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下创建高效课堂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正确的教育方法是,诱导学生自由地发挥出天才潜在的能力。对孩子来说,最佳的诱导方式是做游戏。孩子在游戏中能学到多少知识,发挥出什么样的能力,是无论如何想象都不过分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要无限地相信孩子的潜能。”
要正视每个学生的潜能,要承认他们的差异性和个性特征,要聆听其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声音,要尊重其特有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我认为课堂上师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应是传统意义的教与学的关系,而首先是一种道德关系,体现道德关怀,尊重学生的情感,积极建立一种平等对话式的朋友型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营造体验感悟氛围,鼓励培养积极的心态,赞美每一次智慧的闪光,进而提升思维品质,培养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思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将个人对生活的观察、思考融入课堂。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简约,给人清爽之感。
一、让快乐、高效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从02年新课改的起始年起,我就沉醉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之中。期间,深一脚浅一脚地一路探索下来,竟也收获了许多。我认为教师职业是个良心活,真正做好了不容易。对教育的责任心及对学生的负责态度是做好这一工作的精神源泉。若说教学有捷径的话,那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就是捷径。兴趣从哪里来?只有教的东西学生会他就有兴趣。怎么教会呢?最重要的是确定恰当的学习起点,听不懂就是消耗时间。办法是降低难度,适时表扬鼓励,一表扬教师就和蔼可亲了,学生喜欢老师就会喜爱他所教的学科。为使学生充满兴趣,我尝试将每节课设计成一次游戏,一场比赛,甚至一台综艺晚会。课堂是生产快乐的地方,是激情燃烧的殿堂,学生的每次开怀大笑就是我最沉醉的时刻,一张张绽放的笑脸就是课堂上最亮丽的风景线。为践行这些理念,我一直置身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与提高的教学模式——《全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该模式能体现全员参与,全程掌控,全面提升的特点。这种课的上法集中体现在“有效组织学生学习”。通过分组、分层次、学生讲题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师生交往,一个人的学习很多同学给予关注、补充、鼓励,学生学习有序,教师点拨到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习潜力。
二、《全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操作情况及上课程序。
所谓全程小组合作,是指各小组成员间课上、课下,多角度、多方位地全过程合作。根据教学实践,我整理归纳了小组划分、任务分配、角色分工、穿插提问、分数评价、学习程序、收获性作业、激励进步、课下合作、抢答展示、分层检测、课堂总结、讲评反思、成长档案、组长培训、每日两题等十六个方面的具体操作情况。
1、小组划分。每4人一个小组,8人一个大组,每个大组包括两个小组。分组采用就近原则,前后两对同位即可成为一个小组。如果有条件,最好按学习等级划分。分组后,由各小组成员根据平时的学习成绩商量确定4人的层次,按成绩高低,每人对应A、B、C、D层中的一个层次,A层是组长,D层学生一般是现阶段的学困生,之后,由课代表记录各组四个层次分别代表的同学姓名。由于每个大组包括两个小组,小组活动时可分开独立进行,亦可一个大组共同进行,所以每组的成员又按小组的角色细分为A1、B1、C1、D1和A2、B2、C2、D2。各组员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每次阶段性测试之后,要对层次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以激发大家的干劲,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
2、任务分配。每次小组合作上台展示前,教师要进行任务分配。为了使大家全面预习,更充分地学习,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每位同学都是预习第二天要展示的全部内容。第二天上课时,一般采用抽签方式,由教师将总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尽量平均地分配到各小组,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无论任何课型学生不预习就不能展示,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感知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小组互动和合作交流,使问题得以解决。由于对所展示的每个题课前都做了预习,因此,其他组展示时,本组能够提出问题,有时还能获得抢答的机会。
