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个回答
2019-07-30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琳琅故事会
展开全部
诚信
1
:曾子杀猪
曾子原名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
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
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
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
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
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
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
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
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若失言不杀猪,
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
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诚信
2
:韩信报恩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
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
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
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
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
“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
” 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
被刘邦封为楚王,
他仍然惦记着这
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
亲一样对待她。
诚信
3
:皇甫绩守信求责
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
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
他。外公叫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
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
堂里上学。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
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
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
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
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
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
“
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
来怎么能成大事?
”
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
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
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
被重打二十大板。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
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
“
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
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
表兄们
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
十大板。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诚信
4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
见了他,
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
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
“
同进
士出身
”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
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
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
的决定。真宗说:
“
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
合适的人选。
”
晏殊谢恩后说:
“
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
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
这两件事,
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
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诚信
5
:尼泊尔的少年
早年,
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
后来,
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
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
为之跑了
3
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
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
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
4
瓶啤酒,尔
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
6
瓶,返回时摔坏了
3
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
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
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诚信
6
:汽修店的故事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
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
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
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
个顾客马上离开,
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
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
“我
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
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
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诚信
7
:桥下之盟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名叫尾生,一天这个小伙子遇到了一位姑娘并且喜欢尚了她,于是
和这位姑娘约定第二天在长桥相会。第二天尾生如约到了长桥,但姑娘没来,于是尾生便在
长桥尚徘徊着等待姑娘的出现,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很多个时辰过去了,姑
娘都还没来,这是天上下起了暴雨,不一会桥底的水久漫过了桥墩,渐渐的淹没了尾生的身
体,但尾生想到和那位姑娘有约,不能失信于人,终于没有跑走,最后他抱着桥柱被淹死了。
这是我们中国很古老的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叫做“桥下之盟”。
诚信
8
:国王的牡丹花
有一个国王没有儿子,打算从民间遴选一个小孩做王子,于是给候选者每人一棵牡丹花
种,看谁种的花最漂亮、花朵最多。到了评比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捧着鲜艳漂亮的牡
丹花相互争奇斗艳,只有一个小孩捧着那棵种子伤心落泪,他没有种出花来。但是,恰恰是
他被选中了。原来,之前所有的花种都煮熟了,是不能成活的,国王用此来试验他的继任者
的品质。
诚信
9
:商鞅的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
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
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
鞅将赏金提高到
50
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
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诚信
10
:周幽王的烽火戏诸候
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
400
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
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
20
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
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
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
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
,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
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
“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
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曾子杀猪
曾子原名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
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
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
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
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
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
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
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
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若失言不杀猪,
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
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诚信
2
:韩信报恩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
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
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
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
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
“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
” 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
被刘邦封为楚王,
他仍然惦记着这
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
亲一样对待她。
诚信
3
:皇甫绩守信求责
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
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
他。外公叫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
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
堂里上学。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
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
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
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
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
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
“
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
来怎么能成大事?
”
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
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
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
被重打二十大板。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
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
“
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
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
表兄们
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
十大板。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诚信
4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
见了他,
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
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
“
同进
士出身
”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
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
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
的决定。真宗说:
“
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
合适的人选。
”
晏殊谢恩后说:
“
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
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
这两件事,
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
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诚信
5
:尼泊尔的少年
早年,
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
后来,
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
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
为之跑了
3
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
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
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
4
瓶啤酒,尔
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
6
瓶,返回时摔坏了
3
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
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
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诚信
6
:汽修店的故事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
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
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
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
个顾客马上离开,
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
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
“我
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
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
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诚信
7
:桥下之盟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名叫尾生,一天这个小伙子遇到了一位姑娘并且喜欢尚了她,于是
和这位姑娘约定第二天在长桥相会。第二天尾生如约到了长桥,但姑娘没来,于是尾生便在
长桥尚徘徊着等待姑娘的出现,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很多个时辰过去了,姑
娘都还没来,这是天上下起了暴雨,不一会桥底的水久漫过了桥墩,渐渐的淹没了尾生的身
体,但尾生想到和那位姑娘有约,不能失信于人,终于没有跑走,最后他抱着桥柱被淹死了。
这是我们中国很古老的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叫做“桥下之盟”。
诚信
8
:国王的牡丹花
有一个国王没有儿子,打算从民间遴选一个小孩做王子,于是给候选者每人一棵牡丹花
种,看谁种的花最漂亮、花朵最多。到了评比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捧着鲜艳漂亮的牡
丹花相互争奇斗艳,只有一个小孩捧着那棵种子伤心落泪,他没有种出花来。但是,恰恰是
他被选中了。原来,之前所有的花种都煮熟了,是不能成活的,国王用此来试验他的继任者
的品质。
诚信
9
:商鞅的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
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
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
鞅将赏金提高到
50
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
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诚信
10
:周幽王的烽火戏诸候
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
400
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
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
20
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
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
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
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
,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
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
“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
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