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国家主权观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我来答
fringslinke
2020-03-04 · TA获得超过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1812万
展开全部
(1)内忧外患的形势
①内忧: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各地起义不断。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太平军建立了同清朝对峙的政权;1853~1856年,太平天国发动北伐、西征和东征,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攻破江南、江北大营,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
②外患: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割地、赔款、通商,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去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英法联军攻占了清朝统治中心北京,火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清朝皇帝弃城出逃。
(2)清朝政局的变动
①总理衙门的设立。总理衙门是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②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1861年慈禧太后和奕沂发动政变,逮捕了辅政大臣,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奕沂为议政王。以辛酉政变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走上公开勾结的道路。1862年初,清政府决定向英法两国“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③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倚重满族官员是清朝的既定方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满族官员和八旗军队因腐化堕落丧失了战斗力。清廷转而鼓励地方办团练,汉族官僚开始掌握武装,并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主要力量,慈禧太后不得不倚重汉族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汉族官僚的势力在清政府中扩大了。
④洋务派与顽固派。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慈禧太后认为,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