3、角色分工。课堂展示前,每小组的四位成员要商量确定每人担当的角色,派出本组的最优阵容。教师规定四角色要完成的任务是:一人分析讲解;一人点出本题用到的知识点及本题的关键点;一人说注意事项,进行友情提示;最后一人对本题进行总结、拓展、提升等(这一角色一般由组长担当)。展示后的点评打分,将主要依据第一个角色——讲解人的层次进行评定,如果是D层同学讲解的,其分数将比其他层次的分数高,因此,各组会尽可能地选派D层同学讲解,这样会大大增强这些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热情,达到人人提高的目的。
4、穿插提问。课堂展示时,各小组轮流进行,展示本组任务时,各成员的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果其他小组展示时,做观众的那些学生就不能保证人人有收获,有的学生根本就听不进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思考及反复实践,做了这样的改进:一方面,“观众”可以通过抢答方式提问“演员”,可随时插话,当然也要注意倾听,否则保证不了提问质量;另一方面,“演员”也可即兴设问考“观众”,这种双向的穿插提问都可依据参与人的层次计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每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大家每一分钟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
5、分数评价。依据教育规律,学困生、中等生与优生之间存在知识、能力、自信心等各方面的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同一件事所付出的努力是截然不同的,为此,我们应承认差异,更要尊重差异,要鼓励暂时落后的孩子不断进步。本着这一原则,我先设计了一个各层次对应分数的预案,后经全班同学民主通过,最后确定为:A层20分;B层30分;C层40分;D层50分。比如说D层同学,他(她)在课堂上参与的每一项活动若成功的话以50分为参考分记分。为了使分数统计简洁化,各组自己累计得分,指定B层学生负责对分数累计、记录,并于统一时间点评报分。对于报出的分数若有疑异,任何组都可随时质疑。通过分数评价,可大大提高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6、学习程序。不管上何种类型的课,基本采用“课前预习——课上展示——课后复习”的学习程序。每节课下课前5~10分钟,教师引领大家预习下节课主要内容,布置任务(即下节课展示的所有题目),进行预热,为学生课后的自我加热进行铺垫。上课的第一件事是预习交流,由学生总结这节课涵盖的主要知识点,之后,对教师精选的典型题目进行展示,每组的展示都力求通过各种角色将此题分析透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随着预习时效性的增强,课上学生的展示会出现惊喜不断、异彩纷呈的热烈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异常高涨。
7、收获性作业。让收获成为学生课后作业的最强音,让作业成为课堂快乐学习的延伸。学生的课后复习主要是通过做“收获本”作业实现的,这样可以让课内的收获延续到课外,我尝试了一种“反常规”的作业布置与书写方式:①写什么?写今天自己在听讲、展示、课下交流等活动中收获最大的、最值得总结归纳的精华问题。题目自选,数量自定,因人而异,可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②怎么写?针对某一问题,可围绕分析、解答、知识点、易错点、关键点、规律提炼、总结提升、拓展延伸等方面进行整理书写。为使这些作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为自己服务,教师建议学生采用双色或多色笔书写需要标注、旁批、点评的重要语句。③成效如何?应该说效果显著。一些学生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每天写这种收获性作业就像在海边拾到美丽的贝壳,回到家要精心地一颗颗串连起来,可观赏亦可积累收藏,感觉特过瘾。还有学生说,看到自己写的东西有种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的感觉,写了还想再写。从设计这种作业的意图来讲有如下功效:避免抄袭,减少无效劳动;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解题的规范书写;锻炼归纳总结能力;作为师生书面交流的阵地,教师可以经常通过一些激励性评语与学生交流、鼓劲等等。许多学生的作业做得特别精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就我而言,以前不太喜欢看作业,而现在是期待着每日必做的功课——看作业。为使作业带来的功效更加显著,陆续开展了作业星级小组评选、贴星等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的作业也逐渐发展为一种作业文化,成为教学诸多环节中最亮的一笔。
