中国认知海外第一书《海国图志》中的至理哲言。魏源是林则徐的好友,曾先后任江苏布政使和巡抚的幕僚,也是当时坚决主张“睁眼看世界”的著名文人。 魏源在书中写道,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后来严复先后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官》、《群已权界论》、《社会通诠》、《法意》等西方学术著作,较为系统地将西方的进化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介绍到中国来。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他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所谓“师夷” 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表现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
2、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救国
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严重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下,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将西方的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和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维新思想,力图以此来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并将这一思想发展成为维新运动,进而进行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由于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维新运动很快失败。
三、农民阶级——扶清救国
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群众,从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妄图用“扶清”的方式达到“灭洋”的目的,以挽救民族危亡。但由于处于自发状态,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又有笼统排外的性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以失败告终。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救国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及维新改良和“扶清”救国的义和团运动的相继失败,革命派逐渐认清了清政府的本质。为了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他们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提出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主张。由于形势的发展,革命派经过一系列准备,最终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没有坚强的领导组织,也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进攻下,最后将革命果实让给了袁世凯,救国愿望没有实现。
五、资产阶级实业派——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获得了一次发展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使一些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以实业救国的思想,力图通过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国家强大。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走下坡路,实业救国道路行不通。
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激进民主派——思想救国
辛亥革命失败后,由于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纷纷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在这种条件下,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但由于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也就不可能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能真正实现救国的目的。
展开全部
一、官僚地主阶级:1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是拥有当时第一流西方知识的大学者,他编成《海国图志》100卷,广泛介绍西方知识,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试图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
林则徐是最先放眼世界的人,他搜罗人才翻译外国书刊。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著名思想家魏源(1794-1857)所著的中国认知海外第一书《海国图志》中的至理哲言。魏源是林则徐的好友,曾先后任江苏布政使和巡抚的幕僚,也是当时坚决主张“睁眼看世界”的著名文人。 魏源在书中写道,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后来严复先后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官》、《群已权界论》、《社会通诠》、《法意》等西方学术著作,较为系统地将西方的进化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介绍到中国来。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他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所谓“师夷” 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表现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
2 洋务运动 自强 求富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救国
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严重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下,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将西方的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和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维新思想,力图以此来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并将这一思想发展成为维新运动,进而进行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由于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维新运动很快失败。
三、农民阶级——扶清救国
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群众,从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妄图用“扶清”的方式达到“灭洋”的目的,以挽救民族危亡。但由于处于自发状态,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又有笼统排外的性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以失败告终。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救国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及维新改良和“扶清”救国的义和团运动的相继失败,革命派逐渐认清了清政府的本质。为了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他们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提出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主张。由于形势的发展,革命派经过一系列准备,最终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没有坚强的领导组织,也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进攻下,最后将革命果实让给了袁世凯,救国愿望没有实现。
五、资产阶级实业派——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获得了一次发展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使一些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以实业救国的思想,力图通过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国家强大。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走下坡路,实业救国道路行不通。
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激进民主派——思想救国
辛亥革命失败后,由于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纷纷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在这种条件下,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但由于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也就不可能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能真正实现救国的目的。
魏源是拥有当时第一流西方知识的大学者,他编成《海国图志》100卷,广泛介绍西方知识,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试图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
林则徐是最先放眼世界的人,他搜罗人才翻译外国书刊。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著名思想家魏源(1794-1857)所著的中国认知海外第一书《海国图志》中的至理哲言。魏源是林则徐的好友,曾先后任江苏布政使和巡抚的幕僚,也是当时坚决主张“睁眼看世界”的著名文人。 魏源在书中写道,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后来严复先后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官》、《群已权界论》、《社会通诠》、《法意》等西方学术著作,较为系统地将西方的进化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介绍到中国来。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他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所谓“师夷” 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表现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
2 洋务运动 自强 求富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救国
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严重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下,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将西方的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和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维新思想,力图以此来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并将这一思想发展成为维新运动,进而进行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由于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维新运动很快失败。
三、农民阶级——扶清救国
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群众,从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妄图用“扶清”的方式达到“灭洋”的目的,以挽救民族危亡。但由于处于自发状态,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又有笼统排外的性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以失败告终。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救国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及维新改良和“扶清”救国的义和团运动的相继失败,革命派逐渐认清了清政府的本质。为了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他们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提出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主张。由于形势的发展,革命派经过一系列准备,最终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没有坚强的领导组织,也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进攻下,最后将革命果实让给了袁世凯,救国愿望没有实现。
五、资产阶级实业派——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获得了一次发展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使一些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以实业救国的思想,力图通过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国家强大。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走下坡路,实业救国道路行不通。
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激进民主派——思想救国
辛亥革命失败后,由于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纷纷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在这种条件下,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但由于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也就不可能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能真正实现救国的目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