8、激励进步。这方面工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突出体现在以下一些环节中:(1)课堂展示。在各组上台展示的过程中,只要感到某个同学或某一小组在诸如站姿、语言、声音、分析讲解水平、协作意识、总结提升等方面表现出色或者进步很大时,全体师生会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有时这掌声完全是情不自禁、有感而发的真情流露,而被祝贺的同学会将此作为影响心灵的大事铭记在心,久久不能忘怀。(2)作业批改。每天一打开学生的作业本,与学生的交流便流于笔端。这交流可以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也可以是对成长中的孩子的思想困惑进行的引导,总之,学生们很信任老师,我也以此为契机经常写一些激励性评语鼓励他们,这对他们的成长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3)测试之后。每次阶段性测试之后的试卷讲评课上,我会将进步较大的学生请上台,一一同他们握手,表达老师对他们的最真诚的祝贺,这时最灿烂的笑容会挂在他们脸上,而没被祝贺的同学也会暗暗下定决心,下次走上台去的应该有我。这样使得班中比学赶帮的气氛异常浓厚。
9、课下合作。小组合作的最大优势是小组成员间的课下合作。因为有许多问题,学生是不需要通过问老师解决的,采用“兵教兵”策略最为恰当。为使这种“兵教兵”策略更有针对性,教师建议小组内4名成员互相结对子,实行组内帮扶。其中,A层与D层一对,B层与C层一对,这样责任比较明确,学生离开老师照样可以学得热火朝天,班里时常会呈现出许多小老师在紧张工作的景象。为使学困生的学习有更强的内驱力,使这种合作更加主动、认真、富有成效,我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方式:一种是课堂上请各组居于同一层次的学生通过板演进行测试;另一种是小组展示时这些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比试,这样做的目的是挖掘学生心底的健康向上的力量。应该说,学生课下的合作,会给每个孩子带来最富有成效的提高。
10、抢答展示。在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一系列课型中,有时会出现学生不能或不适合独立展示的情况,比如,一个单元的起始课,学生的知识还不系统、处于初学状态,这时老师的讲解与点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怎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听讲注意力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为此,经过反复思考实践,最后采用了这样的办法: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即时设问,每位学生都可以起立抢答,答对者可按层次加分,若同一问题被两人或两人以上同学抢到,则要按照民主通过的三原则进行谦让,只这一项改革,就引起了全班各层次同学的极大兴趣,学习气氛异常火爆,大家听讲也格外认真,提问、质疑、研究的景象此起彼伏。下课前,各组会对抢答情况通过报分环节予以公布。
11、层次检测。学生之间展开的竞争,应该是建立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公平竞争。我们承认差异,更要尊重差异。为此在作业要求及小测试中,我会兼顾到这种差异。比如说,D层学生的作业,被教师划定“很好”等级的,可能在A层学生这里只是“较好”,因为完成好同样的任务,D层学生要比A层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老师应该对学困生给予足够的宽容与关怀。在课堂测试中,让同一层次的学生比赛,会更有实效性,测试结果会为后面的学习带来动力。除了关注学困生,对A层优生的培养拔高更加不容忽视。课堂上经常给他们安排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锻炼他们的能力,他们身上还肩负着“火车头”的重任。还有B层C层,都要合理安排,人人照顾到,总之,课堂上每个孩子都动起来了,课堂教学就高效了。
12、课堂总结。为了锻炼学生尤其是一些优等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我在各种课型的课上都会设计学生总结环节。复习课上,每节会有一名学生担任主讲人,要求在上课开始后的前5分钟引领全班同学复习本课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他们的讲解必须建立在前一天晚上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抱着对全班同学极度负责的态度,既锻炼自己的能力又不耽误大家的时间,老师课前会对主讲人进行培训。试卷讲评课上,会安排组长总结点评本组成员的进步情况及试卷分析等;新授课下课前的几分钟将有一名或几名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上台进行小结。对学生的总结情况一定要做出评价,这样有利于他今后的改进及全班参与总结学生的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一项举措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要正视每个学生的潜能,要承认他们的差异性和个性特征,要聆听其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声音,要尊重其特有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我认为课堂上师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应是传统意义的教与学的关系,而首先是一种道德关系,体现道德关怀,尊重学生的情感,积极建立一种平等对话式的朋友型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营造体验感悟氛围,鼓励培养积极的心态,赞美每一次智慧的闪光,进而提升思维品质,培养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思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将个人对生活的观察、思考融入课堂。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简约,给人清爽之感。
一、让快乐、高效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从02年新课改的起始年起,我就沉醉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之中。期间,深一脚浅一脚地一路探索下来,竟也收获了许多。我认为教师职业是个良心活,真正做好了不容易。对教育的责任心及对学生的负责态度是做好这一工作的精神源泉。若说教学有捷径的话,那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就是捷径。兴趣从哪里来?只有教的东西学生会他就有兴趣。怎么教会呢?最重要的是确定恰当的学习起点,听不懂就是消耗时间。办法是降低难度,适时表扬鼓励,一表扬教师就和蔼可亲了,学生喜欢老师就会喜爱他所教的学科。为使学生充满兴趣,我尝试将每节课设计成一次游戏,一场比赛,甚至一台综艺晚会。课堂是生产快乐的地方,是激情燃烧的殿堂,学生的每次开怀大笑就是我最沉醉的时刻,一张张绽放的笑脸就是课堂上最亮丽的风景线。为践行这些理念,我一直置身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与提高的教学模式——《全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该模式能体现全员参与,全程掌控,全面提升的特点。这种课的上法集中体现在“有效组织学生学习”。通过分组、分层次、学生讲题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师生交往,一个人的学习很多同学给予关注、补充、鼓励,学生学习有序,教师点拨到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习潜力。
二、《全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操作情况及上课程序。
所谓全程小组合作,是指各小组成员间课上、课下,多角度、多方位地全过程合作。根据教学实践,我整理归纳了小组划分、任务分配、角色分工、穿插提问、分数评价、学习程序、收获性作业、激励进步、课下合作、抢答展示、分层检测、课堂总结、讲评反思、成长档案、组长培训、每日两题等十六个方面的具体操作情况。
1、小组划分。每4人一个小组,8人一个大组,每个大组包括两个小组。分组采用就近原则,前后两对同位即可成为一个小组。如果有条件,最好按学习等级划分。分组后,由各小组成员根据平时的学习成绩商量确定4人的层次,按成绩高低,每人对应A、B、C、D层中的一个层次,A层是组长,D层学生一般是现阶段的学困生,之后,由课代表记录各组四个层次分别代表的同学姓名。由于每个大组包括两个小组,小组活动时可分开独立进行,亦可一个大组共同进行,所以每组的成员又按小组的角色细分为A1、B1、C1、D1和A2、B2、C2、D2。各组员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每次阶段性测试之后,要对层次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以激发大家的干劲,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
2、任务分配。每次小组合作上台展示前,教师要进行任务分配。为了使大家全面预习,更充分地学习,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每位同学都是预习第二天要展示的全部内容。第二天上课时,一般采用抽签方式,由教师将总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尽量平均地分配到各小组,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无论任何课型学生不预习就不能展示,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感知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小组互动和合作交流,使问题得以解决。由于对所展示的每个题课前都做了预习,因此,其他组展示时,本组能够提出问题,有时还能获得抢答的机会。
3、角色分工。课堂展示前,每小组的四位成员要商量确定每人担当的角色,派出本组的最优阵容。教师规定四角色要完成的任务是:一人分析讲解;一人点出本题用到的知识点及本题的关键点;一人说注意事项,进行友情提示;最后一人对本题进行总结、拓展、提升等(这一角色一般由组长担当)。展示后的点评打分,将主要依据第一个角色——讲解人的层次进行评定,如果是D层同学讲解的,其分数将比其他层次的分数高,因此,各组会尽可能地选派D层同学讲解,这样会大大增强这些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热情,达到人人提高的目的。
4、穿插提问。课堂展示时,各小组轮流进行,展示本组任务时,各成员的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果其他小组展示时,做观众的那些学生就不能保证人人有收获,有的学生根本就听不进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思考及反复实践,做了这样的改进:一方面,“观众”可以通过抢答方式提问“演员”,可随时插话,当然也要注意倾听,否则保证不了提问质量;另一方面,“演员”也可即兴设问考“观众”,这种双向的穿插提问都可依据参与人的层次计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每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大家每一分钟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
5、分数评价。依据教育规律,学困生、中等生与优生之间存在知识、能力、自信心等各方面的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同一件事所付出的努力是截然不同的,为此,我们应承认差异,更要尊重差异,要鼓励暂时落后的孩子不断进步。本着这一原则,我先设计了一个各层次对应分数的预案,后经全班同学民主通过,最后确定为:A层20分;B层30分;C层40分;D层50分。比如说D层同学,他(她)在课堂上参与的每一项活动若成功的话以50分为参考分记分。为了使分数统计简洁化,各组自己累计得分,指定B层学生负责对分数累计、记录,并于统一时间点评报分。对于报出的分数若有疑异,任何组都可随时质疑。通过分数评价,可大大提高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6、学习程序。不管上何种类型的课,基本采用“课前预习——课上展示——课后复习”的学习程序。每节课下课前5~10分钟,教师引领大家预习下节课主要内容,布置任务(即下节课展示的所有题目),进行预热,为学生课后的自我加热进行铺垫。上课的第一件事是预习交流,由学生总结这节课涵盖的主要知识点,之后,对教师精选的典型题目进行展示,每组的展示都力求通过各种角色将此题分析透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随着预习时效性的增强,课上学生的展示会出现惊喜不断、异彩纷呈的热烈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异常高涨。
7、收获性作业。让收获成为学生课后作业的最强音,让作业成为课堂快乐学习的延伸。学生的课后复习主要是通过做“收获本”作业实现的,这样可以让课内的收获延续到课外,我尝试了一种“反常规”的作业布置与书写方式:①写什么?写今天自己在听讲、展示、课下交流等活动中收获最大的、最值得总结归纳的精华问题。题目自选,数量自定,因人而异,可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②怎么写?针对某一问题,可围绕分析、解答、知识点、易错点、关键点、规律提炼、总结提升、拓展延伸等方面进行整理书写。为使这些作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为自己服务,教师建议学生采用双色或多色笔书写需要标注、旁批、点评的重要语句。③成效如何?应该说效果显著。一些学生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每天写这种收获性作业就像在海边拾到美丽的贝壳,回到家要精心地一颗颗串连起来,可观赏亦可积累收藏,感觉特过瘾。还有学生说,看到自己写的东西有种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的感觉,写了还想再写。从设计这种作业的意图来讲有如下功效:避免抄袭,减少无效劳动;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解题的规范书写;锻炼归纳总结能力;作为师生书面交流的阵地,教师可以经常通过一些激励性评语与学生交流、鼓劲等等。许多学生的作业做得特别精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就我而言,以前不太喜欢看作业,而现在是期待着每日必做的功课——看作业。为使作业带来的功效更加显著,陆续开展了作业星级小组评选、贴星等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的作业也逐渐发展为一种作业文化,成为教学诸多环节中最亮的一笔。
8、激励进步。这方面工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突出体现在以下一些环节中:(1)课堂展示。在各组上台展示的过程中,只要感到某个同学或某一小组在诸如站姿、语言、声音、分析讲解水平、协作意识、总结提升等方面表现出色或者进步很大时,全体师生会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有时这掌声完全是情不自禁、有感而发的真情流露,而被祝贺的同学会将此作为影响心灵的大事铭记在心,久久不能忘怀。(2)作业批改。每天一打开学生的作业本,与学生的交流便流于笔端。这交流可以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也可以是对成长中的孩子的思想困惑进行的引导,总之,学生们很信任老师,我也以此为契机经常写一些激励性评语鼓励他们,这对他们的成长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3)测试之后。每次阶段性测试之后的试卷讲评课上,我会将进步较大的学生请上台,一一同他们握手,表达老师对他们的最真诚的祝贺,这时最灿烂的笑容会挂在他们脸上,而没被祝贺的同学也会暗暗下定决心,下次走上台去的应该有我。这样使得班中比学赶帮的气氛异常浓厚。
9、课下合作。小组合作的最大优势是小组成员间的课下合作。因为有许多问题,学生是不需要通过问老师解决的,采用“兵教兵”策略最为恰当。为使这种“兵教兵”策略更有针对性,教师建议小组内4名成员互相结对子,实行组内帮扶。其中,A层与D层一对,B层与C层一对,这样责任比较明确,学生离开老师照样可以学得热火朝天,班里时常会呈现出许多小老师在紧张工作的景象。为使学困生的学习有更强的内驱力,使这种合作更加主动、认真、富有成效,我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方式:一种是课堂上请各组居于同一层次的学生通过板演进行测试;另一种是小组展示时这些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比试,这样做的目的是挖掘学生心底的健康向上的力量。应该说,学生课下的合作,会给每个孩子带来最富有成效的提高。
10、抢答展示。在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一系列课型中,有时会出现学生不能或不适合独立展示的情况,比如,一个单元的起始课,学生的知识还不系统、处于初学状态,这时老师的讲解与点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怎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听讲注意力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为此,经过反复思考实践,最后采用了这样的办法: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即时设问,每位学生都可以起立抢答,答对者可按层次加分,若同一问题被两人或两人以上同学抢到,则要按照民主通过的三原则进行谦让,只这一项改革,就引起了全班各层次同学的极大兴趣,学习气氛异常火爆,大家听讲也格外认真,提问、质疑、研究的景象此起彼伏。下课前,各组会对抢答情况通过报分环节予以公布。
11、层次检测。学生之间展开的竞争,应该是建立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公平竞争。我们承认差异,更要尊重差异。为此在作业要求及小测试中,我会兼顾到这种差异。比如说,D层学生的作业,被教师划定“很好”等级的,可能在A层学生这里只是“较好”,因为完成好同样的任务,D层学生要比A层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老师应该对学困生给予足够的宽容与关怀。在课堂测试中,让同一层次的学生比赛,会更有实效性,测试结果会为后面的学习带来动力。除了关注学困生,对A层优生的培养拔高更加不容忽视。课堂上经常给他们安排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锻炼他们的能力,他们身上还肩负着“火车头”的重任。还有B层C层,都要合理安排,人人照顾到,总之,课堂上每个孩子都动起来了,课堂教学就高效了。
12、课堂总结。为了锻炼学生尤其是一些优等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我在各种课型的课上都会设计学生总结环节。复习课上,每节会有一名学生担任主讲人,要求在上课开始后的前5分钟引领全班同学复习本课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他们的讲解必须建立在前一天晚上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抱着对全班同学极度负责的态度,既锻炼自己的能力又不耽误大家的时间,老师课前会对主讲人进行培训。试卷讲评课上,会安排组长总结点评本组成员的进步情况及试卷分析等;新授课下课前的几分钟将有一名或几名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上台进行小结。对学生的总结情况一定要做出评价,这样有利于他今后的改进及全班参与总结学生的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一项举措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博阳精讯
2024-07-25 广告
2024-07-25 广告
业务流程梳理培训是提升团队工作效率、确保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本次培训,我们将深入理解公司核心业务流程,掌握各环节要点和关键控制点。培训内容将涵盖流程分析、优化策略、执行监控等方面,帮助员工提升业务操作规范性和效率。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共同...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博阳精讯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